虛擬貓頭鷹!?
除了視覺外,動物也會利用聲音、氣味等訊息來溝通,牠們透過這些方式來宣告領域、警戒,甚至是求偶。然而在夜裡,失去視覺的動物更是依賴聲音,例如青蛙、蟋蟀、貓頭鷹。都會區的綠地或郊山常見的領角鴞,夜晚會發出「勿~」的叫聲,可以算是常見的貓頭鷹。
而「聲音」也可以是一種動物調查的方式,我們可以透過聽聲音來了解這裡有什麼動物,更細緻的分析可以了解牠們的數量、出現的時間等等。
一些研究調查也曾利用聲音吸引動物,設計適當的音量、頻度利用播放聲音讓動物回應,藉此了解動物狀況。
然而一些不肖的人類,卻反其道而行,利用播放聲音來吸引動物拍照,而長時間的騷擾可能會讓鳥類疲於奔命,過去就曾經有鳥類被騷擾到棄巢的案例。而領角鴞也是時常被鳥音誘拍的動物之一。
這樣播放鳥音的行為,也讓夜間觀察帶來一些荒唐的小故事...
我們家的顧問就曾經說過:
有一次他在臺北著名的富陽公園帶小朋友夜間觀察,活動中告訴夜間觀察的孩子要要耳聽四面眼觀八方,除了注意自身安全外,也可以利用夜晚動物使用聲音溝通的習性,來尋找動物的蹤影。
當晚,一行人在森林中行走,在半路上就聽到領角鴞的鳴叫聲「勿~」,顧問興奮的跟孩子們介紹領角鴞的習性與鳴叫,並且領著一行人開始尋找領角鴞。
幾分鐘尋尋覓覓後,出現在眾人眼前的是...
「一位拿著藍芽喇叭的大叔...」
叔叔不要這樣!
我們想看真正的領角鴞吶!
漫畫家:戰部露
延伸閱讀:
UDN報導:拍鳥誘誘班
我們的島:關心領角鴞生態小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