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DC粉,2021可以說是跌宕起伏的一年,不論是漫畫方面還是影視方面,都能讓對DC還抱有一絲希望的粉絲感到無力,不論是泰坦第三季魔改紅頭罩的人設,還是把第三代羅賓改成黑人,而且還有一個亞裔母親,在漫畫裡甚至被改成了同性戀,同對待還有小超人喬丹,無預警催生到18歲然後結交了一個男友,對於看了超過20年DC的我感到無奈,更讓我不知所措的是,網上還有一群批護這種做法的民眾,甚為這是對性少數群體的關心跟待遇...狗屁
不要把我們喜愛的作品貼上標籤,成為政治正確的犧牲品。
在如此動盪的一年,詹姆斯岡恩(以下簡稱他為滾導)執導的新自殺突擊隊上映了,我本來是不是對自殺小對這個系列感到興趣的,甚至是漫畫我也沒看超過十期,但DC經過猛禽小隊跟神力女超人1984的慘劇後,找來了星際異攻隊的導演,他對於商業大片的掌控力還是挺不錯的,當時我對DC又重拾了一點點的希望,所以在上映當天我一下班就去買票進戲院了,我看完的第一個感想是:我是真後悔為這部電影貢獻了一張電影票
嚴格來說,這不是一部爛片,能讓很多路人看得樂子,笑點、動作戲、劇情可圈可點,各方各面都是一部不錯的商業電影,但是這電影有一個讓人很難忽略的事情,尤其是對於已經看了十年超英電影的觀眾來說,那就是:感覺我已經看過這部電影了
滾導對於這種商業片的模式應該不用特別解釋了,看過星際異攻隊的人都清楚,套路跟公式都知道得差不多了,至於為甚麼會說後悔,大該是因為知道了滾導沒打算走出這種創作模式,拿星際異攻隊的模板來拍新自殺小隊,對於沒看過這種類型的觀眾會耳目一新,但對於看過的人來說,可以說是非常乏味;滾導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開頭五分鐘殺死了小隊裡超過一半的成員,甚至連閃電俠的老牌反派迴力鏢隊長都死了,就知道滾導他不是開玩笑的,他很認真看待這部電影,對此我也感到敬佩,但就算如此,我也很難忽視這部電影最大的一個缺點,滾導為了迎合自己的電影風格,把自殺小隊的人設可以說是大改,把一群反派硬生生給寫成英雄,亞曼達沒有了第一部電影的氣勢跟表現,變成了一個只為推進劇情的工具人,能把這麼容易寫的角色放在一邊,只有在劇情需要的時候拉出來,其他人的存在也是差不多,先不說那個萬年老梗,如何讓一群陌生人開始拉近彼此的距離-家人,強行把一群根本不關心彼此的惡人搞好關係著實沒有必要,他們都是為了活下來才不得不合作,但是到了電影中期他們好似忘了自己脖子上有一個炸彈在威脅他們一樣,只有到了結尾才提醒你有這麼一個存在,主角團之間的關係完全靠家人老梗,結尾莫名其妙全員洗白,滿滿的套路跟讓人不知道該做何感想的成人笑點,我再強調一次,這不是一部爛片,但我實在沒辦法喜歡這部電影,而且全球總票房也證明了,大多數觀眾已經看膩了這了無新意的套路,1.85億美金成本只換來1.67億美金的票房連成本都收不回來,雖然他在串流媒體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但無法否認新自殺小隊他真的不是一部成功的電影,贏得了口碑但輸了商業,作為生意人都知道該如何取捨。如果未來大衛阿耶的自殺小隊導演剪輯版能有機會面世的話,或許能改變大眾對自殺小隊的看法吧,就如同正義聯盟一樣
至於和平使者...我沒有真正看過,只是根據YT上一些片段來做出評價,所以是不公平的,不過光是開水行俠跟蝙蝠俠的玩笑話,已經讓我確認了,我絕對不會喜歡,那何必找自己麻煩,更何況我是真的對這角色沒有興趣,更讓我無語的是,和平使者居然有資格成為DCEU的第一部電視劇,而且據說要出第二季,我是真不知道華納兄弟是有甚麼自信,篤定他一定會紅,雖然在經歷了新自殺小隊的失利,他們可能會重新考慮,但我是真不知道...為甚麼DCEU的第一部電視劇會選用一個冷門到幾乎在漫畫裡都看不到身影的角色,還是說滾導的能力只限於搞那些冷門,面對站在一線的英雄他是壓根動都不動,綠燈俠不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的項目都擱置了好多年了,現在連根毛都沒看見,反倒是和平使者已經上線了...而且從宣傳海報上來看,和平使者也打算要吃政治正確的流量,一個黑人性少數群體的胖妹,完全不符合和平使者的氣氛硬要加進來,這是不是跟不久前迪士尼在美女與野獸的音樂劇裡找來了同等條件了人來扮演貝兒有一樣的感覺,我已經可以感覺到星際異攻隊3裡可能也會出現類似的人物了,唉...現在不論是喜歡DC還是歐美娛樂文化都是罪啊
總結:如果你喜歡滾導的風格,那你也會喜歡這兩部作品,如果不喜歡也沒關係,沒必要去跟那些不一樣意見的人爭辯,等4月華納被探索頻道給合併,戰犯三巨頭全部滾蛋以後,我打心裡相信真正的DC宇宙能夠重回大眾的視野
#RestoreTneSnyderVe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