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才一個月不到,就又來寫雜感小語系列了。原本是想發(fā)關於《救濟的魔女》的角色感情雜談,但或許是因為故事尚未完結,因此覺得不適合談得太深入。像先前也曾發(fā)過這篇,稍微提到了角色關係的部分,其中就有提到角色感情並沒有標準答案。
縱使身為作者的我有自己的想法,但我不打算左右讀者的想法,會認為這種事都是任君想像,讀者認為是什麼就是什麼。跟羅蘭巴特的「作者已死」論有些相似吧,不是任何時候都是「作者說了算」,自己的想法也很重要。
當然,這不代表不需要尊重作者。比方故事設定是作者說了算,但要如何解讀設定,這些設定對故事帶來的影響要如何解讀,就是讀者的事了。在做文本分析時,也不可能要求分析內容都有獲得作者認證。作者與讀者的解讀有落差是必然的,因為一方是創(chuàng)作,一方是閱讀,創(chuàng)作與閱讀的思維是迥然不同的。就連作者本人都無法再現創(chuàng)作當下的情況了,何況是立場完全不同的讀者?
因此所謂的文本分析,重點在於能否有理有據地分析,只要能夠合乎情理,那解讀跟作者有多少落差就不是重點了。即使誤讀或藍色窗簾之類的,也可能會讓作者看見其它可能性,甚至突破作者的盲區(qū)。讀者有盲區(qū),作者亦然。許多沒寫明的事情,可能是作者不方便說清,也可能是作者本身都沒意識到,讀者可能反而旁觀者清,作者則是當局者迷。
實際上,作品可能就是作者潛意識的展現,因此創(chuàng)作出連作者都不明白的作品也很正常,有時是理性與感性之間拉扯的產物,跟自己的所思所想相互矛盾或違背也不稀奇。
正因如此,我不會干涉讀者的想法,當然撇開無意,也無力就是了。即使我還是會為自己的故事跟角色解釋或辯護,但終究無法強行改變他人的想法。只要我說明過了,那讀者是否接受就是他個人的事了。
簡言之,即便哪天我針對《救濟的魔女》中角色感情,分享了更多自己的想法,甚至做更深入的說明與探討,也不代表我所說的就是標準答案。誠如上述,既然標準答案不存在,那憑什麼認為作者說的就是標準答案呢?作品就是因為沒有唯一解,才如此耐人尋味啊。
對我而言,若讀者的想法貼近我的意圖,與我產生共鳴,那自然是再好不過。只是讀者若能讀到我未察覺、思考過的角度,那也彌足珍貴,就如發(fā)現新大陸般──甚至可以說,在每個人所看見的世界相互交織後,或許能夠構築出更完整的世界吧?
此外,還想略談一下關於「下筆」這件事情。基本上伴隨寫作經驗的累積,雖然越來越清楚自己在做什麼,但也因此越來越謹慎了吧。比較不會只是一股腦地寫,想到什麼寫什麼,會比以往更嚴謹,更有方向性,亦即更有計畫地去達成某些目的。也會更努力去嘗試其它方向,找出更多的故事可能性。
於是,對於「點子」的要求會越來越嚴苛,即使有很多靈感,也不會輕易下筆。而是要不斷醞釀,確認這是自認足夠理想的點子(未來是否會變成黑歷史又是另一回事,不如說這可能是不可避免的),並有足夠的可行性後方會下筆。
雖說如此,這不代表故事一定要反套路,老套也無妨,重點在於如何呈現。要打破框架並不容易,即使自認打破了,也不代表自己就是第一個打破的人。不用刻意追求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不見得好看,老套也不一定難看,甚至很多還很好看,這也是為何會有所謂的老套,因為老套可能就是經典。
千萬別為了創(chuàng)新而刻意反高潮,那樣只會造成反效果,比老套糟多了,真的。
讓人出乎意料,從來不等於反高潮,我是這麼認為的。
言歸正傳,我不缺靈感,但靈感是否能夠通過審查,進而成形下筆,就是另一回事了。重質不重量,與其寫一堆之後後悔,不如給自己設下合理的門檻,才能在質與量達成最佳平衡。
正因如此,即便原本想了一堆,但之後因為不滿意或覺得多餘而廢棄也不稀罕,即便這不代表寫出來的作品一定盡如人意,更不代表之後自己會滿意,但至少盡可能避免因為輕率而後悔的可能性了。
不過,若真的靈光一閃,或一時強烈的衝動而下筆也無妨,畢竟不一定要時時刻刻如此謹慎,要如何拿捏謹慎就是終生要學習的課題了。
大抵如此,創(chuàng)作還是要按照自己的步調,才能走得長遠。
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