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闇黑」介面,觀看效果更加!
三個月沒有寫心得類的文章了,忙於其他專案而無閒編寫遊戲心得,儘管這幾個月來也持續玩了各式各樣的遊戲,卻無心撰寫,不知道該從何下筆。這次剛好藉由參訪高職畢業成果展的經驗,重新找回寫心得文章的手感。
本次心得共分為上、下兩篇,塞在同一篇感覺有點勉強,主題相當繁多,從我觀展的順序來進行分享,也希望你們對本篇文章的主題感興趣。
![](https://i.imgur.com/WYCy6bz.jpg)
正文
時間回到2020年,當時「高雄高商」正在舉辦校慶園遊會,閒來無事的我也晃進了園遊會中,湊巧看見了「廣告設計科」的畢業專題成果展,抱著遊客心態觀賞的我,意外的發現一片新的天空,便促成了今年再次參觀專題成果展的動機。
在畢業專題成果展中,每個組別都配有「專案企畫書」以及「主題周邊商品」,形成了具備主題的創意商品展,但與往不同的是,今年迫於疫情關係,專題時間與討論空間受限,因此本屆沒有硬性要求呈現專案企劃書(有些組有,大部分沒有)與販賣周邊商品,我覺得相當可惜。
販賣商品可以培養學生思考對客群的概念,而專案企劃書則促使他們對主題的重複檢視與強化目標。少了這兩樣東西,讓成果展只剩下展示「主題」,而缺少對「商機」的概念轉換,礙於疫情關係,純屬可惜。
話又說回來,雖然展覽目標不一樣了,作為創意發想的主題成果發表,本屆展覽中仍有許多令眼睛為之一亮的主題,既使疫情嚴峻,也絲毫不減同學們對成果展覽的熱情。而本篇會以介紹主題為主、些許的主觀喜好、以及如果將主題做成創意商品,對客群設定與購買慾的進一步想像,藉此互助成長,思考主題背後的可能商機。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高雄高商-廣告設計科的學生為我們展示哪些震驚四方的主題吧。
上篇心得各組別的主題與名片。
《節緣》
活在現今的年代,傳遞訊息只需簡單的動動手指,便能維持人與人之間的聯繫,但真的是如此嗎?隨著網際網路的發達,加上傳遞訊息的容易度,祝福與感激漸漸的失去溫度,只留下毫無感情的文字,卻無法真心傳達對方的心意。
《節緣》以「傳遞訊息」與「東方節日」為概念,製作出一張張由紙張裁切、拼貼而成、並且具有節慶氣息的「紙立體卡片」,藉此喚回蘊藏在紙張中,充滿驚喜與溫度的訊息價值。
三種樣式的紙雕藝術信件,放在家中當擺設再適合不過。
以主題來說,充滿節慶氣息的特製紙雕卡片,確實可以吸引到不小的商機,對客群的掌握也十分明確,《節緣》所製作出的成品,除了在紙雕中製作放置卡片的夾層外、大型的紙雕還可以立起來作為類似相框的裝飾品,當好友到家裡作客時,也會對擺藏在桌上的紙雕藝術感到新奇,而成為談天的話題之一吧!
《戰貳港》
高雄,曾經是日據時代的重要軍事基地與工業發展基地,許多先進工業,均設於高雄。而二戰末期曾遭到美軍轟炸,這段歷史甚至有很多歷史老師與學生都不知道。
為了重現被遺忘的歷史,《戰貳港》製作影片重現高雄大空襲時的景象,故事描述主角在學校上課時,突如其來的警報聲迫使所有人前往防空洞避難。空襲後,滿地瘡痍的地面,心中滿是感傷,有苦難言。
說實話,確實讓我學的一段不曾瞭解過的歷史,作為某個歷史特展的其中一環,想必也是再適合不過了,以此為發展確實是個不錯的選項。
《汙垢清起》
生活中隱藏著大大小小的汙垢,雖然小汙垢不足以進入眼簾,但可不能就此放過,因為一旦放過它們,日積月累下來便會成為強壯且難以根除的頑強汙垢,屆時就必須費更多力氣才能將污垢清除。又或者......只要我們用對方法呢?
將各種汙垢塑造成活潑可愛的角色,做出各種污垢清除辦法的工具書,從細而不見的灰塵、黴菌到規模較大的食物殘渣、鏽蝕等汙垢,打開工具書中的解決方案,一覽無遺,能夠讓使用者很快的進入狀況,迅速找到正確的清潔辦法,並且在最短的時間將污垢清除乾淨。
活潑可愛的汙垢形象角色。
除了汙垢的工具書,組員們還製作了互動的AR小動畫,透過Artivive應用程式,掃描展場旁邊的圖片,就可以看到活潑可愛的污垢角色在螢幕上活靈活現的樣子。
安裝APP並對著圖片掃描,就可以觀看動畫。
從各個場所都能遇見的「汙垢」作為主題發想,衍生出了其工具書的產品,將各種污垢塑形成活潑可愛的形象確實能讓閱讀的觀感更佳,但作為一本「工具書」,最重要的還是講求實用性。那麼,群眾對擬人的汙垢而製成的工具書是否會買單呢?這又是另外一道課題了。
《回柑》
回憶小時候的國小正門,正對面有著一間由阿嬤經營的雜貨店,價錢「親民」飲料與零食成為不少同學的下課必去地點,而其代表性與兒時回憶,更是成為具歷史意義的象徵建築了。時至今日,與朋友集結時仍會選擇在那家屹立不搖的雜貨店前集合,因為阿嬤雜貨店不只代表著國小的童年時光,更是象徵歲月痕跡的最佳證明。
《回柑》製作了一段以回憶為主軸的短篇故事,故事主角姚小婷在便利商店外夢回兒時記憶,想起了花柑商號的柑仔店,老闆娘花柑姨與小狗黃小弟的互動情景,回到現代,一股暖意湧上心頭,回憶中的場景令姚小婷短暫尋回曾經擁有的那份純真與快樂。
柑仔店販賣的各種商品。
作為回憶類的故事,第一要點便是如何抓到讀者的心理,引起讀者對故事的共鳴與認同,而本篇劇情相當平舖直述,無論是現今與過去的對比,或是便利商店對柑仔店的對比,都缺少故事中想表達的衝突感。回憶主題在市面上不佔少數,要怎麼在眾多對手中脫穎而出是本組的重要目標。
《獸災戶》
生態變化萬千,現今已經有許多物種逐漸走向凋零,除了自然走向滅絕的物種,也有著許多物種是因為人類的肆意破壞環境而瀕臨滅絕。作為生態保護的食物安全網,存在著物種之間的必然關係,一旦打破平衡,便會對整個生態帶來打擊。
為提倡動物保育與環境維護,《獸災戶》設計一系列環保主題的產品,其中以紙雕作為主題作品,以臺灣原生動物的「受災戶」為原型,製作各種具有雕塑美感的主題工藝品,希望能夠喚起民眾對於生態保育的認同與關懷。
以臺灣原生動物為原型的紙雕藝術。
紙雕對本組的主題沒有太大關連,我也不認為紙雕能夠引起多少共鳴,目標客群不夠明白,購買動機也不夠清楚,最多就是擺在家中的話題道具而已。對保育提倡的表達還有一段艱辛的路要走。
《癒你》
生活中存在著各式各樣的壓力,上課快遲到的壓力、段考迫近的壓力、人際關係的壓力......生而為人,就一定會有壓力,這些小小的壓力積累再一起,終究會有爆發的一天。因此,如何適當的抒發壓力,便是存在於社會之人必備的重要課題之一。
俗話說的好: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癒你》主打抒發壓力、讓大家都能感到幸福、療癒的商品。例如:精油、小玩物、ASMR。透過商品來化解累積在生活周遭的不快與負擔,讓使用者能夠在接下來的人生路途中走的更精采美好。
雕塑臉上不知道貼那啥東西XD。
商品就是要販賣給顧客的,若是無法從根本抓住顧客的心,想必再優秀的商品也是毫無用武之地吧。《癒你》透過大量的問卷調查了解客群使用習慣,製作了能夠迎合顧客需求的商品。找到核心問題、解決核心問題。便是《癒你》的可貴之處。
為了將展覽中的所見所聞重新消化,花了近一個禮拜時間重新編排與撰寫,由於撰寫距離觀展已過了數日,部分細節已些許淡忘,因此若是文章中介紹的主題與創作內容若是與實際不符,麻煩看見的同學在下方補充,對此感到萬分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