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名稱:アトリの空と真鍮の月
發售日:27/11/2009
劇本:鷹取兵馬
品牌:TOPCAT
簡介:
沿著遠離國道的單線行車山道前進才能到達,四方被群山環繞的小山村-蘆日村。
隨著時代演變人口漸漸流失,村裏唯一的教育機關-蘆日學園也淪落到學生只剩下4位女生這種危及到存續的情況。
事隔六年回到蘆日村的主人公-九重輩人也轉入蘆日學園,正要開始新的生活。
村民所信仰的山神和海神,還有一手掌握村裏政治的湊本家。
在這小村莊裏一場騷動正要發生-
PV:
圖選:
劇情簡述:
劇情分為表線和裏線,表線(立花、砌、三葉和朝)分為春夏秋冬四個章節,
春:在學校結識各女角的同時享受略帶鄉愁風味的昭和田園風光。
夏:加深與各女角的交流和認識海神與山神的傳承,可疑的外來者-堂島和上藏開始行動,村裏開始彌漫不安的氣氛。
秋:進一步了解山神信仰與村民的關係,掌握村裏政治的湊本家開始行動,
最後以夜討堂島,村裏回復短暫的和平作結。
冬:本該死去的堂島歸來,使村民陷入恐懼和分化之中,上藏暗地裏進行的陰謀浮上水面,
在黃銅之月的照耀下,無法迴避的慘劇降臨,少年少女也走向各自的結局……
其中立花和砌線主要解釋了海神側的設定,三葉和朝線則是著重在山神側的設定。
然後裏線(月乃和文乃)雖然也分為春夏秋冬四部分,但整體比較像是解題篇,
解釋表線一直在水面下活躍的月乃和文乃的行動,沒有像表線那樣章節之間有明顯的分隔。
感想:
優點:
1.作者優秀的筆力
簡單而樸實的文字,沒甚麼艱澀的用詞卻不會使讀者感到沉悶。
尤其在春篇只要很短的篇幅便把鄉野風光和登場人物的性格勾勒出來,讀得很舒服。
想入門嘗試啃生肉galgame的可以考慮一下本作。
2.對鄉村人事物的描寫
描寫了遠離都市的大自然田園風光,但也不是一味吹捧鄉村就是好,
也描寫了在封閉鄉村裏村民與現代人相異的價值觀和習俗(有好也有不好)、人與信仰與生活的關係、
鄉鎮都市化時外來人和本地人的衝突、在利益面前人與人之間的對立和猜忌等。
當然這作就只是傳奇物,沒有對以上的東西有甚麼非常深入的探討,但整體讀下來也是挺有意思的。
3.對克蘇魯元素的運用
對上眼就會發狂、眷屬、外神、在海底沉睡的神明等等,不難看出「借鑒」克蘇魯神話體系的痕跡,
但也不是單純搬字過紙,與日本神話體系的天津神和國津神、國造神話等也有作一些融合,
只是可能這些神話不是這作的重點,沒有更進一步的設定和戲份這點挺可惜的,
天照等天津神是外神甚麼的很讓人在意啊……
4.各女角線之間的關聯
不論在哪條線,各女角線中發生的事件其實大多都有發生,只是主角的視點不同而已,它們就像是真相的其中一塊拼圖,各自能夠補充解釋其他線中發生的事件,
例如在立花線中得知海石的存在,就能解釋三葉線中堂島的家為甚麼能抵擋山神的眷屬等。
在一路打通表線的過程中,有種慢慢把拼圖拼好的感覺挺爽的。
只是這種寫法其實是把雙刃劍,我在寫缺點的時候會再解釋。
缺點:
1.莫名其妙的凌辱場景
全作共有三個凌辱場景,受害者都是老師和主角後母這倆人。
為甚麼說這很莫名其妙呢?
首先這三個凌辱場景一點也不「實用」,還短,只有數分鐘文本量是要用甚麼。
其次這作品又不是主打凌辱,女主角的h場景都是正常的純愛,為甚麼就只對這倆個配角下毒手?
然後就是這對劇情幾乎完全無影響,主角一行人也不知道這事,完全不知道這些凌辱場景的存在意義是甚麼……
唯一能想到的原因可能就是鄉村民俗邪教題材就是要有凌辱這個約定俗成(?)的規則,不然我想不到這作有甚麼必要加入這三個凌辱場景。
2.表線部分劇情重複
我在優點的部分也說過了,表線四條線都是真相的一塊拼圖,
換言之,四條線其實有部分劇情是重複的,再加上不知道是bug還是怎樣,極少數情況下有些文本明明在其他線看過還不能用已讀skip跳過,有時候挺煩躁的,表線還要打四次,更加深了這感覺,所以說這寫法是把雙刃劍。
3.文乃和月乃線分歧太少
雖然裏線和表線比起來是完全重寫,但裏線的月乃和文乃線基本上只有結局不同,著實有點可惜,要是途中再多點分歧劇情就好了。
總結:
摻有克蘇魯元素的鄉村傳奇物,作者文筆扎實,讀著很舒服,只是可能為了貼合題材,畫風並不是主流賣萌那種,但是一個挺不錯的作品,喜歡這類題材的推薦一玩。
還有這作與《果てしなく青い、この空の下で…。》共用世界觀,但即使沒玩過前作也不太影響對劇情的理解,問題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