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官方钱包

前往
大廳
主題

吃素了還要美食評論嗎?

文月 | 2021-09-19 16:03:30 | 巴幣 0 | 人氣 97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父親往生後,母親一直悶悶不樂,請她參加活動也沒興趣,什麼事都提不起勁,還常常觸景生情,剛好舅媽邀請她參加四天三夜的臺灣遊,我就順著這個因緣陪母親出去散心。
 
遊覽車上有38人,每個人的習性各有不同,我發現遊覽車小姐真的很厲害,說話非常圓融,每件事都能很婉轉地處理,不得罪任何一人還能逗得大家開開心心。
 
在車上免不了要唱歌助興,我觀察有些人有傲慢心,急於表現自己,也常批評別人、自讚毀他;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藉機觀照自己是否也有如此的行為。有些人很謙卑,設身處地為人著想,例如座位後面的一對夫妻,前三天都沒唱,我請他們唱,但他們很客氣,結果在第四天真是一鳴驚人,夫妻倆都很會唱。讓我想起《六祖壇經》:「惠能向別駕言:欲學無上菩提,不可輕於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若輕人即有無量無邊罪?!?/font>
 
我已經有好多年沒有唱歌了,因為聲音沙啞高音都飆不上去,而且中氣不足,唱首歌都覺得喘,所以都不唱了。這幾年幾乎都專注在唸經,母親請我唱一首,我一開口唱,連自己都嚇了一跳,我的聲音變得好清脆、好響亮,高音都飆得上去,而且歌詞的意境我可以用心體會得到,唱時哪裡該用輕聲,哪裡該加重,這是我以前體會不出來的,現在一首歌輕輕鬆鬆就能唱好。唱完好多人都說我唱得好好聽,跟歌星一樣,真是謝謝大家。我記得阿伯說過唸經會增加肺活量還能開智慧,果然是真的。
 
這次旅行我犯了二個錯誤:
 
第一、我有身心障礙手冊,所以到旅遊景點不是免費就是半價,有些私人景點也都有優惠。所以只要到景點我就會拿手冊給導遊小姐,希望能有優惠,辦完後,我還天真地問她什麼時候可以退錢,她說後面再一起算,但旅途結束這件事也不了了之。您說我會忘記嗎?我不會忘記,我只是不想提起,但以前的我,活動結束後我還是會問主辦人。後來我檢討,為了貪幾塊錢增加別人的困擾,也留給別人不好的印象,因為團體本來就有團體票,我這樣其實便宜不到哪裡去。在團體中就以團體為主就好,要將「我」變成「無我」事情就能圓滿。
 
第二、同團中只有司機大哥、一位阿姨和我吃素,我發現阿姨什麼菜來她都不挑,都說很好,幾樣菜就滿意了,她一直告訴我:「可以吃飽就好了」,菜太多吃不完會浪費,菜太鹹太淡她也都不說,也不嫌棄。
 
反觀自己菜上來後,我會大肆評論一番,這個菜好吃,這個菜不好吃,這個太鹹,這間廚師有沒有用心在做這次的素菜……等。您說我《金剛經》學到哪裡去了,經文中明明教導我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則為非住」;《心經》說:「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淨空法師也教導吃東西的觀念,若嫌東嫌西,這個也不吃,那個也不吃,結果吃出一身病來。我看那位阿姨什麼都吃,身體很好呀!
 
旅途中雖在遊玩,但心中還是掛念著每日的定課,《金剛經》也只能在歌聲中或疲倦早起時勉強完成。〈藥師灌頂真言〉則利用走路的時間手拿計數器邊走邊唸,睡覺前則完成靜坐功課。
 
如果您問我整個旅程好玩嗎?我只能用一個字形容,那就是「累」,好累,超級的累,不但身體累,整個頭腦思緒全部是亂的,如雜草一般、烏煙瘴氣。我想真的需要誦一段時間的經文才能夠恢復。
 
所以結論就是:「除非不得已,沒事還是在家唸經最好」。
 
(分享完畢)
 
生活中都是磨鍊,無論是業障、外道干擾,家人與親眷的相處等,其實什麼都是學習與考驗。如同上述的美食評論,就是種考驗,有智慧的人說吃得飽就好,智慧還不夠的,批評了一番後把怨氣也吃下肚……等等。吃素了還要美食評論嗎?
 
精舍針對業障或相關問題的解決方式,大概都是懺悔後並且要當事人功德迴向,而功德的部分主要都以誦經為主,誦經有功德,可以迴向給所求的事。誦經為什麼有功德?因為是在「勸自己向善」,持續地唸經就是持續地勸自己向善。比如當心思迷亂、煩惱起時,想到《六祖壇經》煩惱即菩提,就能比較安心,畢竟這就是一體兩面的東西,也如《金剛經》說這世間都是「一合相」,這些事情只是因緣合和,不用掛在心上……等,有了這些想法,很多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用另外一個方式來說,就好比「教師」這個職業,人家常說當老師死後就兩條路,一條路上天堂,一條路下地獄!上天堂是因為教師教導學生正確觀念,讓孩子做正確的事,利益他人也利益社會;下地獄的老師是因為教導孩子錯誤的觀念,比如說教師在上課時一直講其他老師的壞話(教孩子講壞話),或者在同學間挑起紛爭,或帶著全班破壞學校制度、灌輸錯誤觀念、講傷害學生的話……等,這樣的教學環境是用身教教學生做壞事!教書如果30年,那得教過多少學生呢?這些學生一輩子行善或行惡,難道跟老師的教學沒有關係嗎?所以勸人行善或行惡,能大大地影響一個人。
 
精舍用佛經來教化眾生,讓眾生天天勸自己行善!《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六祖壇經》說直指人心,《六祖壇經》算是《金剛經》的施行細則,要我們見性成佛;《藥師經》教我們要速消業障,使智慧現前;《地藏經》教我們發大願,長養慈悲心……等,這些經天天唸,心識不斷地洗滌,智慧就會現前。就如同上述分享者的心得一樣,整篇分享就是他改變的歷程。
 
每個人業障都很深,扭曲的觀念也很多,按照經驗,業障不消到一定程度,經文沒唸個數百千次,通常很難有所體悟!所以請不要被開示經文數嚇到,就設定每日定課好好地完成就好。一天如果唸了1次,10年也是3650次了呀!就如同《六祖壇經》中的法達禪師,他找六祖大師時,誦《法華經》已達三千部,被大師開智慧後仍然繼續誦唸,而《法華經》篇幅有多長呢?您可以上網找一下就知道!禪師可真是精進的表率。
 
建議大家一定要唸誦《六祖壇經》,因為「讀《六祖壇經》是上根器、中根器、下根器的人都可以悟道的。要內化並實踐《六祖壇經》的經義,聞思修,不思善、不思惡,方知其奧妙之處」。經文每天唸,就是把這些正確的觀念每天複習,智慧真的能慢慢開。有時走在路上或遇到事情,經文句子就出現了,就曉得如何解決!許多事情過不去的不是事情本身,是我們的心過不去,換句話說,把心安好了,天下就平了!
 
就如同上述分享者說的:「後來我檢討為了貪幾塊錢增加別人的困擾,也留給別人不好的印象,因為團體本來就有團體票,我這樣其實便宜不到哪裡去。在團體中就以團體為主就好,要將『我』變成『無我』事情就能圓滿?!?/font>
 
學佛就是在學這些,學習懺悔、學習消業、學習了業、學習不再造業;學習沒看到,學習不計較,學習不動心;學習放下,學習活在當下……等,學佛進程就如六祖大師說的:「見聞轉誦是小乘,悟法解義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萬法盡通,萬法俱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名最上乘?!箍偸怯袀€程序,總是都會經歷,無論您目前在哪一個階段,得朝「一切萬法,不離自性」為目標,「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生活就是一個大的磨鍊學習場所。真的把佛經唸到的知識與觀念用在生活中,就是真學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