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就趁此機會來說一說,我所/曾擁有的攝影器材吧!不過這裡只介紹單反相機(單眼相機,DSLR)為主,小DC跟手機就不在介紹範圍了。
雖然現在用手機拍照很方便,畫質也快要不輸給單反了,我用手機拍照的比例也很高,但僅止於隨拍/記錄性質,真的要拍的話,我還是會拿出相機。
目前來說我的手上所有的相機都是傳統的單反光鏡,主要用光學觀景窗取景的相機,現在無反光鏡可換鏡頭相機(MILC)的市佔率愈來愈高,也愈來愈成熟,不過我還不打算入手無反,至少這幾年如此。
接下來依入手年份來介紹我的相機,這篇只介紹機身,鏡頭等下一篇吧XD!也會秀幾張該相機所拍,印象深刻的照片。
EOS Kiss X3

入手:2009年
費用:雙鏡kit約NT$30000
現況:半封存
▲EOS Kiss X3規格表。(規格表皆引用自DCFever)
這臺是我進入C社(Canon)的代表機,當時靠著part time微薄的薪水存了數個月,當時的選擇有它,以及Nikon的D90,因為同樣的價錢可以多買一顆kit鏡.EF-s 55-250mm f/4-5.6 IS,而選擇了它。
C社對入門機的命名真是五花八門,Kiss X3是日本名稱,海外(含臺灣)名為500D,美洲版則是Rebel T1i,弄得我好亂。
☆印象最深刻的,當然是合歡山,年初賞雪。

★年底則是賞楓。

EOS 60D

入手:2011年
費用:單機身約NT$27000
現況:已封存
▲EOS 60D規格。
入門機很快就玩到極限了,為了想用雙機流(類似二刀流),加上那翻轉螢幕(無觸控)很便利,就買了。我的第一臺雙轉盤準專業機。
我還蠻喜歡60D的手感,它的整體設計比例也算不錯,它的發色(相片拍出來的色彩)我也蠻喜歡,只可惜用到後來出現Err 20,快門簾方面的問題,水貨過保送修麻煩,也不想出清,便於2019年正式關箱封存。
☆2012年夏天,中橫關原的斑粉蝶。

★新白楊的雙環鳳蝶。

EOS 70D

入手:2013年
費用:公司貨單機身約NT$32900
現況:2017年出清
▲EOS 70D規格。
算是C社的殺手級DSLR,有觸控螢幕加上快速的Liveview雙像素對焦,還有WiFi可用手機App遙控!這臺相機一推出就吸引我的目光,剛上市不久,我就抱著現金去相機行買回家。
但果然我是個器材控,中階機的塑膠機身摸膩了,就會想更上一階,2017年入手7D Mark Ⅱ之後,就把它給出清了。
☆2016夏,初訪蝴蝶谷瀑布。

★水勢頗大。

EOS 6D

入手:2015年
費用:kit組約NT$55000
現況:服役中
▲EOS 6D規格。
單反玩了那麼久,才下決心入手全幅機。全幅是更大的錢坑,每顆鏡頭都比APS-C還要貴上一截,夠敗家!不過C社的高階全幅鏡頭,L鏡的那條紅圈圈看起來就是威。
全幅有著景深更淺,高感度雜訊較少的優點,意味著畫質比APS-C(至少跟同期同家比較)機身更好。這臺是我的偶像攝影、銀河攝影一號機。
但也不是沒有缺點,身為入門全幅機的6D,因為C社牙膏廠的尿性,性能跟比它上一階的5D Mark Ⅲ差上一截,不僅對焦點只有11點,還只有中間比較準,至於-3EV對焦我是無感。
☆6D拍偶像,十分柔美。

★用來拍銀河更是讚。

EOS 7D Mark Ⅱ

入手:2017年
費用:單機身約NT$33900
現況:服役中
▲EOS 7D Mark Ⅱ規格。
C社當代APS-C旗艦機EOS 7D Mark Ⅱ(7D2),我就是衝著它擁有10fps連拍,及鎂鋁合金機身的手感而入手它的。
只是後來有點失望,感覺它就是一臺少了翻轉螢幕、連拍快了點、大臺又重一些的70D而已,發色也些微偏冷。好啦!至少有1080p60fps錄影。
P.S.:其實我還比較常拿它來拍銀河XD。
☆7D2的發色,用來拍生態顯得淡了些;黃鳳蝶@伊豆の國市。

★拍風景,某些程度上具有可看性。2017年,新中橫夫妻樹最後的身影。

Nikon D7500

入手:2019年
費用:機身加鏡頭約NT$29100
現況:服役中

▲D7500規格。
我的第一臺N家單反(開箱文),算是一個試金石,之後若用得上手,就可以出清C社的器材了。
因為看上它的上翻式螢幕、碳纖維機身而入手的。這是一臺輕便的準專業機,搭配上18-140mm,或是後來買的70-300mm E鏡,放入單機槍包裡面,可以一機一鏡打天下。
它的高ISO畫質一點也不輸給6D,目前快樂使用中。只是鏡頭群還不齊全,若要補齊的話,勢必要出清一些C社器材了,意者洽(誤XD)。
☆登山時,D7500展現輕便易用的優點。渡邊幽蟬@唐麻丹山。

★配上200-500mm鏡頭,也很適合打鳥。山椒鳥@大雪山社區。

介紹到此。
見てくれてありがと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