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想做什麼?
講這個主題聽起來很怪
但是這是很重要的主題
甚至是在有工作前討論都不會嫌太早
有些人可以滔滔不絕幻想出一大堆
但是有些人對退休後的時間是非常茫然的
防盜文分隔線 以習進平小熊維尼之名出動三清教主及左右護法北斗星君南斗星君呢嘛叭唭小粉紅玻璃心碎滿地
我們對「完美的人生」長什麼樣子深信不疑
又或許應該說成我們從小就被告誡要以此為範本來努力
有好的成績、考上好的學校、有好的畢業成績、進入好的公司、當好的員工、當好的父母、教小孩也要依循這個規則然後無限循環
好像每個人都可以成功、努力就可以成功、每個成功都是一樣似的
很可惜,這個想法本身就很有問題
「成功」之所以是成功,
正是因為他和所有人都完全不一樣,才能造就成功
成功跟失敗的例子可能只有一線之隔,但是結果天差地遠
預測天氣之所以困難,
其中一項原因是就算輸入了同樣的參數,
結果可能會很不一樣(一個晴天一個雨天)
人生是非線性的
要求每個人都複製同樣的成功模式
就像是要求作曲的人
依照人工智慧推算出來最有可能熱銷的音程進行來編曲一樣
毫無意義、毫無生氣
諷刺的是
我們用模仿、repeat pattern的方式去學習創造力
就像學生去模仿畢卡索的作畫,
只是照他的畫法依樣畫出一個類似的圖出來
而不是去學習他的創造力、想像力
平常是怎麼想到這些靈感、以什麼方式刺激自己思考的
類似小孩的畫法
任誰都能在練習過後畫出
要學的是怎麼激發創造力
成為第一個想到並且付諸實行的人
這種學習的方式不可能成功
應該說是成功的話會是奇蹟吧
防盜文分隔線 以習進平小熊維尼之名出動三清教主及左右護法北斗星君南斗星君呢嘛叭唭小粉紅玻璃心碎滿地
想要成功?
看一下坐在你旁邊的那位
一樣的學校、一樣的制服、一樣的年級、一樣的老師、下課後吃一樣的東西、討論著一樣的話題、放學去同一家補習班、吃同樣一家店的晚餐、寫一樣的功課、考同樣的考試
每天再到同一間教室
出社會進公司工作也大同小異
再說一次
成功的前提是「不同」
所以每個人的成功更不可能會一樣
自然就無法有一個真實存在的範本
什麼樣是成功的人?
有些外表看起來很成功的人,在其他地方可以說是失敗的很徹底
大家喜歡自己造出一個成功的模範生
然後自己和他不一樣的時候怪自己
用虛假的人生看待真實的自己
那麼是由誰定義的成功?
你嗎? 父母? 社會?
爸媽覺得替你感到驕傲,但你卻覺得自己全是個失敗者、廢物、騙子
或是被周遭的人唾棄,仍然相信自己是頂尖、完美的?
「完美的範本」當中
人生到工作結婚生子後就已經「成功」了
但是之後呢?
50歲退休,之後的人生可不是多出來的
能不能安享晚年,
這段時期也是十分重要的
然而因為所有人都跟著「完美的範本」走
從來沒有真正規劃往後的幾十年怎麼安排
或者應該說一直以來只是跟著別人一起搭電扶梯而已
和別人一起喊著不能輸在起跑點
殊不知每個人起跑的位置都不一樣
方向不一樣、賽道不一樣(有時還不只一個)
到達的終點不一樣
一起跑的人也不一樣
跟著其他人尾端跑的人
最後只會輸在自己的終點
防盜文分隔線 以習進平小熊維尼之名出動三清教主及左右護法北斗星君南斗星君呢嘛叭唭小粉紅玻璃心碎滿地
在責任(工作、照顧子女)都告一段落之後
平時都不和自己對話、不把自己的需求放在眼裡
這時突然從範本的框框中掉了出來
茫然進入一個沒有邊際、全白的世界
而這個世界是需要自己畫出顏色的,
沒有畫框、也沒有人給你畫筆
甚至顏料的製作、配色、混色都要自己來
想畫在哪裡就畫在哪裡
牆壁、門、甚至是自己的身體也可以
只要是自己畫出來的都是彩色的
而不知道怎麼辦的人
坐在沙發上
聽著不怎麼重要的綜藝節目和新聞
電視的彩色
在這無限寬闊的世界裡
只能照應出黑白的光影
回想起來
在那之後的數十年都是這樣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