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有寫印刷教學(xué)專欄了,
大家好這裡是亞夜。
關(guān)於印刷,
首先我們會遇到選紙的問題。
不過原則上來說,
印刷廠都會提供很多「預(yù)設(shè)」選項,
基本上只要知道你是要幹嘛的,
例如你是要印DM、印海報、印名片、印明信片……
通常跟印刷廠講好後他們都會給你充分的建議,
因此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反倒是,
如果你要印書,
那可能就會有所謂厚度的問題。
是的沒錯,
因為厚度會跟你的封面書背寬度有關(guān),
除非你今天書背不印字或不做設(shè)計,
不然你可能就會需要知道書的厚度,
而這就是我們今天的主題。
業(yè)界上並沒有對紙的厚度進行直接規(guī)格化,
但也不能說完全沒有規(guī)格化,
事實上是,
業(yè)界對紙厚的規(guī)範(fàn)是透過重量、面積跟密度去轉(zhuǎn)換的。
簡單的國中物理:
密度等於重量除以體積。
因此,
體積等於密度成以重量。
換句話說,
只要知道密度跟重量就能求出體積。
同樣的道理,
紙也是一樣,
只要給定密度跟重量就能知道體積,
而紙的體積是由面積乘上厚度,
因此只要規(guī)定好單位面積,
那麼算出體積就等於算出厚度,
這就是紙厚規(guī)格的原理。
切回正題,
所以紙厚怎麼算呢?
紙厚是由紙重去算出來的,
因此紙厚的規(guī)範(fàn)實際上來自於紙重的規(guī)範(fàn)。
紙重的規(guī)範(fàn)有兩種:基重跟令重,
分別是公制跟英制的差別。
基重,
顧名思義,
基是基本,
也就是基本的重量。
具體意義是A0大小紙張的重量,
慣用單位為公克。
為什麼是A0大小呢?
因為A0的面積為1平方公尺,
你知道的,
公制長度單位的基準(zhǔn)單位就是公尺,
所以拿1平方公尺當(dāng)基準(zhǔn)也是很順理成章的吧!
所以80克重的A4影印紙,
意思是這張紙在A0那麼大的情況下重80克,
而A4只有A0的十六分之一,
因此一張80克重的影印紙實際上只有5克重。
令重,
這個字面上可能會比較難以理解。
令是紙張在生產(chǎn)時的單位,
1令紙是500張紙,
所以很好理解了吧?
令重就是500張A0紙的重量,
也就是基重的500倍。
為什麼令重是基重的500倍?
因為這是英制單位,
英制的慣用單位是磅,
而1磅約為453.6克,
所以你用1張紙的重量來算重量就會基本自帶兩位小數(shù)才開始有有效數(shù)字,
這就是為什麼要500張紙來算的緣故。
不過,
也因為453.6克就1磅,
但500張紙才是1令,
因此磅數(shù)與克數(shù)的轉(zhuǎn)換會有約1.1(500÷453.6=1.102)的係數(shù)。
具體來說,
舉個實際的例子:
80克的紙,
500張就是40公斤,
40公斤大約88磅,
因此80克的紙相當(dāng)於88磅的紙;
反過來說,
磅數(shù)除以1.1就是克數(shù),
但如果只是要粗估紙張厚度的話,
混用大體上也只有10%左右的誤差而已。
OK,
我們知道紙的重量是可以挑的規(guī)格變數(shù),
也知道面積是規(guī)定為1平方公尺了,
但要轉(zhuǎn)換成厚度,
我們還得知道最關(guān)鍵的密度啊!
很遺憾,
紙的密度只能取個大概,
因為紙的密度會因為儲存環(huán)境而發(fā)生變化。
不過大致上來說,
大約在700~800公斤每立方公尺左右。
1000公斤每立方公尺等於1公克每立方公分等於比重1,
沒錯這就是水的密度。
密度單位是公斤每立方公尺,
基重單位是公克每平方公尺,
所以只要把基重單位轉(zhuǎn)換成公斤每立方公尺(差1000倍)再除以密度,
不就能夠得到單位為公尺的厚度了嗎?
沒錯厚度就是這樣算的。
以影印紙來說,
常見80克重的影印紙(這算是比較薄的),
就是80×(10^-3)公斤每平方公尺,
除以密度0.8×(10^3)公斤每立方公尺,
得到約100×(10^-6)公尺。
嘿,
你知道敝人為什麼故意要這樣寫嗎?
80是什麼?紙重的慣用單位,
0.8是什麼?密度(比重,以水當(dāng)作1)的慣用單位,
然後算出來的數(shù)值跟公尺差100萬倍,
這是什麼單位?
微米,
換句話說,
你直接拿基重數(shù)值除以紙的比重就能算出以微米為單位的厚度。
1毫米(也就是我們習(xí)慣的1公厘)是1000微米,
所以100微米實際上就是0.1毫米。
800是一般印刷用紙的密度,
美術(shù)紙通常密度更低(有更多的孔隙吸收顏料)。
由於紙的密度跟製漿時的製程有很大的關(guān)係,
同時又會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吸收濕氣膨脹等),
因此會有10%左右的誤差算是難以避免的,
只能說做個參考。
臺灣工業(yè)界在講細小的長度時除了毫米以外還有另一個慣用單位:條,
1毫米等於100條,
所以0.1mm厚的紙就可以說是10條厚的紙。
因為紙張實在是太薄了,
因此用「條」作單位可以避免一堆無意義的小數(shù)點出現(xiàn)。
一般來說,
以內(nèi)頁紙來說,
密度不變的前提下,
80克重的紙就是10條,
敝人剛才已經(jīng)算給你了。
換句話說,
每8克可以換算為1條厚,
所以,
100克就是12.5條,
160克就是20條,
200克就是25條,
以此類推。
有時候我們在某些比較細心的印刷廠選紙時他會在紙張後面註明幾條厚,
如果遇到了請務(wù)必心存感激,
因為他們真是天使(省了你很多計算的麻煩)。
而為什麼大多數(shù)的印刷廠都不標(biāo)?
因為敝人前面也說過了,
紙的密度並不是常數(shù),
製漿的過程、材質(zhì)(灰質(zhì)跟纖維質(zhì)比例)、環(huán)境(濕度)都會影響紙的密度,
廠商自己都不敢保證每一批紙的厚度都一樣,
他標(biāo)出來就只是找自己麻煩而已。
這也是為什麼紙厚明明這麼重要但業(yè)界卻沒有對紙厚進行規(guī)格化而是只對紙重進行規(guī)格化的理由。
8克1條的結(jié)論嚴(yán)格來說也只是概算,
有時候你實際拿到成書時還會比實際再多厚個一些,
畢竟膠(裝訂)跟膜也是有厚度的,
但這些我們都沒算到呢。
在製作同人誌時,
如果我們打算出比較厚的本子如100頁以上的小說本或多人合本,
想要在書背上印字的話才會有精密厚度的計算需求,
畢竟你連厚度多厚都不知道你怎麼知道書背上的字要打多大呢?
那麼這個公式應(yīng)該就能幫上你一點忙。
舉例來說,
內(nèi)頁選用120克紙,
預(yù)計160頁的小說本,
書背要抓多厚呢?
160頁就是80張紙,
120克就是15條,
因此0.15(100條才是1mm)×80=12mm,
大約1公分多一些些這樣。
而如果印刷廠給你的規(guī)格是英制(磅數(shù))的話,
還記得敝人前面提的,
1克重紙約等於1.1磅重紙的換算比例嗎?
所以你先把磅數(shù)除以1.1再套幣人的公式就可以了。
題外話:
製作書背的場合當(dāng)然也是要抓出血的,
所以書背沒有超過5mm的話乾脆就別做了,
要做的話建議至少也要超過10mm效果會比較好。
而封面的用紙通常比較厚,
也因為厚的關(guān)係,
摺痕的誤差也自然會比較大,
事實上,
書背寬度應(yīng)該要包含封面的厚度才是,
只是封面也就2張紙,
就算是200克的紙2張也才0.5mm,
影響其實不大,
但如果你想做的好看,
就還是要把這部分的誤差給做進去。
敝人如果要做書背的話會這樣做:
先算出內(nèi)頁厚度,
以此值為寬度、書高為高度開畫布(例如A5本書高就是210mm)。
畫布周圍加上參考線。
接著畫布左右各加0.5mm。(折角放損用)
畫布周圍加上參考線。
接著畫布左右兩邊各加上一個書本大小(例如A5本就左右各+148mm)。
畫布周圍加上參考線。
接著畫布左右兩邊各加上折頁大小(如果要做折頁的話,不做當(dāng)然就跳過)。
畫布周圍加上參考線。
接著上下左右都再增加3mm出血。
大功告成。
乍看之下敝人書背的出血抓0.5mm,
但其實這是預(yù)期折線的位置,
畢竟你跟封面封底要接圖,
總是要知道折線折在哪。
但文字的部分最好距離兩邊都有1.5mm以上的距離以免文字被折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