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關痛癢的寫在開頭:原先對於同婚議題沒有太多要談的,近期也由於自身因素而少動筆寫文字,甚至擱置訊息幾乎不回,而這篇也僅是短感,雖有特定主題,但只花兩鐘頭處理更沒做功課,就不另標達人專欄和專文了。
無意間看見有人分享近期柯建銘於同婚法案過關當天,在立院內對立委以及大眾的講話。
雖然在民進黨裡頭,柯建銘是我較不偏愛的人物。這是出自於我衡量一個人處事態度、表現而研判的好惡,與政治立場無關,也不盡然是他真的做錯什麼。
然而,欣慰的是,在影片中柯建銘自承反同立場,也明言自己曾受挺同立場的人抨擊。依據自己狀況而做到誠實,在個人層面上我給予鼓勵;至於反同的立場,這是受到個人成長經歷與思想價值上所產生的差異,我一向是很尊重多元,只要並不盲目。
作為政治人物,並在立法院工作的立委,投下同婚贊成票不足為奇,上述這些也不足以使我必須得替他著筆寫些文字。重點在於柯建銘接受黨團內部絕大多數與自己不同的意見,最終對與自己同樣抱持反對態度的國民黨或愛家派、反同派道歉的這件事上。
憲法,即便是立委、黨團總召,甚至是國家總統也不能違背,大法官之職也僅是解釋憲法本身,並不能直接修憲。修憲以我國目前狀況而言是相當困難,不談立院的決議門檻,單單是要得到全國「所有」選舉權人「一半」以上的同意票就很難達標。這是一個不無關係的題外話。
主要想談的也僅是個人針對影片中對柯建銘言論的想法:接受一件事的結果並不困難,難的是這個結果與自己的期待背道而馳,卻能夠排除個人因素,站在更高的視野顧及整體與程序正義。
今年的五月十七日正式確定同月二十四開始,同志朋友可以前往戶政機關登記結婚。對於支持同志人權的我而言自然很替他們高興,但我必須很嚴肅地說,今後任何現象都將被放大檢視,尤其是在這價值觀念轉換的過渡時期。或許有人閱讀過我先前的專欄:〈道德過渡時期的犧牲〉,可以拿來當作參照。為何我數次強調過渡時期,這是因為任何價值觀從少數到多數,從排斥到接受,從隔絕到共存,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改革向來沒有一帆風順,我們亞洲習以為常的民主、自由、隱私、一夫一妻、平權等等觀念,不過是晚近一世紀才逐漸確立,在這個過程中,仍有無數次變動和複雜的細節得去克服,即便是此時此刻,還有許多諸如力度不夠或是矯枉過正的情形發生,在此就不多廢筆墨來舉列闡述了。
綜上所言,即便是同志婚姻法案通過的此刻,仍然有不少人反對同志,切勿因一時之樂而忘去年公投兩項七百萬、一項六百多萬票的民意事實。
當然,我們可以在與立場不同的人接觸、對話,甚至是爭論的時候,回過頭去甩門就走,摀住耳朵遮住雙目。只是,我們畢竟是知道的,這些話語和文字縱然停於一時,卻都將以另一種形式呈現,並不是瞎、聾、啞便能躲藏。
不過,我們還可以保有堅守秘密,面對多數人的時候假裝自己也是同夥的選擇。生物之群因類而聚,人以族群認同而分,只有在碰上差異時才會分道揚鑣,假若你不說、我不說,誰也聽不見彼此內心的聲音甚至也難以證實其真假。
要做到表面上的偽裝、同流,其實是很容易的,真正的困難是欺瞞過自我認同的矛盾。
最近,臉書官方的粉專「LGBTQ@Facebook」發文恭喜臺灣通過同婚合法化,並且加上「愛獲勝(lovewins)」的標籤在文內。然,作為在人類社會打滾數年或數十年計的我們,對於生活中周遭愛與恨的習以為常,以及矛盾與異化在生命中的反覆出現,我們同樣不該認為此後一切問題終將一勞永逸、天下太平,不該對自欺欺人以至於相互欺騙。愛是偉大而有用的,這雖然說得過去,卻未免太過籠統與天真。
應該要明白一個事實:愛或許獲勝,但你的愛不見得能使別人快樂,相反而言,你的痛苦或許正好成全了他。你的愛與他的愛可能與你所想的截然不同——人生中的一種悲劇正是在此——一旦有人高舉著勝利大旗,便有人在戰鬥中落敗,也難以避免有人將要為了它人的勝利付出代價,或失落或投降,或再找下一戰場,或在恨裡試圖顛覆,或在懊惱中滿是絕望,或在淚水中痛苦成全。這些包括但不限於同婚議題,總是適用的。
愛可以解決痛苦,可是愛卻無法解決一切的苦;愛可能勝於一時,可是恨卻永遠不會消失殆盡。我們可以擁抱、耽溺於愛,或試圖逃離恨,也能選擇站出來對抗,或認輸投降。只是,不管我們如何選擇,這些因為視野高低、想法落差、幸福價值並不相同所產生的問題,我們永遠不能迴避。
另外,在這同志權益又有突破性進展的時期,希望同志或支持同志的朋友能夠知悉,不是唯有我們需要選擇如何面對衝擊。於此同時,也有一部份不能接受我們立場的人開始選擇接受,並學著與它共存,理解相異對象的合理,或不理解但尊重其合理。
或許不是愛化解了恨,而是用其他更大的東西來嘗試化解痛苦。
柯建銘似乎是我現階段看到的其中一位,與他相似或相同者應有些許,他們的痛苦不見得比要面對歧視的少數派還要來得更少。他們現在正要開始學習,或許還要一點機緣,請給他們多一點時間。
就像同志現在才將要可以結婚,終究還是會融入社會的婚姻體制並趨於穩定,只是過程仍會碰上不少挫折與苦難,可能不亞於從前,要走到最後或許要一些機緣。
更重要的,也只是時間。
上面我只有這點空話,如果你的想法與之迥異也是可以的,我的趨之若鶩也許是你的避之唯恐不及。
在價值觀念、幸福觀念上我們可以隨時變動、游移或停滯,但我們活著是要學著如何解決問題,受苦是要為了解除將來的痛苦,得幸是要使它解消過去受到的不幸。而在讓自己幸福的前路裡,我們永遠都是路途中。
祝好。
封面圖取自於自由時報所攝之護家盟。
之後有體力我再談近況。
如果喜歡我的創作,麻煩點下GP或訂閱支持,也希望能點進我臉書專頁給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