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這裡是來還心得債的某化。
日前,於PF購買了隔壁攤的書《妄翔拔除師》,是基於一虛構(gòu)的疾病「妄翔癥」為主題、所購寫的一系列小說合本。
之前就說好了,所以每個禮拜都會交出簡單的心得文。
先說好,這些都是我第一時間的印象,所以大概會有許多紕漏的地方,還請見諒。
最後,我都會附上他們社團的專頁。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喔!
廢話不再多說,正文開始。
……不要再吐槽我複製貼上了,我是不會住手的。
要不然每次都要介紹前因後果,很累欸。
上禮拜:《虛夢之環(huán)》
耶耶耶,每個禮拜都會出現(xiàn)的敷衍心得(?)來囉。這次要說的,是《無間》這篇文。
先來說結(jié)論吧:氣氛不足,而且贅言很多,影響閱讀體驗。
之所以會這樣說,是因為我每次都在要浸入體驗閱讀的時候,就被煩躁的詞語書寫給打斷。
明明就有可以簡單帶過故事與背景的作法,甚至是在解說後、直接用了這樣的作法,前面卻像是湊字數(shù)般、用了很長的篇章在描述。
而在贅言這回事,尤其是某個地方,幾句內(nèi)用了太多的「我」,這點讓個人很覺得莫名的閱讀障礙。有很多代稱可以用的啊。
喔對了,其實書寫第一人稱上,不應(yīng)該那樣客觀;畢竟作者在後面篇章的書寫上,還用了很主觀的描述這回事。
可以看出,整篇文章應(yīng)該是主角事後的回想。然而,前後敘述的角度明顯不同這點,會讓讀者的閱讀角度很混亂呢。
我甚至中後段讀到一半,才發(fā)現(xiàn)這應(yīng)該是「事後的錄音」這回事。儘管一開始就說明了,但中途改變閱讀角度、讓我不知不覺以為是「事件發(fā)生中」了。
但這也表示,作者以第一人稱、描寫浸入式體驗的手法確實高明。
整體而言,就如同我一開始說的。氣氛營造不足─反正我是沒覺得恐怖─贅言也很多;鋪陳後的衝擊性、和鋪陳的長度沒有符合。細節(jié)同樣是不到味。
可以的話,希望作者好好思考、文字可以玩出的細節(jié)。要以文字帶出恐怖感,有很多可用的方式;起碼這種程度,我一點都不怕的。
最後額外提幾點:紀載得如此清楚,可不能說是記憶模糊啦。
還有,我不討厭這樣淡淡的結(jié)局,我自己也常常寫。儘管草率,但我認為、這篇文給予這樣的結(jié)局,或許正好呢。
那麼,本周到此為止。感謝觀看的各位。
我們下禮拜再會!
下禮拜:《偏於一角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