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官方钱包

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三國雜談】魏武的問題兒謀士團

原來我是漆原派啊 | 2018-05-27 04:31:08 | 巴幣 52 | 人氣 1884


曹操自出道以來, 因為出身不好, 清濁之間屬於濁流,
因此與高端天龍人的摩擦一直都存在,
而當時天龍人士族多半往姓袁的那邊靠, 曹操一開始也只是袁紹集團的尖兵,
加上兗州之戰就是兗州士反對曹操, 拉攏呂布介入的戰爭,
也就因此, 曹操的選才是早期才偏寒門, 或是劍走偏鋒,
直到袁家整個敗到倒, 曹操才開始享受得到老基友袁紹那肥美的資源.

直到魏王太子之爭, 看看曹丕與曹植陣營底下的陣容,
才代表了其實大抵漢末的士族, 在這個時間點才開始靠向曹家.

把曹操打天下的智囊團一列攤開, 可以發現很有趣的地方,
老實說曹操這些謀士, 在士族之中, 當下也該是各種邊緣人集合體,
或者, 可以用這張圖做為代表(?):

問題兒之主 x 問題兒謀士團, 這隊簡直極品.

荀彧
(彧父)緄畏憚宦官,乃為彧娶中常侍唐衡女。典略曰:「衡欲以女妻汝南傅公明,公明不娶,轉以妻彧。」彧以少有才名,故得免於譏議。《後漢書.荀彧傳》

荀彧因為幼年時這個婚事, 安上一個討好宦官的不清白,
典略這段話三國志裴注這部份也引用了, 裴松之也為荀彧做出了辯護,
認為當時人稱「唐兩墮」的五侯.唐衡, 非荀緄能抗衡,
為保護家族安全被迫答應這婚事也有可能, 但顯然荀彧的名聲已經有損.

荀攸
攸與議郎鄭泰、何顒、侍中種輯、越騎校尉伍瓊等謀曰:「董卓無道,甚於桀紂,天下皆怨之,雖資強兵,實一匹夫耳。今直刺殺之以謝百姓,然後據殽、函,輔王命,以號令天下,此桓文之舉也。」事垂就而覺,收顒、攸繫獄,顒憂懼自殺,攸言語飲食自若,會卓死得免。棄官歸,復辟公府,舉高第,遷任城相,不行。攸以蜀漢險固,人民殷盛,乃求為蜀郡太守,道絕不得至,駐荊州。《三國志.荀攸傳》

荀攸想密討董卓, 事敗下獄, 因為董卓死了被放出來,
被董卓這樣搞過, 荀攸本來看破官場想當個蜀郡太守流放自己,
結果這個時候的蜀地被劉焉先手得標, 他想去也去不成啊.

自己想當邊緣人當不成, 結果回來反而成為曹操謀主.

程昱
岱從之。范方將其騎歸,未至,瓚大為紹所破。岱表昱為騎都尉,昱辭以疾。
劉岱為黃巾所殺。太祖臨兗州,辟昱。昱將行,其鄉人謂曰:「何前後之相背也!」昱笑而不應。
《三國志.程昱傳》
昱性剛戾,與人多迕。人有告昱謀反,太祖賜待益厚。《三國志.程昱傳》


Hitachi程基本上就是個怪人, 除了老是放混亂與放狂化以外,
其他類似的詭異事蹟還包括早年東阿保民那次,
裴註魏書的部份還有說服曹P不要像以往的方式處置河間之亂的降眾.

如果要用星爺電影來比擬的話, 一堆人面對Hitachi程,
大概就是斷水流大師兄搞不懂何金銀地獄式死亡特訓在欉三小那種感覺吧.

郭嘉
初,陳羣非嘉不治行檢,數廷訴嘉,嘉意自若。《三國志.郭嘉傳》

郭嘉行為不檢, 這已經正港有名聲的, 自然這不清白的標籤已是上好上滿,
裴註傅子還來一筆郭嘉早年就不混名士圈, 反而結交所謂的地痞豪傑, 十足沒有士族樣.

滿寵
故太尉楊彪收付縣獄,尚書令荀彧、少府孔融等並屬寵:「但當受辭,勿加考掠。」寵一無所報,考訊如法。數日,求見太祖,言之曰:「楊彪考訊無他辭語。當殺者宜先彰其罪;此人有名海內,若罪不明,必大失民望,竊為明公惜之。」太祖即日赦出彪。《三國志.滿寵傳》

滿寵基本上也是算怪人系的, 在轉職當將軍以前算酷吏吧,
轉職以後還是當了一回風雲滿寵城的設計建造者;
在還是酷吏的時期, 面對大名鼎鼎的「關西孔子」楊彪, 還可以照樣法辦,
辦不出個啥才勸曹操放了楊彪, 這腦袋裝的大概也不是士族高來高去那一套.

劉曄
渙九歲,曄七歲,而母病困。臨終,戒渙、曄以「普之侍人,有諂害之性。身死之後,懼必亂家。汝長大能除之,則吾無恨矣。」曄年十三,謂兄渙曰:「亡母之言,可以行矣。」渙曰:「那可爾!」曄即入室殺侍者,徑出拜墓。舍內大駕,白普。普怒,遣人追曄。曄還拜謝曰:「亡母顧命之言,敢受不請擅行之罰。」普心異之,遂不責也。《三國志.劉曄傳》
曄令家僮將其衆坐中門外,為設酒飯;與寶於內宴飲。密勒健兒,令因行觴而斫寶。寶性不甘酒,視候甚明,觴者不敢發。曄因自引取佩刀斫殺寶,斬其首以令其軍《三國志.劉曄傳》


劉曄少年時就徹底表現了啥叫「揚士多輕俠狡桀」(揚州超多8+9),
他自己年少時也很8+9, 不愧是揚州人.

劉曄的老媽看老爸身邊的小三不爽, 臨終告誡劉曄和他哥哥長大後幫老媽幹掉她,
劉曄才13歲看哥哥不敢做, 就直接遵從母命公然入室幹掉小三,
然後前往母親墳上祭告, 再回家向父親謝罪.

再長大些, 當地有個幫派頭子叫鄭寶, 看上劉曄皇室血緣又有盛名, 想拉攏入夥,
劉曄就擺個鴻門宴想灌醉鄭寶命家丁殺之, 結果鄭寶不嗜酒此計不成,
劉曄自己就當眾抽了刀出來直接砍了鄭寶...

甚麼叫揚州style, 這就是揚州style啦, 雖然劉曄是江北人不是江南人.

董昭
後太祖遂受魏公、魏王之號,皆昭所創。《三國志.董昭傳》

身為郭嘉死後下一任的軍師祭酒,
嚴格來說董昭要到很中期以後才靠這招惹來惡名,
不過從他早期可以在袁紹陣營混得風聲水起, 小有成就,
早年應該還滿天龍人樣, 因為經歷導至中途轉性應該也滿正常的?

董昭因為弟弟在張邈那邊做事, 張邈又讓袁紹不開勳,
結果董昭一下子就從袁紹陣營自紅人當到邊緣人, 還差點被幹掉;
這人間冷暖自知, 在張楊的推薦下改投曹操, 開始變成曹營第一代陳平,
在賈詡投靠前, 專門負責對外放流言的, 就是董昭,
包括迎獻帝時騙了楊奉, 襄樊之役時對關羽陣營放了孫權降曹的大混亂之計.

蔣濟
揚州治在其縣,時蔣濟為治中。苗以初至往謁濟,濟素嗜酒,適會其醉,不能見苗。苗恚恨還,刻木為人,署曰「酒徒蔣濟」,置之牆下,旦夕射之。州郡雖知其所為不恪,然以其履行過人,無若之何。《三國志.常林傳裴註》

蔣濟的本傳乍看之下應該是同傳裡面最正常的一個,
但他嗜酒, 喝到酒醉便失禮待人這點, 在常林傳的裴註倒是保留下來了,
苦主是時苗, 時苗還恨到刻了個木人「酒徒蔣濟」天天射箭;
雖然後來這兩位老頭一個當上太尉, 另一個是太官令任郡中正, 倒是盡釋前嫌,
不過蔣濟會與這些「清治德業殊於荀攸」之士同列, 似乎還是有理由的...

賈詡
荀勗別傳曰:晉司徒闕,武帝問其人於勗。答曰:「三公具瞻所歸,不可用非其人。昔魏文帝用賈詡為三公,孫權笑之。」《三國志.賈詡傳裴註》

如果說前面講到的董昭變壞了, 那麼賈詡更不用說, 形象壞到不行,
論功能性也幾乎是董昭的上位互換.

一來賈詡出身涼州, 對東漢天龍人來說, 這些人就是鄉巴佬,
名聲再強大也不夠天龍, 就算貢獻極高的涼州三明也就那種對待了,
更別說只是個出身還不夠響亮的賈詡.

二來賈詡的記載中, 各種為了活下去, 結果對漢室是大打擊的舉動,
那麼這臭名自然是正港有名聲的狀況.

--
結語
的確是不能小看曹操整合人才的能力, 曹操智囊團之有名也是個實證,
但這群人用當世『正常』的士族眼光來看,
不是一群不清白人, 邊緣人, 怪人, 壞人, 就是8+9的集合體,
看到這裡, 我覺得這才是曹操真正的價值所在.

曹操自己就是個濁流出身, 用上了一些邊緣或汙點士族, 反而碰出了另外的結果.

非典型碰上非典型, 雖說是曹操不得不為之, 但相較之下,
天龍配天龍的袁紹陣營就有著不太好看的結尾;
就三國鼎立這三家, 可以看到能在亂世中出頭的,
要嘛不是正港8+9, 就是名門出身但自己怪到有點像8+9,
劉備孫權集團那一掛也是, 劉備自己就8+9了, 關羽也是後世8+9的神,
孫權集團不要說孫家自己就很8+9, 魯肅其實也頗流氓田僑仔樣.

但8+9也要8+9得有藝術, 畢竟有個失敗例子就是袁術袁公路,
8+9要有17, 這樣至少有那麼一點可愛或可以討便宜的地方, 但袁公路這個人超不講17的.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