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官方钱包

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雜記]商業作品與學校作文課中的「好與壞」概念初探

兔二:腎人棄於酒泉 | 2017-08-07 12:39:36 | 巴幣 44 | 人氣 531

  寫作是很挫折的事情,因為抓不到標準,說來愚蠢,我的人生幾乎都在尋找標準,包括寫作。不少寫作的人大概會嘲笑我愚蠢,因為「創作沒有標準是常識」。沒有具備這種常識的我,或者履行這種嘗試的我,可以說是愚不可及。

  沒有標準就像沒有路標,某方面我難以理解沒有路標的人到底是怎麼前進?大概摸著石頭過河吧,管它的。

  前一陣子,購買了「朱宥勳,不必下蠱的人心攻略術 -- 小說實戰技術」的「好學校」募資課程,後來成功(以朱的名聲而言應該不太可能募資失?。?。昨天看完了幾個課程,但先談談第一課的「敘事框架」:

1. 目的
 先別說好故事,「敘事框架」能使人至少寫個完整的故事;

2. 流程
 2.1 建立動機
   ↓
 2.2 [可隨意排列]
  2.2.1 正面加強
  2.2.2 反面考驗
  2.2.3 正反調和
   ↓
 2.3 結束動機

3. 原則
 3.1 故事必須環繞作者所設定的動機走??梢越o予好結局(滿足動機)或壞結局(沒滿足動機),但不該離開動機(原本想得到蘿莉的愛,卻發現愛一點都不重要)。
 3.2 讀者會看下去,是因為認同作者所設定的動機,想看如何一步步滿足(或不被滿足)而不是遠離這些講不相關的。



  以下是我的心得。

  某方面來說,作者必須明確交代作品風格,而不是寫清楚後,怕某某風格的預期讀者太少,或者太明確的主題會讓讀者覺得B格不夠而流失讀者。朱的觀點是,「讀者識別甚麼作品內涵的『動機』是想看的→看,並至少期望不要辜負『翻開作品第一眼看到的動機的期待』

  從這角度來講,完整的商業作品,只有「喜歡」和「不喜歡」,沒有「好」跟「壞」。儘管如此,好壞兩詞大多占據了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因此,下列狀況應當成例外狀況分別處理:

1. 「文學批評」中的標準;
2. 看不爽某個作品的粉絲因此貼上「好作品」、「壞作品」;
3. 看到不喜歡的作品而脫口而出的「糞作」;
4. 定義問題。

  下文特別解釋第四點「定義問題」。有些人可能會主張,商業作品中的「好」和「壞」,就是「賣得多」和「無法賣(賣很少)」,所以有好跟壞。聽起來有道理,但定義的原則是應該「盡可能」避免混淆,而「商業作品」的「好」,到底跟「國文老師改作文」的「好」,同一個詞有多少重疊?根據常識,我們很難相信,國文老師打高分的作品,就一定程度保證賣得好(儘管還可以進一步研究關係)。

  可惜,這論述還不夠完美,仍有概念的混淆:國文老師可不可以基於個人的喜歡\不喜歡,評價學生的作文好\壞?老實說,除非有更多熟悉相關評論框架的人聚焦討論,否則實際上也無法檢證。

  至少,我們會對國文老師改作文有更深的期待:老師不是基於個人好惡(學派好惡呢?道德好惡呢?教條呢?),而是評論文章的專門技術(如果說明清楚根據甚麼原則\)予以診斷。

  相較之下,商業作品卻不見得如此。對根據偏好和效用為基礎中,自由競爭的商業作品間的競爭,被期待的是消費者根據偏好選擇最能滿足自己的作品,因此重點是資訊對稱+不設稅+自由買賣。

  由此可知,同樣是「好」、「壞」二字,在不同系統(教育系統、市場系統)卻對應著不同的命題系統。商業小說是產生對消費者最有效益的小說,學校作文課則是根據其他目的。

  再來討論,消費者喜歡(或不喜歡)「好」(作文課標準)作品嗎?我認為這可以畫成體系圖,如下:



  由圖可見,在好壞上,商業作品並不是排斥「作文課標準」,而是有了更多多元的其他標準(見分支[偏好])。這張圖把[偏好]和[作文課標準]分開是刻意的,但後者可以被那在前者之內。

  加上,我自己的知識立場是把「客觀知識」和「人對於客觀知識的看待」當作不同的項目,因此在[老師]之下存在[文學批評]一學科,在[老師]同階上也存在,因為它是客觀也有被人內化的成分。

  總之,這張圖想描述的是:
1. 作文課跟商業作品目的不同,因此好壞指涉的也不同;
2. 消費者效用可以包括作文課的目的,反之卻不見得;
3. 假定一門作文課以寫出商業作品為目的,便可以使用商業作品的好壞標準(※但學校作文課的目的往往不是為了讓學生可以寫出商業作品而賣錢為目的的訓練)。

  結論,若是我要寫好作品,我到底該在乎「誰」和「哪些標準」?「好與壞」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詞彙,但究竟如何理解其指涉?任何寫作的人,不可能是寫糞作的心情寫(雖然也有可能存在以寫糞作為目標的人,但這可列在「滿足自身偏好」一項目,滿足該偏好就是好,否則反之)而想追求「好」,可是,「好與壞」是歧義的,哪怕不同場合、發話者與收訊者,都對應不同的命題系統。最後,產生的困擾就是「如何寫是好作品與壞作品」、「好作品和壞作品各有哪些特徵」?

  得承認,我很討厭寫作,因為寫作有一堆耳熟能詳的原則,卻沒有實際的SOP和標準,不少作家前輩的呼籲「不是喜歡寫作就別開始寫」十分確實(可見這篇:http://blog.xuite.net/hcliujoy/twblog1/123206127 ),但是寫作技巧又十分重要,在莫名的地方會發揮神奇的影響力,因此,就算一邊抱怨寫作,也是忍不住思索它。

  到此,先擱筆。

筆者資訊
兔草民(nobuusa)
閱讀愛好者,尤好「粗鄙之語」與「王司徒」,現居於臺北市。

創作回應

ww好文推推
2017-08-07 13:14:27
兔二:腎人棄於酒泉
感謝,不過比起從外部談寫作,我更該作的似乎是進去寫=]。
2017-08-07 13:16:15
likwueron
寫爽的,只要日子過得下去也行。
但當你想花更多時間上去,就要考慮到能不能糊口。

這對代表商業的出版社也是一樣,有些是理念較重的。(而我討厭的就改稱意識型態重)
雖然理念不能當飯吃,但人沒理念就是會不舒服,所以或多或少都有,只是程度的差別。
選理念比較近的至少心理舒服,而會不會倒...除非很明顯,不然未來的事情比較難考慮。
2017-08-07 13:51:28
兔二:腎人棄於酒泉
「寫爽的,只要日子過得下去也行。但當你想花更多時間上去,就要考慮到能不能糊口?!?br /> →確實,同樣用RM也可以作遊戲,但想要投入更多,而自己沒本錢不工作的時候,就要思考「這樣真的取代自己原先工作的收入嗎?」

「…雖然理念不能當飯吃,但人沒理念就是會不舒服…」

我很同意這段話。理念就像是調味劑,把難以下嚥但又提供必須的運作功能的「生活」弄得沒這麼難吃,但只吃調味劑是沒有足夠維生的營養。
不過沒這麼樂觀的面向上,「搞理念」至少有兩種情況:
1. 「搞理念」讓我沒辦法賺這麼多或有些虧
2. 「搞理念」讓我毀滅

我想至少要在1的狀況下才有辦法「撐」,2應該是馬上死。感覺上,這很壯闊,沒太多人會公開取笑,更別說身體力行。
2017-08-07 13:59:21
likwueron
括號中有提一些啦「我討厭的就改稱意識型態重」
既然是意識型態重,那就不是有理念,所以...
但,稍微跳出自己,還是能感覺到,似乎有吧?

然後就是我常常拿來玩的:「外面的人看生物學似乎只會直覺反應是殺青蛙的」
出版社,不都看起來只是賺錢的嗎?
當然啦,可能你對「搞理念」有更重視的部份,比如你覺得有80%才能叫「搞理念」低於的只是玩玩。
而大部份出版社都沒辦法那麼高。
2017-08-07 14:08:24
兔二:腎人棄於酒泉
如果是搞意識形態,應該很容易盈利吧(苦笑)。類似立場的政黨早就拿些白手套送資源進去了。麻煩的是這些意識形態者(往往與政黨掛勾,想在立法或執法上取得利益),往往有充沛能力和隊友包裝
2017-08-07 14:17:55
兔二:腎人棄於酒泉
得自己很有「理想」,彷彿在向不特定觀眾發訊「你必須支持我,否則你是只知道活著和爽的行屍走肉」。若周遭有些狂熱者,他們也會擔任「傳教士」前來勸說、情緒勒索或利誘,而且他們都覺得自己是對的,暨賺錢又散播理想散播愛,若不賺錢就當作是環境對自己的試煉。這些強烈意識形態者真難對付,尤其從不缺社會各種勢力的支持。
2017-08-07 14:20:07
likwueron
意識型態要能賺大錢,也是要能綁架那些無可取代的資源,不然後面的一切恐怕也無從談起。
那,那些人又是如何爬到那種位子上的呢?

我所謂意識型態,更多的是巴哈那些,有些人覺得一些事情不太對勁,想抗爭。
就另一邊的人的潑冷水:「別搞你那些意識型態了,成不了的啦」
當把這類小打小鬧也列出的話,我是真的覺得很多啦,死在路上的也不少。
所以最後,那些成功的,就是長成那個樣子了。
2017-08-07 14:31:54
兔二:腎人棄於酒泉
原來如此,我確實忽略了一些比較小的偏見所集合成的(意識形態)。

某方面來說,偏好也是某種偏見的前一步,只是偏見到一群人形成或保持某種意識形態(無論層次高低或包容性)間還有某些距離。

聊到這,我好奇某些理想或意識形態會取得比較多的物質資源或權力的原因,不過也有可能是我問錯問題→理想和意識形態什麼都好,重要的是「競爭的竅門和規則」有無掌握。掌握或逐漸掌握的人,就站在一個能宣傳其崇尚的意識形態或理想的位置。不過不排除某些意識形態,天生(?)就很吸引人,所以高舉的時候能有利自己的競爭。
2017-08-07 14:39:17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