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現代性理論(傳統、現代、後現代的簡單區分),隱約感覺臺灣不妙的幾個地方。
此處不解釋現代性相關的複雜內容。總之,本文先定義「傳統」就是相信「努力可以得到回報」的意識;「現代」是「傳統到後現代心態的過渡,儘管努力不見得可以得到回報,但我相信努力可以得到回報」;「後現代」是「放屁,哪有努力能得到回報這件事情」。
那麼,我稍微講講我的想法。
一、儘管日治(1895-1945)開始灌輸現代化觀念(守時、手法、科學至上等),那麼,人民理當開始自覺是現代的一部份,但整體而言,現代化的重點在於細部分工的工作型態,以及如鏈結鑲嵌在一起的都市生活。然而,日治時期,這些臺灣都沒有。換句話說,臺灣是「現代的」,從日治時期就在社會成員的意識中鑄下了「積非成是」幻影:我認為我應該是,但實際上不是,可是我已經被教育成應該認為「是」,所以縱使實際上「不是」,仍是「是」。
二、國民黨接手臺灣後(1945-1980S),幹了一些蠢事直到今日還可以被嘴。但這期間值得注意的是經濟蓬勃發展,可是大部分人的生活型態仍是傳統農村或前工業時代的生活,並不是真正意義下的現代化。
三、臺灣真正的現代化(我不是指有工業技術就是現代化,是指生活方式),我認為是1990年之後,通訊等科技物普及,大量分工的工作型態建立之後。
四、問題就在這,臺灣的後現代甚麼時候來到呢?差不多2000年左右,網路大量興起,產生的大量資訊爆炸,人們開始認為沒有既定的真理(教科書她媽在欺騙社會)和直線進步(努力不會取得好的收入和生活條件)。由此觀之,我主張2000年左右臺灣進入後現代,並不是太離譜的說法。
五、綜合來說,臺灣經歷了非常長的一段傳統和前工業時期,接著才在1990年左右正式完成現代化,但不到十年,就被資通科技和全球化的文化和跨國的工作型態影響,進入了後現代。換句話說,臺灣島上的群體長期以來便進入認知失調的狀態:
(一)1895-1945年,日治時代的生活型態(不談治理指標,包括日本到底治理好不好)明明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現代化,但人們認為自己很現代;
(二)1945-1980s年,幹了蠢事的國民黨接收臺灣並且繼續幹蠢事,蔣介石對於不服從自己的本省或外省人予以高壓且不透明的處分,留下了未來被撻伐,違背現代性時代精神(民主、自由、法治)的口實。接著,儘管這段時間臺灣的建設很多,但不代表渡過了傳統農村和前(輕)工業的時期,大部分人還是過著以情感為基礎的關係,社會處於「機械連帶」,絕大多數人不需要因為配合社會發展,到城市工作而改變人際關係的型態,社會上「有機連帶」的成分還是偏少的。
(三)1990-2000年,臺灣才在「生活型態」的意義上進入現代化。本文主張現代化的重點是生活型態一綜合觀念,而並不是單面向的「科技」或「經濟發展指標」為特徵,有廣播、電視、電話等技術物、人們有多少比例從事於幾級產業(※工業也有分輕工業和重工業,但生產的產品不必然回流自本國,可能出口,那麼象徵現代的科技物本身並沒有對於該社會產生現代化的顯著影響),以及GDP多少,而是這些科技物到底處於人的生活型態裡的甚麼位置,而此刻的人絕大多數彼此的關係是主要基於人情還是工作,以及生活型態是都市型還是鄉村型。那麼,技術物在於人的生活型態的位置是重要的觀察點。
長期以來,臺灣一直非得要強調自己現代化,認為這是進步的象徵,提出非常多科技發展的指標,擁有多少的科技產品或者是GDP,但事實上人們真的活得快樂嗎?他們真的自豪於自身被灌輸該自豪的觀念嗎?
(四)2000年後,臺灣的現代化的生活型態還沒站好腳步,就被象徵「後現代」的生活型態影響,包括資通科技、全球化的跨國互賴生產鏈。這造成的問題是,當一個社會的族群還沒有確立好自己在新時代應該相信甚麼精神,並把這一些傳達給下一代,就被各式各樣百花撩亂的指標和享受綁架。
傳統世代相信農業時代那套的「努力就能成功」,但他們正在被現代化的都市生活和新形態的分工工作薰陶「努力未必能成功,但仍必須努力」,儘管如此,卻有海量的訊息和蓬勃發展的新技術、新可能,湧進臺灣,告訴傳統及新世代「仍有許多新的可能和價值可以考慮」,於是產生了選擇焦慮與認知失調,譬如科舉在傳統社會是階層流動的好方法,現代卻未必,因為決定資源分配的方法越來越多元,有跨國壓榨落後國家的人力、金融房地產炒作、政官商勾結。那麼,後現代的價值油然而生「去她媽的努力就能成功,我每天花了12個小時以上工作,還沒有辦法過得安穩,沒有加班費、未來無法買房、還不見得有退休金」。在此情況,各種解構的詮釋應運而生「真的有努力嗎?那只是奴役吧!真的有成功嗎?那只是成功的壓榨人罷了吧!」
綜上所述,臺灣長期被「現代化」的帽子沖昏了頭,但卻因為歷史因素及全球環境的影響,逼得不得不往先進國家界定的「現代化」形式前進,卻在實際的社會中並未產生能適應這些「現代化」的工作方式與科技物使用的「文化基模」。接著,1990生活型態進入真正的現代化,可惜不過十年,臺灣已被各種「新可能」衝擊而無法相信舊有的認知與價值,由其反映在世代的隔閡上,舊世代認為努力就能成功,因為他們的社會型態如此,可是如今社會型態被全球化和資訊化的影響下,已經不是埋頭苦幹就能成功,仍不斷訓斥下一代必須無限的努力才能成功。這令年輕一代不但不服氣,加上舊世代的工具與現代化面對的各種與科技息息相關的問題是脫節的,所以新一代的認知失調與荒謬感會更加嚴重:老一輩不但無法確實幫助我們,還只會羞辱人。
未來該如何是好呢?我想,既然積極營利已經沒有必然的益處,不如抓緊此生想做甚麼,問心無愧才是。已經沒有客觀上最好的黃金大路,舊有的律師、醫生等在科技的急速發展下,儘管不被取代,但重要性和地位大不如從前。新世代不該相信舊時代描述的「成功的黃金神話」,而該開拓自己生命的「無悔之路」,哪怕只是賣一杯咖啡的小確幸---但你能選擇賣出全世界最屌的咖啡之一,小確幸可以成為大確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