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娜的遺言】
傑伊.艾夏◎著
陳宗琛 ◎譯
拖了好幾個月,這本書終於看完啦~本來想更快的閱覽完,不過中間拖很久,到也不是因為沒時間,而是這本書我覺得很難看。
難看有兩種原因,第一是不好看懂,第二是看的很出戲,我兩種感覺都有,所以腦筋一片混亂。
書有一體兩面,多數人讚賞這是本值得探討的好書,相信也有少數人跟我一樣,對這類書無言。其實它有諸多的優點,由其是內文裡霸凌導致自殺的結局,這種血淋淋的現實的確充斥在我們所處的社會裡,而且層出不窮。
先撇開書不談,最近新聞就報導一則霸凌,是講臺中女高中生疑遭霸凌,教育部介調查,詳細內容我不多談,網路GOOGLE現在不斷刷新,應該不難找。我對這則新聞裡最深感厭惡的,反而是加害者,第二是本來就該去撞壁的施暴者。
霸凌一事在學校甚至公司都可見,但是加害者通常只抱著不想解決事情,只想壓下事件的心態,因為不是你被霸凌,所以無法將心比心的幫助被害者嗎?而這類人的身分居然都是我們的導師,真是有污師名。
在漢娜的故事裡,還好沒有這類的加害者,現在來講講對這本故事的感想了。男主收到一個鞋盒,裡面裝了七面錄音帶,總共有十三個讓女主漢娜.貝克想要自殺的故事,她把傷害他的人列入名單內,讓他們每個人輪流聽她所發生的遭遇,而男主可能是其中之一。
先破局我能說,男主並非被列名單者,他只是個被漢娜眷戀,而且想要用錄音帶告白真心話的人,由此可知男主的品格還算不錯。這十三面故事裡,我要說施暴者有錯,但受害者本身也有點問題,這裡指的施暴者並非他們對漢娜拳打腳踢,而是他們做了某些事,讓漢娜覺得他們冒犯到自己。
前半部到中期我看得很出戲,不過這本書也教會我一件事,太多的贅詞容易模糊焦點,導致成因的結論是,我看不懂漢娜到底想表達什麼。她總是會在故事開頭講一個導讀,導讀長短是沒關係,但是這個導讀常常讓我思緒飛到千里之外,舉個例錄音帶4-B面的第八個故事,當她要開頭時,會先詢問聽眾希不希望擁有聽取他人心聲的能力。
男主很喜歡漢娜,自然會非常認真的去聆聽她說的每一字每一句,但說了一堆冗冗長,我對這部份有些倦怠,然後再看她接下來才要說的重點時,我已經出戲了,結果再看重點時又要翻回去重看好幾遍~XDDD。
有一些故事的確可以造成些共鳴,但並不全然,由於這本書我拖了好幾個月才看完,有些細節已經忘的差不多,但是前半部對我來說,描述的索然無味,也變成我懶得再花時間去深究,當然《漢娜的遺言》不會是我看過覺得最糟的作品,有很多故事仍比不上她,至少在後半段它還是有讓我回來思考,由其是漢娜與波特老師對話的那一段。
或許我心智老了,可能也會像故事裡的波特老師一樣,在漢娜想要求援時,告訴她該怎麼處理……方法不是最美的,但波特老師比較倒楣啊,最後一個才聽她申訴,中間那麼多複雜環節他根本不知道,所以當波特老師對漢娜說妳的選擇裡,有一個就是能夠忘掉煩惱,拋開一切,結果這個選擇,促成漢娜最後去自殺……細想的話會發現,當一件會令自己起疙瘩的事發生了,而自己又可能是當事人之一,根本不可能隨便就忘掉。
不過我不會覺得完全是波特老師的責任,雖然他有點兩光,最後也沒去追上漢娜,可是他也不是漢娜肚子裡的迴蟲,又怎麼知道她發生什麼事?漢娜自己也要負些責任,因為她不願申訴、不願告訴別人她心中的苦,她總說自己很努力要解釋,可是卻把男主推開,當男主再聆聽她的錄音帶,並且有些責難又心疼的詢問她:「漢娜,當初妳為什麼沒有告訴我?」的時候,我就覺得這位被害者並不完全沒有錯。
雖然男主之後也常自責,話說這位男主的存在感有點薄,可能也是因為他無能為力吧。這本書在國外很紅,一堆名人推薦,但在國內卻還好,甚至只算小品書。
有人分析恐怕是情節口味不夠重,漢娜畢竟是普通女生,沒有販毒、吸毒或黑幫類比較重口的戲碼,但我不覺得全是那種要素,雖然追尋刺激的也不在少數,但我覺得是描述故事的方式太瑣碎,而且讓我一時之間只想到乏善可陳,不過在細談的話,它仍然算得上是本值得探討的書,畢竟有太多血淋淋的例子,你我都可能遇過,是蠻寫實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