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宋朝許多人會直覺的反應,這是一個衰弱的王朝,它不僅衰弱更是一段黑暗的時代。
我想這是許多人普遍對它的印象,然而事實上若換個角度來思考,一個國防無力,始終處於弱勢的王朝,卻能延續三百餘年,在帝國的最後幾年,儘管大勢已去,但這個風雨飄零的國度,卻在許多人的努力下,展現了強韌的生命力,絲毫不見氣餒。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拋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山河破碎風拋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這是一位屢戰屢敗,卻從不妥協的南宋大臣所寫的詩句,在詩中他嘆息自己的國家山河破碎,敘說自己辛苦奮鬥,最終卻失敗的無奈,說他誠惶誠恐,感嘆人心散盡,似乎這是一首充滿悲傷的詩,但詩的結尾,他舉起那無縛雞之力的手,提筆寫下了自己對人生的態度。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大宋王朝在窮途末路的最後時刻,換得一位義士的慷慨赴難,值得了,太值得了。
這位亡國遺臣,實際上並沒有打勝幾場戰役,大多數的情況是被蒙古人打的灰頭土臉,他一次次的挫敗,逃難又復起,蒙古人不明白,為何毫無勝算,卻不斷有人赴湯蹈火,做著擺明送死的舉動,他們不明白,以侵略者的姿態是永遠不會知道的,這些平日吟詩作對的南宋文臣,卻與他們拚搏了近三十年,是甚麼力量在支持他們?昏暗的朝廷與破敗的軍隊,似乎一擊便能化為齏粉,這是在合理不過的答案,蒙古終將入主中原,但這群南人為何不明白?
不是不懂,在這首詩中已經明白地說了,他們早知會敗,而且敗的徹底,但他們有責任要為這個王朝盡忠到最後,儘管窮途末路,殺身成仁一直是儒生的最高理想,於是平日吟詠詩歌,君有難則共赴國難,這是在合理不過的事了,你們不懂,我大宋亦有血性,金戈鐵馬我勝不過你,但我這條命就是要重如泰山,死的像千年百代傳承的君子風範。
大宋亡了,先是遼人,又是契丹,他們的南方始終不穩,沿岸又有頻繁的民亂,在強幹弱枝國策下,他們的地方官長年無權,精兵猛將收於中央,每逢打仗領頭的總是文官,於是能打得不打,不能打的卻蠻起來打,這群文官除了黨爭還會鬧事,鬧的是不把戰爭當一回事,就這樣大宋朝在一次次的黨爭輪迴中,平白的消耗了精力,司馬光是個不世出的史學家,卻不是個好的政治家,同樣地沒能堅持到最後的文正公,後世文人見此無不嗟噓,唉!好一個太平歲月。
無論是北宋還是南宋,都是中國統一王朝中最小的,國防勢力也最衰微,除了建國的前幾年,幾百年下來他們成了一種僵化的守勢,早已無力進攻,無論對遼還是金,他們打的都是防守戰役,不是不想進攻,而是朝中有人吵著兵者,乃兇險之物,唉,朝中的庸人從來不嫌少。
高粱河之戰,他們損失了上萬精銳,連那個驍勇善戰的楊業都打沒了,誰敢再提北伐?大宋的五路大軍,就這麼幾乎崩潰的逃回了開封,才剛建國就打得如此丟臉,這下子誰也不敢再提北伐了,難道你要我做皇帝的面子掛不住?天下人誰不知道這仗是我指揮的....?別提了,都別說了,你們大臣自各兒鬧吧。
時光搖曳,轉瞬,宋與遼的和平已五十餘年,真宗皇帝在榻上,灰白眼眸透漏他僅剩的時間,這位皇帝幾十年下來,似乎甚麼也沒做,卻做了一次真正的英主,還記得當年在澶州,你要朕親征,朕可從沒想過,如今朕在老祖宗面前,也能驕傲的抬頭了......是吧,寇準阿,朕負你!朕負你啊!
幾十年後,議事堂,年輕不羈的王安石和初登大典的神宗皇帝兩人的神色飛揚,時間早已三更,卻不見這場談話有停止的跡象,他們談著富國強兵、談著收復北疆,兩位青年就這樣口沫橫飛的指畫江山,不久,傲氣凌人的王安石出掌相位,神宗皇帝一掃父輩們對和平的渴望,他想要戰爭,他願意戰爭,可以的話他甚至想衝鋒陷陣。
又過了不知幾個寒暑,神宗已知自己即將歸天,他嘶吼著還未竟的事業,王安石!在與朕戰一回!頭痛欲裂,長年的過勞超支了他的身體,最終北宋朝最積極最冒險的皇帝倒下了,於是轟轟烈烈的政爭開始了,似乎和自己的父輩們一樣,神宗皇帝好像甚麼也沒成功,但又好像做了好多,對阿,二十年不短,卻也不夠長,短的讓我的夢想破碎,長的讓我活得艱難,你安息吧,神宗,當時的人選擇遺忘你,你卻活在史家心中,你是最勇敢的挑戰者。
最後的兵荒馬亂,人們指責趙佶是差勁的領袖,卻都忘了你曾為痛苦的百姓落淚,你想讓窮人有飯吃,想讓病人有藥醫,卻怎也醫不好你玩樂的本性。
北宋朝亡了,於是泥馬渡康王,全世界最會逃亡的皇子,當起了中興之主。
岳飛你不懂,朕的天下在這裡!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三十八年忠肝義膽,換得千百年萬世頌揚,岳飛你是時代的失敗者,卻是歷史勝利的一方。
短暫的和平日子,掩飾不了王朝將覆的困境,南宋最後的幾年,遍地烽火,已不見詩人筆下的夢幻,長堤與落葉飄絮,宴遊與青樓歌舞,不再了,再也不存在了。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
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孤臣朝南方再拜,永別了,大好河山,生做宋臣,忠君盡節,如此而已,如此而已。
那一年,有許多人逃難,有許多人升官發財,但有更多人選擇另一條路。他們大多失敗了,不同的是他們有各自的結局,相同的是都說著同樣的話。
臣盡力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