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http://www.jamesdambrosio.com/creationDetail.php?sn=2778669
![](https://truth.bahamut.com.tw/s01/201504/7f36d8d3aad5d4c3fc7bfdf3ca64b3c4.JPG)
![](https://truth.bahamut.com.tw/s01/201504/1cb2502729b9e06434596780a62ff46d.JPG)
![](https://truth.bahamut.com.tw/s01/201501/f2df52d81ae0bfeeb801cd0aef2b74fe.JPG)
![](https://truth.bahamut.com.tw/s01/201504/ead309e2150cad3334fd5f2c49e9fb27.JPG)
![](https://i.imgur.com/bIlcajO.png)
![](https://truth.bahamut.com.tw/s01/201504/5ab342086501df1b6365405cbd7268d4.JPG)
![](https://truth.bahamut.com.tw/s01/201504/8bd742a49afa701fd92d2d18cf70ec7d.JPG)
![](https://truth.bahamut.com.tw/s01/201504/a0be53cc25cb1b8ad22340a4ea85ecd2.JPG)
下篇稍微囉嗦了點,連帶影響到15冬的簡感在此說聲抱歉
事實上還有兩部沒寫進來,沒值得到大書特書的地步就刪掉了
《樂園追放 -Expelled from Paradise-》
繼《蒼鋼》及《銀騎》之後3DCG又更上一層樓的作品,機戰部分空間和速度感的平衡抓得不錯,不至眼花撩亂到無法掌握機體律動,還有魄力十足的麥靠貝流爆炸,人物表情挺豐富,雖說動作的3D感還是頗重,但短時間有如此程度的進步,過渡期大概快結束了,也許再過幾年新番大量導入此技術的比例會激增吧。
相較之下劇本顯得黯淡許多,並非指水島X虛淵負負得正,這只是抓瓦力的設定再撮合些反烏托邦的觀念而已阿...虛淵大大真的該玩點新梗了,不過結尾神谷跟著唱主題曲倒是一個意外之喜。
安潔拉的PP最實在啦!
《巴哈姆特之怒 GENESIS(神撃のバハムート ジェネシス)》
想說的差不多都在上面的連結了,由於沒有製作委員會的關係(有錢就是任性...),劇情不會綁手綁腳,或被其他資方的置入性推銷破壞整體基調,投入比別人更多的資金和熱情作出他們心中的理想之作,能感受到自由創作的喜悅,可貴的是本作將「離別」以充滿希望的形式作結,而非刻意營造悲情感企圖騙觀眾眼淚。
如果要在14年挑"大作"看的話,是的,就是這部了
《結城友奈是勇者(結城友奈は勇者である)》
這是一部社畜(勇者)反抗無良企業(大赦)和老闆(神樹)的超現實職場番
異論は認めない
。
。
。
。
作為タカヒロ企劃第二彈,本作不再有《斬赤》的暴戾之氣,人物塑造大有進步,我想這跟岸誠二團隊有很大的關係,不過好奇的是創作《友奈》的背後的真實意圖到底是什麼....表面上跟某致鬱魔法少女很類似,卻極力想擺脫勇者和魔法少女題材的傳統框架,也不遵守三集定律,無人領便當,最後還強調是人類的「根性」戰勝絕望,製作組擺明就是在說「我們死都不要吃虛淵和新房的口水...」www
id=48226638
《友奈》的描寫著重於五位女主角的日常,不藉由偏離常軌的世界觀及真相帶出勇者的意義,即使加入勇者部是殘酷的開始,最後她們選擇把目光放在彼此的羈絆上,我稱之為「微觀式」的描寫,這種寫法的好處在於觀眾和角色的契合度較高(一堆人的確喊著虐到受不了但還是很M地看完www),壞處便是主線容易交代不清;相反地「宏觀式」的描寫則重視邏輯及整體的完整性,優點在於該解釋的伏筆幾乎都會告訴你,嚴謹度較高,缺點是人物形象會不夠立體(如上一段提到的某致鬱魔法少女)。
是說,撥完之後才告訴大家「觀眾的疑問其實我們都有設定」還得要自己去看訪談和外傳,甚至要跨媒體補完,這實在有點........。像最後為何神樹歸還代價、人類究竟犯了何種滔天大罪之類的重要問題,也許續篇會解答,但單以動畫本身的完整度來講是蠻致命的缺失,而且是殘缺到觀眾會感到莫名其妙的程度,因此產生難以接受的Happy End。
全劇最耐人尋味的果然還是友奈伸手碰觸御魂這幕吧,或許是致敬電影《E.T.外星人》中理解和寬容的概念(為何會想到ET?找一下電影的宣傳圖就知道了XD),主張消滅人類的神透過御魂見識到友奈的根性(理解),願意再給人類一次機會,還給勇者部她們應有的日常(寬容)。
像這種象徵性手法其實蠻多影視作品會用,作為人類和神明和解的收尾處理,不會太淺白也不至艱澀隱晦,只是《友奈》太側重於勇者部的日常描寫,世界觀、Vertex、眾神卻僅用最低限度的篇幅交代,完全看不到另一邊(眾神明)的想法轉變過程導致點題力道薄弱。
另外美術和音樂的協調性很棒,特別是第十集東鄉走出牆壁後的景象,鏡頭逐漸拉遠揭曉真相所營造的末世氛圍,還有第十一集身處絕境的夏凜滿開Burst,只能給"神演出"的評價了。
id=47769650
豆知識:
官推標籤"yuyuyu"=結城(ゆうき)、友奈(ゆうな)、勇者(ゆうしゃ)的第一個平假名
《四月是你的謊言(四月は君の噓)》
這A1P作的你敢信.....精良程度打趴一堆免洗番。不過劇情走向跟我原先預想的不太一樣,原以為「音樂」是本作的主角,實際上只是感情線的陪襯,最後卻牽引著主角間的思緒,一路下來真有種難以言喻的複雜,然而微妙的是這點去掉不少肥皂劇的噁心感,演出卻在虐的地方下重手,重到有點過剩的地步,幸好結尾添了幾筆溫馨。
![](https://i.imgur.com/bIlcajO.png)
id=49112186
近年來逐漸向觀眾妥協的日本動畫,敢把結局寫得那麼狠也是厲害,這要是木下監督來弄鐵定會原作粉粹阿XD。無論如何,本作擁有獨特音樂元素、高質量製作、老梗卻不俗套的細緻描寫,絕對是秋季良心之作。
《寄生獸(寄生獣 セイの格率)》
不曉得原作怎麼翻譯,但至少要分清楚きせいじゅう(寄生獸)跟パラサイト(Parasyte)的用詞差異,官網的人物介紹就有特別強調,知曉標題的真意之後會發現這是挺有巧思的設計───真正的寄生獸,是人類。
假使早個十年推出,在環保意識尚未興盛的上個世紀想必能成為劃時代的經典作品,可是這樣一來就看不到高畫質和有趣多變的米奇了(抱頭)。整體的鋪陳其實比我想像中的更平實,劇中穿插大量的獨白,亦有寄生物種繁衍、模仿、掠食、共生等等多面向的概念支撐本作的核心,尾聲回歸到生物最原始的觀點──自私,你所認為的「客觀」真的就是絕對客觀嗎?還是你的一廂情願?自私不是罪,過份美化及歌頌人類美德才是該省思的問題。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關於劇中的太郎殺人犯,理當是一個人類忠於"本性"的代表象徵,24話又讓他回馬槍發表半說教的劇情真的有點可惜,無法將本作推向更高的境界,是怕大家看不懂作者欲闡述的東西嗎.....看在全劇僅有少量商業化的痕跡,加上20年前已有如此先見,也就不強求太多了。
這部的女人就這麼喜歡外來種嗎,看見新一先倒貼再說.....
《SHIROBAKO(シロバコ)》
記得這部剛在C86釋出PV的時候,我下意識看了監督是誰,阿,果然是那個成天暴走、瘋狂地把一堆有趣idea通通塞入作品的狂人水島努阿,他終於要打開動畫業界這個潘朵拉之"箱"了嗎?那時我就知道這是我多年來夢寐以求的作品,業界究竟是怎麼看待自己的工作。
事實上類似的題材《動畫製作進行黑美醬》OVA已經在十幾年前問世,但多半在搞笑,該認真的地方卻避重就輕,集數太少;《妄想代理人》其中一集也有提及,不過跟黑美一樣不夠深入,偏重黑暗面和無奈感,觀眾要看的不是這種東西。至於整天吵白箱過度美化業界不夠寫實的人,我建議你把電腦關掉,然後去工作,這是娛樂片不是檢討用的記錄片。
何不在充滿理想的世界裡作一場好夢呢?
《SHIROBAKO》是P.A.WORKS的巔峰之作,集集扎實的衝突和取景,充滿個性的人物,特別是男性角色,即便本作登場人數多到爆炸,如果你有認真看完的話相信超過八成以上都會有印象,臺詞掌握的精準及熟稔度令人驚嘆,每一句都展現出淬鍊的角色形象,濃厚緻密的內容讓人欲罷不能。它還超脫了製作動畫本身,談盡各種職場人生,這些令人尊敬的傻瓜是如何極盡所能堅持理想,一步步朝夢想邁進,就是這股傻勁在支撐日本動畫界,大家今天才能有幸遇見各種優秀作品。
不需要曲折離奇的超展開和難以猜透的詭計,穩穩地把劇情跑完,只要作品裡有情懷自然能打動人心,除了作畫偶爾有些掉線,本作兼具萌、對立、熱血、勵志、夢想、探討深度,還能給神作以外的評價嗎?
id=49499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