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一路追此番到現在,除了前幾話人物過多的適應期,應該不難發現每一話都有明確的論述主題(偶有像20話同時混雜支線和主線的回合),而本話由靜香這個角色將整部的最終目的──實現五人一起製作動畫的夢想,作了十分漂亮的收尾,包括回收伏筆、團隊及自我理念的衝突、劇中劇情節投射現實人物的蛻變、臺詞與心情的契合,這些都好好地吸收了前面話數的養分,成為一顆茁壯的巨樹,一氣呵成。
象徵性比喻─死亡和重生
在上半季裡,劇情多側重在製作動畫的難關,為了堅持製作品質不停地和現實進行拉鋸戰。到了下半季轉而利用劇中劇「第三飛行少女隊」的故事情節和武藏野本身的創作理念及女主角的心情相呼應,「三女」的主旨在於飛行的意義,劇中的亞莉亞雖貴為王牌駕駛員,卻不知為何而戰,如同喵森只憑著熱情想作動畫,但具體來說「怎麼」實現卻毫無頭緒。
然而凱薩琳的死亡深深觸動了亞莉亞的心,使她灰心喪志無法飛翔,凱薩琳的「死亡」就是靜香一度失意幾近夢碎的象徵,此時劇本添加新角色──凱薩琳的妹妹露西,飼養小牛是她的夢想,也是靜香所憧憬、嚮往的聲優夢,所以當靜香說出「我感覺自己又離夢想更近一步了」喵森才會忍不住淚崩,因為亞莉亞終於找到飛行的意義,喵森一直迷網的心情也頓時撥雲見日,即便是毫無意外的劇情發展,整體演出呈現的平實溫暖還是能打動觀眾,其橋段設定的細緻程度遠遠超乎想像,現實與虛構的共鳴比喻手法甚至有文學等級的價值。
id=49440968
其實第16話的哥德蘿莉回也有「死亡與重生」的寓意,小笠原為何穿上哥德服裝?她丟掉了眼鏡(死亡),換上哥德服(重生),就是為了武裝創作者那顆脆弱的心,才能繼續挑戰嚴峻的創作道路。還記得劇中曾出現的伊甸王嗎?人類不斷攻擊伊甸王(外界對創作者的猛烈批判),仍然無法毀滅伊甸王那強大的意志,和小笠原本人的遭遇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勵志作品中「跨越心裡障礙」的描寫是絕對少不了的,白箱不會用過多的篇幅把內心的糾結誇張化,而是平淡地演出碰到挫折的低潮,各種貼近生活的描寫,還加入其他作品的捏他增添趣味性,使用戲劇和現實兩面對照的方式將突破障礙的過程引申為精神層面的重生,人物刻劃功力之高令人讚嘆。
至於本集監督勇闖夜鶯的部分,不透過連絡窗口(編輯部)直接找原作者談是很沒禮貌的,水島大概是覺得這話題太敏感就用這種浮誇和茶番的方式演出...第14集的撕逼大戰試音會議硬加一個變態子安搞笑應該是同樣的理由....吧?
話說木下監督根本是本作的男主角吧?。?!你到底在帥幾點的啦?。?!
好像蠻少在動畫看到這麼可愛又有趣的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