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中國民間故事
編者:禹田
編者:禹田
2007年11月初版

書中收錄了多則民間口耳相傳的小故事,有些常見的故事在其他出版的書中見過,細節略略不同,但故事模式和方向大致一樣。
小時候看見這些故事,總是隨著筆者的思路走──書中壞人受懲罰,痛快!有趣!好笑!幽默即是正義!
我並不會去刻意思考那些人物的對等關係,還有他們反應的做法是否合理合法正確,還會特別開心主角那麼厲害,想要什麼總是能達成。
可能是年紀大了,容易想太多,這次從圖書館借回此書剛看了第一篇故事我就傻眼了,太毀三觀的一則中國納西族的故事──阿一賣瘋豬肉。
回溯到十幾年前,這種故事的模式還真是讓人喜歡,簡短痛快智慧有趣。
書中描述阿一這個年輕人很窮,替一個養豬的木老爺工作,阿一在描述中並不是專職負責照顧豬圈的工人,只不過當時正逢過年時節,阿一羨慕那些有錢人大魚大肉、穿新衣、戴新帽,自己甭說宰隻雞鴨來過年了,光是要繳給地主的稅就不知幾多。
不知怎麼樣的阿一就想到木老爺有錢過年,有豬可殺,有肉可吃,然後就可憐起自己窮,可能為了彰顯阿一是善良正義的,所以書裡描述說的是「我們這些窮人家就可憐了」,先把大眾拉到跟自己同一邊。
接著他就想到一個自認為非常棒的方法,去買了半斤花椒(這點也很奇怪,花椒其實不辣,只是麻,而且並不持久)跟飯糰混合丟給豬圈的豬吃,沒過多久豬就又叫又跳(存疑)。
看到這情形,阿一馬上跑去告訴主人,跟主人說豬發瘋了,主人不明所以,當然急著去查看豬隻情形,就看見那豬圈裡的豬都倒在地上口吐白沫,眼中充滿血絲,還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真的很誇張,但小朋友不會注意到花椒沒這個效果)
看到這情形,阿一馬上跑去告訴主人,跟主人說豬發瘋了,主人不明所以,當然急著去查看豬隻情形,就看見那豬圈裡的豬都倒在地上口吐白沫,眼中充滿血絲,還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真的很誇張,但小朋友不會注意到花椒沒這個效果)
主人嚇到了直接要阿一快把豬殺了,阿一卻又問他怎麼處理死掉的瘋豬,暗示老闆這瘋豬人吃了也不好。
可是老闆還是要他把豬殺了之後上街去賣肉。
可是老闆還是要他把豬殺了之後上街去賣肉。
阿一跟其他工人一起上街賣豬肉,卻邊走邊喊:「賣瘋豬肉!誰要買瘋豬肉?」當然最後一筆生意都沒成交。
完好無缺的豬隻被送回主人家,主人當然很生氣,覺得阿一是個笨蛋,誰賣東西會說自己東西不好,要他第二天再去賣,不準再告訴別人這是瘋豬肉。
第二天阿一跟其他工人上街賣肉,表面上應了主人,嘴裡卻喊:「快來買不瘋的豬肉??!」街上的人對他昨天賣瘋豬肉的事情記憶猶新,他這種喊法更是加深了大家對瘋豬肉的印象,今天仍然一筆生意都沒有成交。
木老爺對阿一這種裝傻賣乖的模樣無可奈何,又想起那幾頭豬那天發瘋瞪著自己的樣子,只好要阿一他們去把豬埋了算了,他認虧了。
於是阿一終於得償所願,把幾頭豬分解成好幾份分給了其他工人和許多窮苦人家,大家一起過個吃上豬肉的好年。
***
看似皆大歡喜的結局,卻讓現在的我很生氣,還有好多疑點。
***
看似皆大歡喜的結局,卻讓現在的我很生氣,還有好多疑點。
第一個是關於主人:
主人自私自利不想承擔損失,所以明知道豬有問題還要拿去賣,最後真的賣不成才認賠處理掉瘋豬肉。
可是故事裡除了這一件事情之外,並沒有多做其他描寫,主人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從故事中是找不到脈絡可尋的,即使他要阿一賣豬肉失敗的時候生氣罵了阿一兩句也不嚴重,最後也沒對阿一如何,就直接要阿一把豬肉處理掉就算了,因此說不定主人是個好人。
若主人真的是個渣到天際的人,對工人刻薄、兇狠,會有此因果並不奇怪,反而大快人心,但他若真這麼無恥狠毒,阿一這種腦子和作風早就被他大卸八塊了,哪可能自認倒楣吞下損失,簡單地把事情帶過。
因而我推論主人是一個不同於其他地主富人的好人,早早就看穿阿一的詭計心機,卻心軟的順水推舟成就一件賣瘋豬肉的事件,這中間還犧牲了自己的商業聲譽。
所以他才沒有去追究和深入探查豬隻為什麼發瘋,他並不想知道答案,只是順著這件事情的發生,好把豬肉順利成章的分給自己手下的工人和附近的窮人。
一來可能他原先留的豬隻就是要分給那些人的,只是找不到能讓其他有錢人不反感的理由。(大家都壞心只有你好心的時候,所有人眼中壞的就會是你)
這樣子處理不但安撫了其他有錢人的心理,還把自己真的想做的事情做好了。
其他那一點名譽和金錢損失,他不放在心上,也不會去追究阿一的錯。
主人自私自利不想承擔損失,所以明知道豬有問題還要拿去賣,最後真的賣不成才認賠處理掉瘋豬肉。
可是故事裡除了這一件事情之外,並沒有多做其他描寫,主人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從故事中是找不到脈絡可尋的,即使他要阿一賣豬肉失敗的時候生氣罵了阿一兩句也不嚴重,最後也沒對阿一如何,就直接要阿一把豬肉處理掉就算了,因此說不定主人是個好人。
若主人真的是個渣到天際的人,對工人刻薄、兇狠,會有此因果並不奇怪,反而大快人心,但他若真這麼無恥狠毒,阿一這種腦子和作風早就被他大卸八塊了,哪可能自認倒楣吞下損失,簡單地把事情帶過。
因而我推論主人是一個不同於其他地主富人的好人,早早就看穿阿一的詭計心機,卻心軟的順水推舟成就一件賣瘋豬肉的事件,這中間還犧牲了自己的商業聲譽。
所以他才沒有去追究和深入探查豬隻為什麼發瘋,他並不想知道答案,只是順著這件事情的發生,好把豬肉順利成章的分給自己手下的工人和附近的窮人。
一來可能他原先留的豬隻就是要分給那些人的,只是找不到能讓其他有錢人不反感的理由。(大家都壞心只有你好心的時候,所有人眼中壞的就會是你)
這樣子處理不但安撫了其他有錢人的心理,還把自己真的想做的事情做好了。
其他那一點名譽和金錢損失,他不放在心上,也不會去追究阿一的錯。
第二個是關於阿一:
身為一個員工,算計老闆財產,破壞老闆生意,無視老闆聲譽,造成老闆難以估計的損失,請到這種工人真是誰請誰倒楣!
他卻因為懂得分攤風險和不當利益讓眾人推崇,很可笑,這種人在社會中非常受歡迎。
相反的去揭穿他是個小人偽君子的人,會猶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你揭發他,損失的是大家的利益,卻沒人想過自己不該拿這份髒錢。
你噁心檢舉他的人,其實噁心的是自己的無恥,你知道檢舉的人是對的,但是卻捨不得那一份利益,只好催眠自己站在〝大眾立場〞,只有符合〝大眾利益〞者才是好人,所謂的大眾,只不過是既得利益者罷了。
真正有所需要的人什麼也得不到,真正的守法君子,更是慘澹。
身為一個員工,算計老闆財產,破壞老闆生意,無視老闆聲譽,造成老闆難以估計的損失,請到這種工人真是誰請誰倒楣!
他卻因為懂得分攤風險和不當利益讓眾人推崇,很可笑,這種人在社會中非常受歡迎。
相反的去揭穿他是個小人偽君子的人,會猶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你揭發他,損失的是大家的利益,卻沒人想過自己不該拿這份髒錢。
你噁心檢舉他的人,其實噁心的是自己的無恥,你知道檢舉的人是對的,但是卻捨不得那一份利益,只好催眠自己站在〝大眾立場〞,只有符合〝大眾利益〞者才是好人,所謂的大眾,只不過是既得利益者罷了。
真正有所需要的人什麼也得不到,真正的守法君子,更是慘澹。
整本書中還有許多個毀三觀的故事,例如:畢矮請吃餛飩(跟大碗牛肉麵換成兩碗小牛肉麵一樣的無恥故事,老闆態度怎樣不好,都輪不到你教訓,你可以選擇不吃這間,卻不該假正義之名吃白食)??????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瘋豬肉,所以選擇寫了瘋豬肉的讀後感,之後有空會把這些想法整理成另一個版本的瘋豬肉,改編的故事會放在童話可以這樣看裡面分享。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瘋豬肉,所以選擇寫了瘋豬肉的讀後感,之後有空會把這些想法整理成另一個版本的瘋豬肉,改編的故事會放在童話可以這樣看裡面分享。
***
後註20250314:整本書的故事都是為了毀孩童三觀寫就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