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7、8前半-福岡宮地嶽神社、神戶市區觀光
我最後想了一下,覺得把這幾天放一起就好,畢竟這同質性滿高的。
這趟來神戶主要的目的還是來訪有,去年九月曾接待幾位神戶的大學生來臺,這趟想著反正都要來日本而且還會待不久,不如就過去一趟再順便從山陰山陽玩回來
一早把家人送往機場確認過報到之後,在機場稍作整頓,比預想的時間還要早一點,決定先前往位於近郊福津市的宮地嶽神社,之前在調查景點時,我的IG一直被推廣這地方的風鈴祭,估算一下後續恐怕沒有時間再來這裡,那麼擇日不如撞日,JR Pass在手,天下任我走,事後證明,我跑這一趟絕對值得。
福津市位於福岡東北方,搭JR前往離神社最近的福間站約半小時多一點,從車站到神社的公車約5分鐘,但班次不多

下公車後約莫再走三分鐘,目的地就在您的右手邊,商店街有幾分冷清,往前爬上長長的樓梯後回頭可以眺望一路從宮地嶽延伸到海岸的道路,景色非常漂亮,彷彿為祭祀的諸神鋪成的大道

往正殿的路上更是驚喜不斷,先是有花草的御手洗,再來是端坐於神社前的樓門,莊嚴的鎮守於山頭
向這後方的奧宮走,即是風鈴祭的所在地,奧宮由八個神社組成,全部巡拜完可以在正殿購買各個御朱印,在第二參拜處的稻荷神社以及第三參拜處的不動神社之間的山道,棚架上掛起了滿滿的風鈴,清風徐來,清脆的玻璃化成悅耳的音符,據說這是仿照把牛郎織女分割的天河,閃爍的風鈴如同星空點點,搖曳在夏空之下。
八個神社依序是七福神社、稻荷神社、不動神社、萬地藏尊、戀之宮、三寶荒神、水神社以及藥師神社,各自代表不同的祈願

(第一社 七福神社)

(戀之宮旁邊的小花壇)
巡迴參拜完八社,離開時考量公車等待的時間,便又徒步走回福間站,八月的炎天蒸騰,汗水淋漓如同剛從水中上岸一般,最後也不過比公車提早了約莫30秒到達車站,我這麼做似乎有點不太值得。
返回博多車站後,下一站便是直接前往神戶,路上先行買了鐵路便當,拉開線即可加熱,相當方便。
六點左右抵達神戶,時間已經略晚,在車站和友人會合後在他打工的居酒屋享用了晚餐,稍稍購置一些生活用品後便別過回到飯店。
這晚住的是位於神戶站五分鐘腳程的青年旅館,第一次住進來多少感到新鮮,整體充滿日式的風情,雖然建築有點古舊的感覺,但維持相當乾淨,接待也都非常熱心的解說,總之就這樣度過了我在神戶的第一夜。
隔天考慮到接下來行程還很長,決定睡得較晚,再來做些打點行李洗滌衣物之類的雜事,下午上街稍稍逛逛便到了和友人會合的時間。
這天晚上在三宮吃過拉麵後便一面散步前往神戶港塔,聳立在海邊的紅色蠟燭,用溫暖的燈火照耀城市,登高望遠,居高臨下,可以看見神戶臨港的夜景,訴說著無盡的繁華。
一旁美利堅臨海公園的「Be Kobe」招牌,更是神戶港岸的一大精神象徵,說來慚愧,過去多次來到神戶都是匆匆一瞥,連最具代表性的地標都還未曾前往,這次總算是正式的來到這裡。
最後一天留在神戶的早晨,我和昨晚在旅館會合的臺灣友人以及日本友人參訪位在在市區內的湊川神社以及生田神社,兩者都是緊鄰車站,鬧中取靜的神社。
其中生田神社在友人說明之下才知道是柚子社作品千戀萬華的聖地,也難怪繪馬上掛滿了柚子社galgame的相關塗鴉和祈願
生田神社的後方有一塊靜謐的小森林生田之森,除了有飼養鴨子外,一旁的水池更有著知名的水占卜,可惜注意到時以錯過購買專用籤紙的所在,只得作罷。
生田神社據說也是神戶此地地名的來源,神的居所,故名神戶,在別過日本友人後,我便和臺灣友人開始接下來的中國地方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