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 Boghossian在訪談節目的一些話讓我頗有感觸。一些對自身的定位:被選擇的(如符合歐美價值)、正確的(如民主體制、資本主義)、高尚的(如守法),讓大多數國人拒絕和定位不一樣的人討論。比如以色列炸死平民、猥褻女性,必定會看到有人跳針式的說「哈馬斯就爛啊」、「自己選的怪誰」。他們的思維很單一:人民投給哈馬斯-哈馬斯腐敗-人民自作自受,而這種思維只限於批評別人,絕不會用相同的標準自我檢視。比如當有天政府光明正大的腐敗,且對岸開始狂轟濫炸,他們不可能會想:我們投給政府-政府腐敗-我們被炸死活該。又比如對於二二八事件,他們也不可能會想:合法選出的政府-政府爛還用恐佈統治-被殺的人死好。當然即便是慣於線性思維的人要反駁也很簡單,比如說「你怎麼不去想為何以色列要炸他們」,同樣的話還可以用在「你怎麼不去想為何要判他死刑」、「你怎麼不去想為何只要男的當兵」、「你怎麼不去想為何別人可以賺得比你多」,族繁不及備載。這樣踢皮球的反問可以沒完沒了的下去,因為他們不用思考,將思考的任務交給別人後自己再丟出一句:「啊你怎麼不去想......」
更不幸的是,在他們的理解中自己這就是蘇格拉底的助產式辯論法,是通往真理的哲學思辯。
回到 Peter Boghossian的訪談, Peter Boghossian提到在臺北大學演講時發現臺灣人(不知是不是指學生)對於涉及對岸的話題不太會發表的意見。我不確定 Peter Boghossian的意思是不發表意見還是不發表不同的意見(不管哪種都不意外就是了),但國人應該反思為何一個自認是民主自由的國家在特定的事上只能有標準的說法。如果共同利益、普世價值之類的說法能作為限制「不正確」想法的解釋,那又有何立場批評某些敵對國家呢,難道他們沒有共同利益或普世價值(至少是官方版的)嗎?
至於後面關於美國的部分因為我不太了解就別亂說了。
至於蠻多人對於這個訪談節目主持人政治立場的批評我倒覺得有點小題大作,因為在我目前接觸政治、社會方面的訪談節目幾乎(在我記得的範圍內甚至可說是全部)都有特定的意識型態。國人對此早有認知,整天拿此攻擊只是在否定別人的發言權。舉個例子:若見到一位綠營支持者天天進趙少康的直播節目狂噴其他人會有什麼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