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維里塔斯·拉帝奧,博識學會的學者兼教師,也是一介庸人。
倘若你在任何環境下出現了名為「愚鈍」的癥狀,請隨時來找我,
屆時請稱呼我為——「真理醫生」。」
《崩壞:星穹鐵道》在本周三(1/17)開放全新角色「真理醫生」進行抽取。當時在官方頻道的1.6版本的預覽特別節目中,即宣布這隻角色會在1.6下半部分,無條件贈送給所有玩家,領取期限到2.1版本結束(5/8)前為止。
筆者第一次看到真理醫生時,就心想:「創造這角色的人一定有念過哲學,甚至可能大學根本就是讀哲學系的。」同時筆者也認為,自己身為輔修過哲學系的人文社會科學愛好者,一定得要好好介紹這位個人風格強烈的角色。明明才智過人,卻自稱「庸人」。喜歡浴缸跟讀書,對於石膏像有著莫名的鍾愛,彷彿是從古羅馬時期的澡堂穿越過來一樣(阿部寬4你?
真理醫生的本名為維里塔斯.拉帝奧(Veritas Ratio),Veritas是拉丁文「真理」之意,Ratio則為「理性」。暱稱有「石膏頭男」、「義父(因為登入遊戲就送,每個玩家都有)」,他是博識學會的一員,以技術顧問身分來到太空站。
關於真理醫生的談吐和個性,筆者只能說他很有古希臘哲學家的感覺,尤其是像蘇格拉底,知道自己雖然有超乎常人的智慧,卻又說著自己什麼都不懂,唯一知道的事就是「無知」這件事。自認為「庸人」的真理醫生,在劇情「庸與神的冠冕」中和主角有什麼樣的互動,這邊就不劇透,留給還沒跑過劇情的開拓者或者是趁著這次送角色而入坑的新玩家體驗。
本篇的重點是在介紹真理醫生的技能名稱,其中很多皆是以哲學家的著名思想去做命名(天賦、普通攻擊、秘技、戰技和終結技),至於跟其效果有沒有關係,就不清楚了(但應該是沒有w),以下就來講講這些技能名稱的出處吧!
「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這句話應該是大家較為熟知的,出自法國哲學家笛卡兒(René Descartes)。笛卡兒是理性主義的代表人物,他規定哲學是透過理性的思維活動所獲得的絕對嚴密精確的統一性知識或智慧,笛卡兒想借用數學方法,來實踐一種哲學本身的革命,要求哲學能夠實現「普遍數學」的理念。
笛卡兒不認為建構嚴密的知識體系即是哲學探求的目的,相對地,他要求哲學家應具有實踐性的終極目標,能藉由建立綜合性的真理認識獲得精神上的幸福生活。
「普遍數學」或嚴密精確的統一性知識體系的成立必須預設一種方法論的基礎,在《談談方法》第二部分中,笛卡兒將其方法論整理成以下四個過程:
- 首先是不(輕易)接受未經過清晰明瞭認知的一切(觀念或現象)
- 再來是對於複雜困難的現象查清每一部份,儘可能地分解成最合適的形式
- 接著是要依序進行自我反省,從最純粹且最容易理解的對象開始,逐漸推導致最複雜的對象知識
- 最後是要在一切事項之中盡到完全的枚舉與徹底的檢討,以免有遺漏之處。
笛卡兒對於世間萬物的研究方法即「懷疑一切」,以胡賽爾的現象學用語來講,笛卡兒的懷疑可以說是一種「懸置」,將宇宙、心靈、數學命題等一切「放入括號」,存而不論,藉以發現剩餘下來的明證過的「根本事實」。經過懷疑一切的思維作用後,有件不可推翻的「根本事實」是笛卡兒無法懷疑的,那就是「正在懷疑一切的我本身」。無論怎樣懷疑一切,「我」必須存在,否則無法懷疑。
當然,笛卡兒這套說法,被後世哲學家主要批評的點在於,如果只剩下正在懷疑的自己本身能夠相信,那我們要如何相信外在世界的一切,甚至要如何相信上帝?上帝在笛卡兒的形上學是個相當隨便的角色,他證明上帝是物質實體,但又把他懸置在一旁去討論,關於笛卡兒的上帝論證,這之後有機會詳細說明。
「培根就是熱量」
「知識就是力量」—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這句話本身沒什麼好延伸討論的,但我們不妨透過培根的生平背景來了解他為什麼講這句。
培根出生於英國的名流世家,早年就讀於劍橋大學,不久後於法庭任職,曾當過國會議員,在1618年升為大法官,三年後被被控受賄,從此真.退出政壇,隱居鄉間,專門從事寫書和研究工作。
培根一生大力批判中世紀經院哲學,同時以「研究自然,征服自然」為近世科學與哲學的研究目標,因而倡導「知識就是力量」。培根最大的學術成就即是開創歸納法,科學實驗方法的探討,以及學問觀念的革新,這奠定近代歐洲知識探求的嶄新方向。培根思想的本質並不在於方法論或歸納邏輯,而是在於對於資然與知識的改造所具有的卓越見識。培根的歷史意義並不在於他所具有的哲學思想,而是他那代表近代歐洲人(特別是英國人)的世界觀與生活觀的的近代化理論背景。
這個就有趣了,應該很少人知道出處,我猜測大概來自培根在《新工具》提出的四大偶像說。
所謂「偶像(eidola)」,指的不是什麼「太好聽了吧~你唱歌真的好好聽啊!簡直就是天籟!我剛才聽到你唱歌了,我們以後一起唱好不好?一起唱、一起做學園偶像~~~」的那種,而是人類心靈中存在的錯誤意念,足以妨礙經驗知識探求。
- 「種族偶像(idola tribus)」的謬誤在於人性本身,構成阻礙客觀判斷的偏見。
- 「洞穴偶像(idola specus)」的謬誤屬於個人特質,由於個人氣質和教育,以及其他外在不良影響而使個人不能如實把握經驗事實本身。
- 「市場偶像(idola fori)」為人際關係所容易產生的偏見,特別指語言的病根。語言本來是為了思考運作與傳遞知識而存在,但詞語或概念動輒被視為實際經驗事物,影響正確的思維判斷。
- 「戲院偶像(idola theatri)」意味著不依照獨自的思考,盲目信奉權威與傳統偏見。培根認為傳統思想如舞臺上的把戲,歪曲現實事物的真相,硬塞入狹隘的形上學框架之中。
「精神催生法」,用較為廣為人知的方式講,即「精神的助產術」。
這一概念出自柏拉圖《泰阿泰德篇》,要分成助產術和辯證法來談。蘇格拉底的母親是助產士。在古希臘,只有過了生育年齡的婦女才能給人接生,這是由於阿爾特密斯的緣故,祂掌管分娩之事,自己卻沒有孩子,是希臘神話中的處女神(《泰阿泰德篇》149b-c)。
蘇格拉底認為自己的助產術和助產士的相似,只是實踐的對象為男性,照料的是分娩的靈魂。蘇格拉底稱自己的助產術最偉大的地方,是可以考察年輕人的心靈所產生的是幻想錯覺,還是真知灼見,破除幻想錯覺,以追求真理。
而助產術的具體實踐方式就是辯證法,是一種「問答法」或「對話術」。透過詢問他人字詞的定義,例如「何謂德性?」,讓對方提出初步的想法,經過修正反省後,揚棄初步的想法,慢慢聚焦於問題核心,得出最為普遍及根本的德性定義。
「三段悖論」,或又稱為「三段論法(syllogism)」,是亞里斯多德在《分析學前篇》中提出,他界定三段悖論為「一種論證,只要假定某事成立,其他命題也會因某事之真而隨之必然推演出來,不需藉助於推演系統以外的語辭。」三段論法包含三個語辭:大辭、小辭與媒辭。此三個語辭相互構成前後三種判斷或命題,即為大前提、小前提與結論。如最典型的例子:
「人皆會死,蘇格拉底是人,所以蘇格拉底會死。」
「人」是媒辭,通過大前提「人皆會死」與小前提「蘇格拉底是人」,推演出「蘇格拉底會死」的結論。
亞里斯多德的三段悖論的成立,完全依賴於具有主賓關係的定言命題結構,因此他沒有意識到假言與選言的命題形式成立之可能,此乃亞氏邏輯學的一大缺憾。
最後跟各位講講真理醫生的星魂跟戰鬥語音
「存在即是被感知(To be is to be perceived.)」這命題是由英國裔愛爾蘭哲學家喬治.柏克萊提出。
柏克萊哲學的出發點,是要重新修正洛克(John Locke)的經驗論原則,也就是關於初性次性的知識論。
「存在即是被感知」這一命題,意味著一切事物的現實存在,必須具有指涉意義,否則「存在」一詞等於空無所指。這邊提到的存在指涉意義,不外乎說事物的存在必須能備感知,否則事物不可能存在,或不能具有任何存在意義。就以「外星人」為例,之所以不具有存在意義,是因為我們根本無法知覺或經驗到它們的存在。對於這類「事物」,可以透過想像或幻覺獲得「相似性經驗」,但事實上這種存在經驗只建立在虛無之上,沒有實際依據。柏克萊利用經驗論原則排除非存在者的存在可能,也進而澄清現實事物本身的存在意義為何。在此原則下,抽象觀念本身並無法存在,但柏克萊並未近一步說明邏輯或數學所使用的抽象觀念是如何產生出來的,可以說是他理論中的不完備之處。
「認識你自己」,是筆者認為這篇文所介紹的哲學思想中最重要的一個,因此放到最後。
是說在哲學誕生之前,古希臘人所認為的一個幸福的人是怎樣的一個人呢?在希臘德爾菲這個地方有一座阿波羅神廟。在這座神廟中刻著一句很有名的話,一句深深影響著哲學的話—「認識你自己」。
就某個意義上來說,蘇格拉底的思想所要呈現的就是這句話。他強調人要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無知。不過這是哲學出現後的解讀了。對於在哲學之前的古希臘人而言,這句話代表的意思是什麼呢?這邊就不得不提到古希臘的神話。
在希臘神話中,人與眾神之間的差別最重要的是在必死與永生之間的區別。古希臘神話中諸神的特徵是:他們是免於一死的。一旦出生了,他們就永遠活著,所以神是相當幸福的。在這樣的背景下,人所應該做的就是不應與神爭,更重要的是要敬拜神靈。
事實上,希臘神話所描寫的是世界如何從一個混沌的狀態變成一個在宙斯與奧林波斯諸神統治下的和諧正義的秩序。Kosmos這個字在希臘文中指的就是秩序、和諧。人與神明抗爭,爭取和神明一樣能夠不死,其所顯現的便是對於這個宇宙和諧的破壞,這在古希臘人看來是人的最大罪惡。
那麼,在何種情況下,人會想與神抗爭,或者說人性中的哪個部分會造成人的這種妄想與神爭的特質呢?
古希臘文中有一個字是用來表達這個會造成人為惡的特質:hybris。所謂的hybris是指人不滿於其處境的限制,而試圖從死亡中掙脫出來,因而藐視了宇宙的神聖秩序、是一種狂妄自大、蠻橫無節制。hybris 這個字因此可以解釋為人的自大、驕傲或者說人的過度,超出自身之外。
前面提到刻在德爾菲神殿上的「認識自己」,事實上,與這行字同被刻在德爾菲神殿上的還有另一句話「不要過度」。這個不要過度就是針對人的hybris而發的。敬拜神靈,就是遵守宇宙秩序的規定,安於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因而也就是行事正義。不要妄想跟神一樣,與神爭鬥,換言之,不可以hybris。這即是人類在世界上生存的智慧,也是德爾菲神諭「認識自己」所要教導人的。
在寫這篇文之前,筆者在工作以外的時間,總共花了大約十幾個小時去讀文本、理解以及思考。上一次如此投入在寫學術類型的文章,大概是在寫論文的時候了。寫這篇的目的,一方面是想藉由真理醫生,來進行哲學普及,使讀者們能夠發自內心地對哲學這門學科感到興趣,另一方面也就純粹想讓各位了解到,這位開口閉口都是負分、零分、加五分的學者,他的言辭背後是充滿不少哲學思想的。
喜歡這篇的話,歡迎給個GP支持和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本人畢業於貓空大學,主要學術興趣為政治哲學和社會學理論,目前的工作為代課教師
同時也是鐵道的休閒玩家,最近在等羅剎什麼時候復刻(沒有藿藿
我需要生存位?д?
參考文獻:
- 《談談方法》,勒內.笛卡兒著,彭基相譯,五南圖書出版,2020
- 《新工具》,法蘭西斯.培根著,許寶騤譯,五南圖書出版,2018
- 《人類知識原理》,喬治.柏克萊著,關文運譯,五南圖書出版,2023
- 《西洋哲學史》,傅偉勳著,三民書局出版,2021
- 《基本倫理學(二版)》,林火旺著,三民書局出版,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