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有兩個古董www
之前在整理抽屜的時候,偶然發現這個酷東西,向各位介紹這臺-Ruizu X02隨身播放器。












剛拿起來發現沒電了,給它充個電。
這臺隨身聽我記得是我媽在我弟在國中的時候,用不到五百塊幫他買的,但他後來沒聽多久就沒在聽了。身為耳機發燒友的我,對這種怪東西抱持滿滿的好奇心也是正常的事(對吧?)

從左到右分別為:3.5mm耳機插孔、開關撥桿、micro USB訊號傳輸接口。

身為一臺不可觸控螢幕的MP3播放器,功能意外地多,除了聽音樂以外也可以播放照片和影片,甚至還可以連接耳麥來錄音。不過今天先容許我只專注在它的音質表現!

有點意外它竟然有帶時鐘的螢幕保護程式,某方面來說算是Always On Display的先驅 ?
把自己常用的無損音檔複製到這臺機器上,但因為它的儲存空間只有4GB,沒辦法放太多歌;而且這臺還不支援超過24bit / 48kHz的Hi-Res音檔,所以只能找16bit / 44.1kHz的CD品質檔案去玩它,但看在它的價格,也不需要嫌太多。
本次的試聽環境:

耳機用的是Final A3000,這臺是有點考驗前端設備推力與控制力的裝置


前端設備對照組分別是Sony Xperia 1 II的3.5mm接口直推,和Sony Xperia 1 II搭配iBasso DC05小尾巴DAC耳擴驅動。
以下是這次的測試音檔

湊あくあ-#あくあ色ぱれっと

虹ヶ咲學園スクールアイドル同好會-NEO SKY, NEO MAP!

三船栞子(CV.小泉萌香)-EMOTION

天王寺璃奈(CV.田中ちえ美)-ツナガルコネクト

the brilliant green-Ash Like Snow
結論:
Ruizu X02的推力意外地不小,但可能是受限了內部DAC模組的性能限制,呈現一種空有推力而顆粒感極為明顯的粗糙聽感,低頻有鼓聲但量感與下潛皆不明顯、中頻非常突出,中高頻樂器的延伸趨近於0,然後這臺也因為底噪的影響,使得背景極為雜亂,不適合使用更高靈敏度的耳機去搭配聆聽;話雖如此,極為貼耳的人聲即使像機器人一樣根本沒啥韻味,但對於預算極為緊繃的學生黨而言其實還算是勉強能聽的。
Ruizu X02的推力意外地不小,但可能是受限了內部DAC模組的性能限制,呈現一種空有推力而顆粒感極為明顯的粗糙聽感,低頻有鼓聲但量感與下潛皆不明顯、中頻非常突出,中高頻樂器的延伸趨近於0,然後這臺也因為底噪的影響,使得背景極為雜亂,不適合使用更高靈敏度的耳機去搭配聆聽;話雖如此,極為貼耳的人聲即使像機器人一樣根本沒啥韻味,但對於預算極為緊繃的學生黨而言其實還算是勉強能聽的。
接著來討論對照組,Sony Xperia 1 II在面對靈敏度僅98dB/mW的A3000,呈現了疲態。背景很乾淨、低頻量感豐富但沒有下潛、中高頻呈現冷系帶點悶塞感的走向,基本上音量要調到85%以上才有明顯能聽的感覺。人聲距離比Ruizu X02遠一點,但人聲質感上Sony Xperia 1 II還是略為領先Ruizu X02的;Sony Xperia 1 II在搭配iBasso DC05小尾巴DAC耳擴後,低頻的量感變少但下潛變深、中頻人聲更為趨前貼耳,高頻延伸性佳但仍受限於手機的供電,此情況下會欠缺控制力,顯得背景雜亂以及高頻尖銳刺耳。
以串流當道的現在,像Ruizu X02這種不可聯網的純音樂播放器已經逐漸式微,當代的高階隨身音樂播放器(DAP),也都紛紛塞進開放式系統來探索串流市場,以及放進更強大的DAC和AMP模組、更大推力的4.4mm接口與成熟的調音技術,來滿足欲求不滿的發燒友們。
藉由這幾天使用播放器的體驗,雖然它並不是很好聽,但它給了聽者一種單純聽音樂的感覺,彷彿夢回iPod的美好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