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禮拜第三十九屆五虎崗文學獎落幕了,由於我接下來不會繼續留在淡江,所以對我來說這是最後一次參賽了,和前三年不同,這次多投了一個散文組,因此接下來我打算先從新投稿的散文組開始聊起,再來是第四次投稿的小說組,最後是對於這次活動本身的一些心得。那就開始ㄅ:
- 散文組:臨危受命 - 意料之外的初戰 -
這次投稿散文組的作品《烏雲蔽日》,其實原本是要拿來投稿小說組的,但寫完第一段以後,我就發現了一個很大的問題:
「越寫越不爽。」
這篇故事的主軸很簡單,就是完完全全的發牢騷,既不想傳達什麼理念,也不想說服或讓別人理解。就只是想說「我遇到一群垃圾,他們浪費了我的人生」而已。
問題是要寫成小說的話,我還要去塑造這些敵對角色,編排給觀眾看的鋪陳,可能還要有些象徵性的演出,或是有來有往的對峙,甚至可能要顧及一些笑點,讓故事別那麼沉重……
麻煩死了。
我一點都不想繞這麼多圈子,就只是想要比個中指罵個髒話捅個一刀的動機,為什麼非要搞得這樣九彎十八拐。
我相信這還是有辦法寫成小說,甚至可能會是我寫得最痛快的一篇,但也可能會是我寫得最糟糕的一篇。所以對於要不要繼續寫下去,我其實有猶豫了一段時間。
直到後來有天,我在學校的書局看到37屆五虎崗文學獎的作品集《廢墟與花火》,看到了以前穗茗的教學長于勝的散文作品《智齒日記》,基於好奇就翻閱了一下。他的文筆是真的很好,明明內容只是在說一個拔完智齒的暈船仔,卻寫到讓身為讀者的我感覺嘴裡、心裡、甚至眼角都在刺痛。
簡單的故事主軸,真摯且直接的情感訴說,這是我在這篇作品裡感受到的特色。當我注意到這些的時候 腦中突然靈光一閃:
對啊!就是這個!《烏雲蔽日》需要的就是這種清晰明瞭的簡單直接!
搞不好我可以把它寫成散文!
嗯,這就是我人生第一篇散文的由來。
最後寫成了一篇第一人稱視角,有八成篇幅都在發牢騷的作品。這邊我必須坦承我有個不純動機:我在想如果這段該死的回憶能賺點錢、被人肯定,那些被浪費的時間或許在我心中就能賺回一些價值吧。
我很清楚,心術不正,又是臨陣磨槍,如果沒得獎也沒什麼好意外的。所以在收到入圍通知時,我真的是滿訝異,也滿驚喜的。也開始好奇散文組的評審老師會用什麼角度來評判作品?又會怎麼評價《烏雲蔽日》這篇充滿自傲與怨念的負面作品?
今年散文組決審的評審老師,請來了王聰威老師、李瑞騰老師和沈信宏老師。在決審大會以前,三位老師已經給入圍的作品打過分數。《烏雲蔽日》得到了3分/8分/6分,合計17分,在13篇作品中排在第10順位。
評論的部分,李瑞騰老師認為,這篇文章提到了一些群體的互動關係。以學生報告為主題的作品中,對於做了什麼、該做什麼、如何改進都有所表達,用相當生活化的寫法帶出人的存在問題。對於最後結尾的那句話:「這是我的故事,我的選擇,誰都別想讓我後悔。」老師認為相當有意思。這種「不管怎樣選擇後的結果都是我的,後不後悔也是我的事」的精神,老師認為是一個滿好的結尾。
王聰威老師認為,這是一篇相當寫實的大學生紀錄。講述到許多團隊與同學之間的關係,最後的結局雖然看似主角全盤皆輸,但結尾還是比較正向的:不管好事還是壞事,都是自己做的選擇。老師認為這次投稿作品中有滿多包含「束縛」要素的作品,《烏雲蔽日》在其中算是還不錯的。
最後老師也希望作者能理解,人生就是常常會有一無所成的時刻,同時也提到內容有滿多的篇幅在抱怨外在事物,認為自己已經盡力而為。讓老師想到一句出自某篇漫畫的對白:「在你的故事裡面,你當然都是個好人。你可能非常努力當一個好人,但總是會在別人的故事裡變成壞人。」老師認為至少這篇小說反映了一種人生裡面常常會遇到的真實狀況。
沈信宏老師認為,這次的作品裡有比較多放進較重的情感,像是憂鬱、死亡、疾病之類的主題。老師認為只要是有像在和讀者說故事的作品,他都會滿喜歡的。因此他認為《烏雲蔽日》的解說太多了,比如說前面已經花了許多篇幅描寫報告書的漏洞,就不需要在接近結尾時又用括弧強調虛假,中間已經描寫過許多次主角的信念,那結尾就不需要再用半頁的篇幅,去提及主角的堅持。把那些事件以你的視角、你的觀點、在你的敘述裡面留給讀者去感受就好。
不過老師認為後來再看《烏雲蔽日》也是感到滿有趣的,明明主角是一個很有信念、很有創意的人,可是大家喜歡的都是那種看起來很厲害,但是內在卻是很空虛,甚至是荒謬的東西。是一個社會縮影的感覺。真的進入社會後參加很多競賽都會是這個狀態,寫一些報告、成果其實都是走這種路線。
「那麼,你要繼續堅持嗎?」
老師認為作者可以再想一下。並在最後再次提到,從校園看到這種社會變勢是更有趣也更不合理的,這是他認為滿有趣的一部份。
三位老師的點評就到這邊。最後《烏雲蔽日》在決審第二階段沒有得到任何分數,以第10順位的作品來說是預期之內。但,果然多多少少還是會有點失落吧。
第一次寫散文我也不知道要怎麼寫,所以我是以「旁白比較多且想法直接的超短篇小說」這種思路下去寫的。因此最後在潤稿的時候 我還是有加一點設計,稍微減緩一點《烏雲蔽日》的憤世嫉俗,畢竟我自己也不喜歡看到通篇抱怨。
但看完這次的參賽作品,以及評審老師們的講評後,我感覺散文似乎是一個強調「真誠」的同時,又要能兼顧美感和節奏的文體。同時他所追求的故事性和小說似乎有些微的不同……我也不太會形容,就是距離感比較近的感覺?總之對於平常都寫小說的我來說,這次應該算是意外的收穫,對於散文這個文體又多認識了一些。
最後再次謝謝三位評審老師,對於《烏雲蔽日》想表達的內容與結尾的信念精準點出,也給予了一些肯定與相當有參考價值的評論。作品的核心理念放在外面肯定是會被抨擊的,但三位老師都給出了相當真切的建議,也算是實現了我投稿的期望。
雖然以後不一定會再寫散文,但這次確實讓我從不同角度看到了文學創作的另一面,對我來說依然是很寶貴的經驗。
? 和以往不同,《烏雲蔽日》我並不打算公開發表。
怎麼說呢,如果這篇得獎的話,我還可以用「欸欸這是文學獎的得獎作品喔」這種名義放到網路上;但沒有得獎的話,這篇就是個單純會幫我招黑的危險作品了。所以目前我不打算放到我的任何平臺上。
也許等哪天修改過後,或是我突然回心轉意的時候再說ㄅ。
另外再說個題外話:
當天散文組其實只能有3篇佳作,但分數落在第5跟第6順位的作品,李瑞騰老師認為太難選了,於是他當場掏出2000元表示要多贊助一份獎金,將兩篇都納入佳作。所以散文組是唯一有四篇佳作名額的組別。
真的太帥了啦,老師。
.
.
- 小說組:王牌壓陣 - 真正意義的全力應戰 -
當初將《烏雲蔽日》移到散文組後,小說組一度是想不到要寫什麼,不過多虧了WBC的氣氛影響,《紅塵記事》很快就成為了我的新選項。
關於這點是可以稍微提一下的,我想到的是寫出《紅塵記事》,而不是「寫一篇和棒球有關的小說」。因為寫棒球小說這個想法,早在我高三的時候就有想過了。甚至在大一的時候就決定好紅塵記事這個標題,所以這其實是一篇早就想好,但卻遲遲沒有動工的作品。
最一開始是真的寫不出來,球場上有太多細節可以描寫了,甚至有些部分是我自己也不清楚的。我想不到要怎麼將這些內容塞進一兩萬字內。
後來沒在打球以後,我反而開始比較清楚自己對這題材掌握到什麼程度,要寫應該是寫得出來。不過我還是在猶豫,畢竟這對我來說是意義重大的回憶,萬一寫了以後效果不如預期,會不會讓這些要素留下不好的既定模式;甚至定型成一個不太好的套路,浪費掉這個題材。這是我最不想看到的結果。
包含這次我也一樣在猶豫,但或許是這次WBC真的太精采,那幾天腦中全部都是球賽的畫面。上一次像這樣對國際賽事有這麼深的印象,應該要回溯到2013WBC對日本那場。在這個時候要寫一篇棒球小說,我覺得真的是最適合的了。況且這也是我最後一次投稿五虎崗文學獎的機會,此時不挑戰,那要什麼時候挑戰?
氣氛、時機都已經到位,文筆在去年也已經被肯定過一次,在天時地利人和下,或許這次,真的可以放手試看看了。
不得不說寫的時候還是刪了很多東西,但就和上次寫《到底》的時候一樣,我感覺又一次寫出了自己願意重複看的內容。甚至《紅塵記事》在一些細節與情感刻劃還更到位。如果連上次《到底》都能得到佳作,那《紅塵記事》一定可以拿到佳作。我對這部是真的有很大的信心,在完成的那一刻,它毫無疑問就是我當下的王牌。
今年小說組的評審老師,請來了陳栢青老師、張亦絢老師和鍾文音老師。一樣在評論以前,三位老師已經先打過分數。《紅塵記事》個別得到了4分/7分/7分,合計18分,剛好在8篇入圍作品的第5順位。
和去年比起來,今年的入圍名額更少,而且第一眼看下來,不像去年還有兩三篇看起來不太成熟的,今年的8篇入圍作品都很有小說樣(?),評審老師們也都覺得和其它學校的文學獎相比,五虎崗文學獎的作品水準算是高的。因此雖然看起來是有在預期之內,但對於能不能得獎,我當下其實沒有很確定。
張亦絢老師認為,這是一篇很穩當的作品。老師本身雖然對棒球不太瞭解,但她仍然用「讀得津津有味」來表達《紅塵記事》的觀後感。老師認為也許當初是預設寫給對棒球有一定理解和愛好的讀者,但作品的「轉譯力」發揮得相當好:也就是把一個特殊場域的經歷和生活,以局外人能理解的形式表達出來的能力。並且和其他體育類型作品相比也不落俗套,也沒有什麼可以扣分的部份。所以《紅塵記事》在老師心目中就是一篇佳作的作品:沒有什麼不妥的地方,整個書寫的誠意也相當足夠。
鍾文音老師也認為,《紅塵記事》確實就是一篇誠意十足的作品。很仔細的倒敘高中三年的球場生活,並且對於球場的經驗描寫能感到很紮實,幾乎就是能做成棒球動漫的感覺,不過以短篇小說來說人物稍微多了一點。
對於這篇老師一樣沒有太多意見,認為這是一篇相當平實、鎖定主題、然後書寫回憶的作品。描述一群都是在輸球狀態的孩子,最後如何找到他們人生的方向。老師認為這樣的編排算是滿迷人的,並且結尾還有一種電影感。最後老師總結這部作品沒有太多缺點,只是文字如果可以再更迷人、人物能再更精確的話會更好。但整體來說是滿完整的。
由於時間關係,所以陳栢青老師沒有評論。因此三位老師的評語就到這邊。在決審第二階段,會由每位老師分別以5分到1分選出他們心目中前五名的作品。《紅塵記事》分別得到了1分/2分/1分,合計4分,四平八穩的以第5順位拿下本屆小說組的佳作。
雖然我前面用「王牌」形容這篇作品,但我心裡很清楚這離「最強」還有一段距離;比起上次《到底》強調表現手法的荒謬感與懸疑感,這次的《紅塵記事》走的是樸實無華的純真感。兩種風格各有其優缺點,當然如果以比賽角度來看,前者通常會更吸睛沒錯。
但我這次就剛好想寫這樣的故事。
文學獎一定有些比較主流或受歡迎的題材和風格,然而遵循自己的專長和欲望,往往才是激發自己動手的原動力。況且以自己的喜好去挑戰文學獎的評審,我認為這比較接近我投稿的初衷就是了。
如果從這個方向來看,這次《紅塵記事》最成功的地方應該不是得獎,而是讓對棒球不熟悉的張亦絢老師,依然說出「讀得津津有味」的這個效果吧。
總而言之,第四次,同時是最後一次的小說組投稿,至少是留下了一個不錯的結局。最後再次謝謝三位老師對《紅塵記事》的肯定與建議,也特別感謝張亦絢老師,在決審結束後跟我和于勝,以及一位中文系的同學,留下來分享了許多創作的經驗與發展方向,讓我獲益良多。
之後也會將《紅塵記事》發布在IG、巴哈和Medium,各位就期待一下ㄅ。
當時聽到鍾文音老師說「有能做成棒球動漫的潛力」讓我滿開心的,畢竟我一直以來都是參考了滿多動漫作品在寫小說。
然後原本我還對「一直在輸球」這段評語感到奇怪,結果回頭看才發現,真的欸,重點描寫的都是輸球的畫面,老師沒講我還沒發現 (~ ̄▽ ̄)~
然後老師以為「12場」是在計算輸球的場次,其實那是高中三年球隊能參加的比賽總數,是要表示機會很少的意思啦 (* ̄▽ ̄*) 這可能有些誤會。
陳栢青老師絕對是當天最熱情的存在,雖然那天我是第一次見到老師,不過我能明顯感受到他散發出的浮誇與熱情絕非等閒之輩。
同時這似乎也反映在老師的喜好上:看得出老師對一些天馬行空、或是題材新穎的作品,明顯有比較大的興趣和反應。《紅塵記事》可能真的有點太樸實了吧。
雖然沒有從老師那邊得到任何評論,不過當天頒獎時,老師還是帶著滿溢的熱情來跟我合照,當下與其說是老師跟我拍照,不如說是我跟老師拍照比較貼切 :D
.
.
- 總結:期待感 -
老實說一開始在投稿的階段,我對這次的主辦單位是有點質疑的想法。
畢竟投稿的時候,那句「在決審入圍名單公布前不會回覆及公告投稿是否成功。」真的是讓我有點怕,明明前三年都會回覆投稿狀況,或是稿件內容有沒有問題的。
尤其是收件時間結束後,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投稿作品都不符合格式,然後我還不能確認我的投稿狀況,那時候真的是很焦慮你知道嗎,就算主辦單位說不要氣餒、明年還有機會什麼的,可是我就真的沒有明年了啦 ~(>_<。)\ 難道你要我抱憾終生或是延畢再投一次嗎?
如果十個人左右不符合格式,我相信是粗心之類的個人問題;但如果三分之一,六十多篇稿件都有格式問題,主辦單位真的要想辦法改善或留意一下投稿流程。因為格式不符之類的流程因素被刷掉,我想沒有一個投稿者可以接受。
然後決審會議的邀請函,在這邊也建議主辦單位使用「隱藏收件人」的功能。用Gmail將一封信同時寄給多個收件人時,單一收件人是可以看到其它收件人的。所以包含有些Google帳號用本名的,以及用學校信箱有學號的,我通通都看得到。
希望這真的要改善,畢竟是個資問題。(你們也知道淡江的Teams有多不安全 )
但有一說一,就我投稿四次的經驗,我能感受到這次主辦單位有做出一些改革。尤其在稿件電子化這部分我非常有感:投稿的時候不用再去影印裝袋,決審的時候也不用再翻一大疊稿件,就參與者的角度來說真的方便很多。
同時我記得以前決審都是辦在商管的會議室,今年似乎是第一次搬到守謙舉辦。像這些和以往不同的改變,我相信是需要一定程度的熱忱,以及實際的爭取和行動,才有辦法實現的。而這想必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對於願意改革的主辦單位,我是相當推崇,也相當尊敬的。
改變不一定會立刻有好結果,但一定能讓參與或關注的人產生期待感。這點我想在任何活動都是一樣的。因此最後我還是想感謝39屆的工作人員,謝謝你們讓這次五虎崗文學獎產生不同的變化,也希望在未來,能有越來越多人參與這場文學盛會。
我很期待,無論是對於五虎崗文學獎,還是我接下來的創作都是。
2023/6/2更新:
文章發布後沒多久,今年五虎崗文學獎的工作人員就來私訊我了,在格式確認與大量稿件格式錯誤的部分,有做出非常詳細的回應,重點大概如下:
1. 一般外面的文學獎都不會協助確認格式,是前面幾屆特別用心,不然這對人手不足的主辦單位其實是很大的負擔。
2. 格式錯誤被刷掉其實每年都有很多案例,只是過去為了稿件量都比較通融,今年就是嚴格執法。
簡單來說,這次就是一切照主流文學獎的規則辦理。當然對於和以往不同的處理方式,我也向主辦單位提出需要詳細說明的意見。不過我也能明白主辦單位有活動成果的期望,以及人手不足的壓力。而對於遵照規則來處理這一點,我是非常認同的,對於主辦單位願意做出改革並實際執行的精神,我也相當敬佩。
最後再次感謝主辦單位的辛勞,也希望工作人員和參與者未來能繼續共同維持活動品質,讓五虎崗文學獎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