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發佈一下最近畫的「(偽)風雷卡牌」遊戲規則。我最初只是想隨便弄個卡牌而已,甚至在我開始動工時都沒有明確規則,現在看到的卡牌上的元素也不是全部都一開始就想好的,可以說邊做邊想吧。做著做著竟然還真的產生了一套基本的規則。
我過去很少玩卡牌遊戲或其他類型的桌遊,也沒有相關的設計經驗,所以出來的規則很可能並不實際,更別說要達到數值的平衡了,有什麼BUG也歡迎提出來。我並沒有打算印來玩,但有時候我的個性會如此,就是即便只是隨便玩玩的事也會突然很認真想弄得很像一回事,到了該認真的事情又......總之,先打個預防針,避免被噴到狗血淋頭XD。
以下就是遊戲規則,日後可能還會有些增減和修正。文中首次出現的專有名詞我會用引號並加粗字體表示,另外可能也會附上一些我個人的想法和閒聊等等,以括號斜體並縮排表示。
↓此圖為牌背
基本規則
玩家各派出數名角色上場,並使用預先組好的戰鬥卡牌進行對戰,使用攻擊、咒語等手段消滅對方角色。
遊戲的獲勝條件有三種,滿足一項即獲得該局勝利:
?消滅對手場上所有角色。
?對手牌組無牌可抽。
?達成特定卡牌的獲勝效果。
(由於原作主要是單機RPG,我想讓對戰更接近原作遊戲一些,所以決定是一開始就選好出戰角色,而且玩家本身是不帶生命值的,不像遊戲王那般有直接攻擊玩家的情況,而是所有己方角色死亡就滅團告負。)
******
牌組
分成「角色牌組」及「戰術牌組」,玩家可以自由組成。
◆角色牌組由「角色卡牌」構成,卡牌邊框為白色,上限為20張。如無特殊規則限制,則牌組內「召喚費用」為3以上(含,之後提及之以上或以下皆包含該數值本身。)的卡牌,同一種只能放1張,召喚費用2以下的最多可放3張。此外,「傳奇」屬性卡牌也放在角色牌組中,受到20張上限限制。傳奇角色為金框,角色牌組內傳奇角色上限為3張,同名卡牌只能放1張。
◆戰術牌組由「戰術卡牌」構成,卡牌邊框為黑色,至少需有40張,無張數上限。如無特殊規則限制,則牌組內同名的卡牌最多為3張。
******
遊戲階段
主要分成「角色選擇階段」和 「對戰階段」。
→角色選擇階段
1.遊戲開始時,雙方玩家各有9點「召喚值」,不同的角色卡牌有不同的「召喚費用」,通常攻擊力或特殊能力越強的角色召喚費用越高。玩家在9點的範圍內,可自由選擇「角色」的數量,也就是說最極端的情況一次可派出9名角色。
2.選擇出戰角色時,雙方需將角色卡牌覆蓋在檯面上,待雙方確認選擇完畢後,再同時亮出覆蓋的角色卡牌,然後將剩餘的角色牌組置於一旁待命。
3.決定攻守順序,由雙方玩家自行協調,若無法達成共識,則擲硬幣決定,猜對一方決定先攻或先守,決定好攻守順序後,進入對戰階段。
→對戰階段
1.雙方從戰術牌組各抽6張牌到「手牌」之後,對戰開始。
2.此時進入玩家A(「攻擊方」)的「攻擊回合」,玩家B(「防守方」)的「防守回合」。
3.攻擊回合方玩家自戰術牌組抽一張牌至手牌。進攻方抽牌後,進攻方得到8點「行動值」,防守方得到4點行動值。
(決定用行動值這樣的設定是來自傳統的即時制RPG的集氣條,角色必須要集滿氣才能行動這樣的想法。)
4.每張戰術卡牌都有一個「行動費用」,而角色卡牌上,亦有發動攻擊或「角色技能」時需消耗的行動費用。進攻方可支付行動值使用戰術卡牌或角色技能,或是使用「攻擊宣言」攻擊對方角色。若持有的行動值低於行動費用,則不可發動。
5.進攻方宣告使用戰術卡牌或使用角色卡牌攻擊對方角色後,防守方可以使用戰術卡牌或角色技能進行反制,同樣要消耗行動值,接著再由進攻方反制,直到連鎖結束。請注意,有些卡牌或角色技能無法在防守回合使用,不可在防守回合的卡片,會有圖示或在文字描述中註明,如無註明,則皆可在防守回合使用。使用過或被破壞的卡牌需移至「墓地」區。
6.進攻方自行宣告回合結束時,該回合結束。
7.每回合結束時,雙方手牌的上限為6張,如超過此數,則持有者自行選定丟棄多出的手牌,置於墓地。此回合尚未使用的行動值可存入各自的「行動槽」,每回合進攻方最多可存入3點,防守方可存入2點。請注意,消耗行動值時,會優先由該回合得到的行動值開始消耗,然後才消耗行動槽當中的行動值。
8.攻守交替後,回到本段落第3項,依此進行至分出勝負為止。
******
攻擊宣言
◆在進攻回合,己方場上每個角色都有1次的攻擊機會。特定的角色技能或戰術卡牌效果可能會增加角色的攻擊次數、或使己方角色的攻擊擴及對手所有角色,或在一次攻擊宣言中進行複數次攻擊。
◆角色攻擊時,進攻方玩家先指定己方場上一個角色,然後再指定對方場上一個角色為目標發動攻擊,此為「攻擊宣言」。
◆每個角色都有「物理攻擊力(簡稱物攻)」和「魔法攻擊力(簡稱魔攻)」兩個數值,攻擊宣言時,進攻方可自由選擇其一進行攻擊,當對手沒有對攻擊宣言進行反制時,攻擊行動成功,目標角色獲得1點「怒氣值」,然後入「傷害判定」階段,目標角色的生命值,將扣去攻擊方角色的攻擊力。當生命值歸0時,則該角色需移至墓地。
◆角色每受到一次攻擊,會獲得1點怒氣值,有部份戰術卡牌或角色技能可透過消耗怒氣值發動,不需另消耗行動值。
******
遊戲流程
【遊戲開始】→【角色選擇階段開始】→【雙方玩家從角色牌組選擇角色並覆蓋在場上】→【互相確認選擇完畢並將所有角色卡牌翻開】→【決定攻守先後】→【對戰階段開始】→【將戰術牌組洗牌,並可要求洗對手牌組】→【雙方各抽6張牌】→【攻方抽1張牌】→【雙方獲得行動值,攻方8點、守方4點】→【主要戰鬥階段】→【攻方行動值用盡或自行宣告回合結束】→【確認雙方手牌若超過7張,自行選擇丟棄的手牌至手牌剩6張】→【雙方將本回合未用完的行動值存入行動槽,攻方最多3點、守方2點】→【攻守交換,由攻方抽1張牌重複進行】→【其中一方場上沒有角色存在或是達成特定勝利條件遊戲結束】
******
牌面圖例說明
以下就角色卡牌和戰術卡牌的牌面元素逐一說明。
→角色卡牌
1.邊框─角色卡牌邊框為白色,綴以碎金箔效果裝飾,每張卡牌的碎金箔分佈可能會有所不同。傳奇角色卡牌則是金框。
2.角色屬性─以圖示呈現(圖示後補),基本屬性有六,分別是光、暗、火、水、風、地。另外還有特殊的「傳奇」屬性。
。傳奇角色:置於角色牌組中,只能透過作為召喚媒介的戰術卡牌,將指定原角色進行傳奇召喚。達成召喚條件後從角色牌組中召喚上場,原角色移至墓地。傳奇角色除了「傳奇」屬性之外,同時也保有原角色本身的屬性,並且能發動適用原角色能的戰術卡牌。 原角色身上的怒氣、裝備、單體咒文、單體角色技能影響不能繼承。
3.角色名─角色的名稱,有的角色名可能會加上前綴或後綴的名稱,如「艾妲」和「人魚艾妲」,不同的名稱,即使是同一個原作角色也視為不同的卡牌。
4.召喚費用─召喚此角色登場需要的召喚值。傳奇角色沒有召喚費用。
(本遊戲中各數值,我會儘可能避免計算時使用到乘除法,而是以加減法為主,數值比較不容易崩壞)
5.卡牌插圖─同一個角色可能會有不同的版本插畫,但只要角色名和卡牌編號相同,則視為相同卡牌。
6.角色種族─有下列數種種族:
。人類:無其他種族特徵的純種人類。代表人物:忽倫、小珍、雷鈺。。獸人:帶有各種不同程度獸化特徵的人類,主要是陸地與天空的種族。代表人物:獸王沃斯、夏瑪、安南(翼人族)。。人魚:海中半人半魚的種族。代表人物:人魚艾妲、次亞。。甲人:人魚之外的海中智慧生命。代表人物:貝丁。。幻獸:具有特殊神性的怪獸。代表人物:安多羅勒斯、火之翼獅。。魔物:具有魔性的怪獸。代表人物:沙烏達虛、鬼花。。靈體:沒有實體的生物。代表人物:烏麗奴的亡靈。。獸族:智慧程度較低的普通野獸。代表人物:紅翼。。神族:最高階的智慧生命。代表人物:伊格麗亞、拉飛多司。。魔族:神族的對立面智慧生命。代表人物:沙貝德、惡魔瓦因。。精靈:神族之下,但比人類和獸人位階更高的智慧生命。代表人物:培迪西亞、珂奴多。
7.物理攻擊力/行動費用─該角色的物理攻擊數值和發動攻擊宣言需消耗的行動值。
8.魔法攻擊力/行動費用─該角色的魔法攻擊數值和發動攻擊宣言需消耗的行動值。
9.生命值─該角色的生命值,受到攻擊時將扣去攻擊角色的攻擊力,降至0以下時需移至墓地。生命值不會恢復,除非透過角色技能或戰術卡牌效果回復。
10.說明欄位─角色技能的說明文字,此欄的文字若與基本規則牴觸時,則此欄文字優先。
11.卡牌編號─格式範例為「GS0066」,其中前兩個英文字母代表角色來源之原作代號,若於複數原作中登場,以較具代表性或較早發表的作品為準。GS為守護者之劍系列;HA為聖女之歌系列;HZ為聖女之歌ZERO系列;XA為參天律系列。後面四碼數字為流水號,原則上0000~2999提供給角色卡牌使用,3000~9999提供給戰術卡牌使用。卡牌編號具唯一性,同樣的卡牌編號,卡片名稱也會相同,即使插圖和外觀不同,亦視為同樣的卡牌。
(原本參天律系列代號是打算用XO,後來發現O太容易和0混淆,所以改成XA)
12.版號─格式範例為「0231」。在卡牌編號後,還有個四位數字的版號,版號前面加橫線「-」與卡牌編號隔開。前三位數字023表示2023年發行,1則表示該年發行的第一版。版號的用意是區分同樣卡牌但不同外觀或發行年份。
13.插畫作者─此卡牌插圖的作者名。
(其實年份用23就可以,不需要用023,但考慮100年後會有千禧蟲的問題,所以多加一個0,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一個無聊小玩笑,並不是認真的,好玩而已。)
→戰術卡牌
1.邊框─角色卡牌邊框為黑色,綴以碎金箔效果裝飾,每張卡牌的碎金箔分佈可能會有所不同。
2.戰術種類─以圖示呈現(圖示後補),基本屬性有「道具」、「咒文」、「裝備」、「怒氣」。其中怒氣比較特殊,圖示上會帶有表示「怒氣費用」的數字,就是發動此卡需要的怒氣值。
3.戰術名─戰術的名稱,同樣名稱的卡牌,即使插圖不同亦視作相同卡牌。
4.行動費用─發動該卡需要支付的行動值。怒氣種類的卡牌不會有此數值。
5.卡牌插圖─同一個戰術卡牌可能會有不同的版本插畫,但只要戰術名和卡牌編號相同,則視為相同卡牌。
6.適用角色/使用次數─格式範例為「【通用/1】」,適用角色表示發動該戰術卡牌時,己方場上需有符合該條件的角色存在才能發動,通用表示任何角色都能發動該卡牌,其他有可能是限制某種族、屬性、數值或特定角色等。如是特定角色專用牌,會以引號「」表示,有該字樣的牌都能使用,例如【「艾妲」/1】,則角色「艾妲」或「人魚艾妲」都能使用。
使用次數顧名思義就是該卡能使用幾次,使用次數用罄之前將該卡置於場上,用罄後移至墓地。永續存在的戰術卡牌則使用「∞」符號表示。
7.防守回合發動與否─以打勾或禁止兩種符號表示,用來區分該卡能否在防守回合發動。
8.說明欄位─卡牌效果的說明文字,此欄的文字若與基本規則牴觸時,則此欄文字優先。
9.卡牌編號─卡牌編號─格式範例為「GS3000」,其中前兩個英文字母代表角色來源之原作代號,若於複數原作中登場,以較具代表性或較早發表的作品為準。GS為守護者之劍系列;HA為聖女之歌系列;HZ為聖女之歌ZERO系列;XA為參天律系列。字母後面四碼數字為流水號,原則上0000~2999提供給角色卡牌使用,3000~9999提供給戰術卡牌使用。卡牌編號具唯一性,同樣的卡牌編號,卡片名稱也會相同,即使插圖和外觀不同,亦視為同樣的卡牌。
10.版號─格式範例為「0231」。在卡牌編號後,還有個四位數字的版號,版號前面加橫線「-」與卡牌編號隔開。前三位數字023表示2023年發行,1則表示該年發行的第一版。版號的用意是區分同樣卡牌但不同外觀或發行年份。
11.插畫作者─此卡牌插圖的作者名。
******
卡牌細則
◆卡牌說明欄上的說明文字規則優先性高於遊戲基本規則。
◆戰術卡牌說明欄上有打勾圖示表示可在自己的防守回合可以使用,有禁止圖示則只能在自己攻擊回合使用,卡牌規則描述允許則不在此限。
◆進攻方發出攻擊宣言後,若防守方沒有直接干擾攻擊行為的卡牌或角色技能發動,則進入「傷害判定」階段。傷害計算結束後防守方發動的其他卡牌才會生效。
舉例來說,當玩家A發出攻擊宣言,玩家B(防守方)可發動卡牌「奧義?念力封鎖」,強制結束該次攻擊。
但如果在玩家A發出攻擊宣言時,玩家B發動卡牌「月之草」進行生命值回復,因為補血道具並非針對對手的攻擊進行干擾,所以受到攻擊的目標必須先扣除應扣的數值,然後才得到補血。也就是說,如果該角色先被打死,則會白白浪費「月之草」和其行動值。
◆可複數次使用的戰術卡牌或角色技能,除非說明欄位標明,否則每次發動不需再次扣除行動值,但如因卡牌說明欄效果而需強制支付行動值才會生效的被動效果,在行動值不足以支付行動費用的情況下,該卡牌消滅,移至墓地。
◆裝備卡牌只能裝備於己方控制下的角色身上。卡牌規則描述允許則不在此限。
◆所有的角色物理攻擊力、魔法攻擊力、生命值能達到的上限都是99。除了極少數因特殊效果達到無限的情況。
◆怒氣類卡牌發動時不需扣除行動值,而是自角色身上的怒氣值扣除需要的費用。
◆己方角色每次受到攻擊時,該角色怒氣值增加1點,但若角色死亡進入墓地後,之後因為卡牌效果又回到場上,則怒氣歸0。同樣的,所有施加於角色卡牌的增減益效果,從墓地回到場上時,其效果亦會消失。
◆該回合召喚上場的角色不能進行攻擊。
◆因為各種卡牌效果而被「移出遊戲」的卡牌,在該局比賽中將不會有任何方法再回到遊戲中。
(我是覺得移出就是移出了,若還有手段可以再回來,那「遊戲外」也只能算是另一個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