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評價:推薦
前言
個人閱讀的版本是獨步文化推出的典藏套書。
更具體詳細可以看看這邊巴哈GNN新聞→萩尾望都《波族傳奇》漫畫典藏套書 5 月 1 日在臺推出
也因此下文感想並不包括<春之夢>、<獨角獸>。
關於人類們遭遇了吸血鬼的故事。
相當緩慢的節奏……論故事線來說不怎麼明確,感覺起來不是立意那麼強的作品。就是連人物的刻畫我也覺得並不深刻,不是作者的目的。僅僅是交代了他們的遭遇,又是出於什麼目的什麼意圖去做不同的事情。
艾多加和吸血鬼,就像是眾人的共通回憶一般。在你意想不到的時候遇上,又會再你不曾設想的時後發現了追逐之人的痕跡。有著一種奇妙的命定和浪漫感。
由於我個人比較喜歡烈的,所以這部並沒有看到那麼快樂,偶爾會有看得比較順心的章節就是。在我看來它在故弄玄虛的時候總添了一大堆詩情畫意的東西,而交代真相的時候卻總又是相當的平淡。看它糊弄來糊弄去到頭來還是一個樸實的事實……這點落差比較大吧。
個人認為前三章有的章節確實看得比較煎熬,但後面兩本是進入佳境了,能好好的一口氣看完。
正文
不死一族的故事。不用旁白而是透過劇情、言談間或劇情暗示逐步交代吸血鬼們的規則。故事間的前後關係以及為角色提供支撐原因的敘事也極為流暢自然。不過有時候分鏡會讓人有點困惑(特別是看第一話是會這麼想)。
單元劇模式,散敘。每一個篇的故事設計都是人類和吸血鬼們的相遇。雖然有所連貫,話間可見其連系,但還是能單獨一話閱讀的……不過我覺得這趣味性還是必須連著看。
當中也有收錄一些並不屬於波族系列相關的番外,這些篇章的年代感是近代或未來的。畫面上呈現出來的感覺也挺不同的,不會有畫古典風時用的細而碎的線。用的是利落的實線。
我想讀的時候最大的感想是很有一種經典名著中會有的感覺,一些劇情起伏的設計上總有種看舞臺劇的感覺。畫面以及外語詩歌童謠的使用又同樣是加強了這種感受。這些戲劇性形式和典雅感大於實際情感上的鋪墊,就像那些古典作品好像大抵是靠人們詩情畫意、鳥語花香的氛圍和情感似的。要的就是那種戲劇形式的浪漫,但實際感情上我這俗人GET不到多少……
不過當偏離了這些比較傳統的橋段之後……劇情就有種順其而行的感覺了。走到哪是哪。經有種漫無目的的看事情發生的感覺。花了很多的時間去寫角色的遭遇、日常小細節以及突發事件的到來。以至於有些章節讀起來真的是有點冗長,但實際的信息量或者劇情轉折的波幅也不大。讀起來還是有點累人,實在說不上喜歡。
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三卷的<小鳥之巢>,當中涉及到好幾段人物關係,往昔的事情,以及主角組和學校他人的互動氣氛。而貫穿了整個事件的羅賓·卡的真相,又反復使用了《誰殺死了知更鳥》這首經典詩歌來配合演出……雖說配合老師的畫風,這一章確實有一種西洋古典一般的典雅優美。但從敘事角度來說可以說是相當的累。斷斷續續才把這一章看完,可以說正是因為這一章的緣故我拖了很久才把這一部看完……
同樣的以詩歌、以及幾段人際關係的紐帶去編成的故事,同為第三卷的<六月之聲>出來的效果更得我心。儘管這篇難以理出一個核心的概念。但月更交替、美麗的女子和愛戀她的人再搭配老師詩情畫意的插花(?),有了更浪漫的表現。我認為這種做法確實更適合這種小短篇……
ここ好き
?來不及長大
正巧那個時期剛好跟先前在Suicide Club心得內文中講過的那位人士又講到自殺這個話題。那時候我正好在讀《波族》,看到這邊感概萬千。是啊,太不幸了。來不及長大,來不及長到能承受的年齡。這背後是很多很多的不幸啊。
?愛
前陣子剛好和朋友聊到愛。我所認知的愛是“哪怕再無謂,也一定能得到他的回應”。看到這邊我想和媽媽的小插曲了。有一次我上完廁所,開門就看到我媽在站在門口。她看到我就邊跳邊唱“在森林和原野是多麼的逍遙”,我馬上就邊跳邊接“親愛的朋友你到底想什麼”。這就是我們家傻氣的愛了。
這邊劇本接著所講到的地方挺玄幻的,“能夠得著那就是愛啊”。想想,是的。不愛又怎麼會留在這裡呢。拋出和接應,那就是愛。這是個我很有共鳴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