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鈞今年剛從中文系畢業,對出版充滿熱情,也非常喜歡寫作,便在當完兵後決定投入出版行業。他嘗試了許多間出版社,有大有小,儘管大出版社都沒被叫去面試,但小的依舊有獲得一、兩間機會。
信心滿滿的他做了自我介紹,將自己所有長才與能力都表現出來,面試官似乎也聽得很滿意。但一個禮拜過去了,凱鈞並沒有被入取,他對此想不明白,明明自己表達出了熱情,為何出版業的長官們還是對他不滿意?
前陣子我跟某出版社的主編聊天時,問到年底有多少人投履歷到貴公司,對方說有蠻多業界待很久的資深編輯,資歷都很不錯,但更多的是應屆畢業生,看到還可以的就叫來面試看看,不適合的就不聯繫。
基於好奇,我問他怎麼看待應屆畢業生的?
一、你有經驗嗎?
「你有出版經驗,甚至也有行銷企劃經驗,這是很好的事情,至少做事可以很快進入狀況。」
我花了一年的時間,才終於搞懂出版社所說的經驗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出版社想要有經驗的人?不僅僅是因為有出版實作經驗的人不太需要教,還有很大一部分在於定力。
有關注這系列的讀者,應該都能感覺到出版業有多消耗熱情,主編怎麼知道這位畢業生不會做沒幾個月就提離職?不會做不是問題,主管比較擔心的是新人做不久,萬一這人手邊工作累積很多,要交給誰來做?
假如今天來應徵的是出版業待十年的人,我們就比較能判定他還想繼續待在這行業,就算待不下去了,也知道該怎麼把手邊東西處理完再走,那把這樣的人跟新人放一起,出版社當然不會看新人。
沒經驗、定力不明、目標不確定、實力未知。
這成為了許多新人被刷掉的理由,聽起來不公平嗎?確實不公平,但社會本來就是這樣。所以光是表達自己的熱情不夠,哪個來應徵工作的不是說自己滿懷熱情?出版業的大夥兒都是胸懷大志地在做書。
這也是為什麼新人會被要求自我介紹,但有經驗的編輯很常直接跟面試官原地開聊的原因,既然都在出版社待過,那我想不太需要擔心這人對出版沒熱情才對,況且有許多東西是只有業界的人才能聊的。
喔喔,想知道那些東西只有業界人比較好聊啊?不然這樣吧,看到這的人別打開其他網頁,也別跳出手機視窗,問問想入行的應屆生幾件事情,看能答出多少。
問題1:
近半年博客來銷量總排行前百名有哪些書(至少舉例三本)?最近霸佔排行榜的書是哪種類型?他們為霸榜做了那些行銷宣傳?這些書又分別是哪幾間出版的?作者又是誰?(請至少舉例三本書)
問題2:
你今天帶一位作家,但交稿成品不如預期,你會怎麼做?那如果書都印刷了,才發現作者的內文有問題,你會怎麼處理?
問題3:
如果有做書經驗,做得也不是個人誌,那可以談談編製這本書的完整過程嗎?怎麼簽到這位作者的?過程有沒有發生什麼突發狀況?沒有的話可以聊聊怎麼跟作者互動的嗎?當初美編為什麼要這樣設計封面?
問題4:
你想應徵的是哪條線?文學?商業?風格?選擇一條後,列舉三個近期在這條線路出過書且上榜的作者,來談談他們的最新動態。列舉完後再舉三個你覺得適合出書的人,並說明為何找他們出書?自己又想幫他們出什麼書?
問題5:
我知道你對小說很感興趣,那要你去做其他類型的書,你願意嗎?(這題捫心自問就好)
為什麼要問第一題?因為我們編輯有事沒事的確會上去看一下,並且關注業界的動態,看看別人的書怎麼上榜的,又做了那些行銷宣傳。
看到這的讀者,應該可以明白為何主編比較想跟有經驗的編輯聊天了吧?很多時候其實不是回答得不好,而是沒讓主編感覺到自己有在關注業界,而這也許是真的,編輯要面對的往往不是單一線路,而是要各種類型的書都接手,假如新人只喜歡一條線路,那主編讓新人接手其他書系,他會願意嗎?
每部作品的成書過程,都有一個故事可以聽,這是屬於編輯的故事,而業界的人也很喜歡互相交換心得。
二、寫作,是把雙面刃
「我其實很擔心,你要怎麼在寫作跟工作之間取得平衡?」
喜歡寫作所以想當編輯的人很多,但其實喜歡寫作這件事很雙面刃,為什麼?倒也不是擔心編輯會想捧自己,假如今天能應徵到一位編輯能力很強,又懂得行銷自己作品來帶給公司利益的人,那豈不是賺翻了?
我聽到普遍會有所顧慮的主管,都是擔心身兼兩職,會沒辦法拿捏好兩邊的平衡,要怎麼平衡寫作時間?尤其是今年有好幾部作品在連載,工作上又有很多進度需要補上時?
不過這點我覺得不需要太擔心,畢竟大多數作家也有正職,他們也是下班跟休假日寫作,還有很多身兼兩職的編輯,用時間證明自己確實可以辦到。
那主編到底在擔心什麼?我上次跟朋友聊天時有聊到,他說:「主要是不清楚新人到底對哪個比較有興趣,要怎麼知道這個人比起編輯,更喜歡寫作,使得他把更多心思投入在作家身份上面?」
這個問題有點無解,主要是看主管到底喜不喜歡手下的人有副業,使用這身份去面試應徵時就小心一點,使用前先詳閱不存在的公開說明書。
三、人設很多嗎?
「雖然編輯工作大多時候是比較安靜的,但這並不代表不用溝通交流。」
面對主管時要善於說話,這大家都知道,放到各行各業裡都一樣,出版也是非常吃溝通與交流的,不管是面對作家還是編輯都一樣。
有問題要講、出什麼事要說、最新進度要分享、看上什麼議題與作家要說、手機壞了要換要說、規劃要去哪,那天無法接工作事務要提前報備、最近認識了誰也都可以說。
不要限縮於某種人設,不要讓面試官覺得你就是這樣的人而已,一個人可以有很多面,且都是可以被打破的,這也是主管對於身兼作者與編輯身份的人會有的另一個隱憂,如果堅持自己的作家人設,要怎麼帶好另一名作家?如果堅持自己就是要用某種方法做書,要怎麼在各種書系裡面靈活變化?如果堅持自己只看文學書,要怎麼應對如今的書市變化?
編輯討論作品時與作家站在對立面,出版後就是作家最大的後援,編輯跟作家必須站在一條線上。
四、後記
今天大掃除時我翻到了自己國中寫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