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時曾讀過《智利秘密行動》,不過那時是衝著作者看的,對於智利那段歷史背景其實完全沒概念,所以看得時候並沒有多大感觸,相較於時報出版同系列叢書的《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則比較有感,看了好幾遍,印象非常深刻,上大學後還帶去宿舍,沒事翻閱。
一直到皮諾契被西班牙政府逮捕軟禁,以及後來被遣送回智利審判,才比較深入地涉獵中南美洲近現代史及智利那段黑暗悲慘的歷史。很多相關的書籍或報導大多會提到政變當時有某位智利知名詩人兼民謠歌手被殺了,但對於這位歌手通常只有一兩句話帶過他被殺的事件,最多幾行描述他的政治傾向與民間聲望。很不好意思,每次歌手名字看過便忘了,可能根本沒認真看清楚他的名字。
等到看Netflix《重現:人權歌手謀殺事件》開頭影片介紹,心想就是這個人了,原來這個歌手長這樣,唱的歌是這種歌,看完後歌手的名字也記起來了,影像的力量真的不是文字敘述能比擬的。
《重現:人權歌手謀殺事件》片名雖然看起來像懸疑推理片,但事實上是一部有關智利轉型正義的記錄片,故事大致分成兩個階段,第一段是聚焦在歌手維克多哈拉的生平,從他小時候到長大成名,結婚生子的家庭生活,參與政治社會運動,與阿葉德的關係,以及最後被殘酷殺害的過程。另一段則是維克多死後多年,遺孀及相關人權組織團體棄而不捨追查殺害維克多的兇手及問責的過程。
其實看到體育館大屠殺那一趴,心情很沉重,然後就有點看不下去,一直過了好多天,才又接續把片子看完。
本片透過聚焦在維克多的案例,呈現了轉型正義執行上遭遇的一種特殊困難之處。當然皮諾契這些大人物的罪刑顯而易見,容易被指認,之間也透過各種政治交易讓他逃脫了一陣子,最後是殖民母國西班牙把他抓了起來,經過幾經交涉才引渡回智利受審。
不過對於底下真正虐待反對人士,執行死刑的小人物螺絲釘,轉型正義的課題顯得更複雜一點,如何找到真正該負責的對象加以問責,其實是一個很大的困難點。這在臺灣亦然,尤其是臺灣威權統治時間拖得更久,很多當年涉及刑求、虐待與抄家政治犯的情報檢調司法人員基本上都在歷史中隱形不見了,大部分可能都領著高額退休俸,含飴弄孫幸福度過餘生,然而他們的幸福人生卻是建立在無辜之人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悲劇上,可能至他們死前,也不會感到絲毫愧疚,或被抓出來清算而擔心害怕。
本片雖然最後似乎有找到現場下令殺死維克多的軍人,但舉發人的出爾反爾,證詞之間的矛盾,嫌疑犯一直堅持案發當時不在現場,雖然透過測謊機測謊顯示他不在場證詞可能是謊言,可以合理懷疑他就是下命令屠殺的兇手,但仍無法完全排除他所言為真。時隔多年,資料逸失,人們的記憶已經模糊,這種透過多年後的事後指證,已經很難成為鐵證去證明他就是兇手。
更荒謬的是,兇手/嫌疑犯跟很多其他獨裁政權時期的軍人退休後都移民到美國去,成為美國公民,結果只能用美國的民法相關法規去起訴他,雖然最終判刑有罪要賠償家屬高額金錢,但還是可以躲避牢獄之災。直到最後,兇手/嫌疑犯仍堅持自己的清白,認為自己受到不公平待遇,只是智利轉型正義的替罪羔羊。對於觀看影片的我們根本無法判斷其證言的虛實。
即使如此,維克多遺孀仍然很高興終於沉冤昭雪,對兇手咎責,完成了維克多與其他犧牲者的轉型正義之路,畢竟維克多就是那群在體育館被虐殺群眾的象徵。
不過本片也呈現了美國這個國家的特殊性,大家都知道阿葉德政權被推翻,扶持皮諾契跟美國政府脫不了關係,當年阿葉德執政初期的經濟衰退、政治動亂,除了阿葉德政權要負一部份責任,美國在背後的搞怪也是功不可沒,才讓皮諾契有政變的可能性,但協助智利進行轉型正義的也是美國民間人權團體、律師,法院。顯示美國政府雖然會作惡,但也有制衡補救機制。
民主國家並不會認定政府機關就是永遠是對,是正確的一方,而是認為任何人掌握權力後都可能為惡,所以要有制度上的制衡機制。這跟牆國是完全不一樣的思維,也是很多小粉紅永遠無法理解的道理。
ps:本片雖然是在講人權與轉型正義的課題,但其實維克多應該不能視為人權歌手,而是社會經濟改革運動者,他關心的是貧窮,資源分配不均與階級貧富差距問題,基本上他是阿葉德的堅定支持者,就是共產黨人,中文片名翻成人權歌手謀殺事件大概是要吸引眼球,騙人點進來看,但我還是比較喜歡原片名《體育館的大屠殺》(Massacre at the Stad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