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拉!我買這臺超強勁的電競筆電,是為了學習跟工作。」
多數時候人要買某樣東西,說出來的理由有一半都只是藉口,因為公司都有分配電腦,裡面有預設office全家桶跟adobe,偏偏我這人悶騷,只喜歡用自己的電腦,所以都會帶自己的MacBook Air辦公,公司分配的電腦除非要讀光碟,不然不會打開來用。
也不是說我windows不好,而是我會習慣把工作用電腦跟遊戲用電腦區分,windows就是遊戲機,Mac就是工作機,只要我有什麼急事需要用到資料,筆電掀開就能用,還能躺著用、趴著用。
但當然拉!編輯自己也要有臺電腦,不然東西做不完帶回家,還是得完成才行。
一、文字編輯要什麼?
文編真的不太需要什麼,只要有臺可以打字的電腦就好,因為要長期盯著螢幕,所以還是建議買好一點,不然word看久真的會覺得眼睛花掉。
我的MacBook Air是前年推出的M1版本,已經原生支援我需要的所有工具了,再加上因為我自己有蘋果全家桶(手機、平板、手錶跟耳機),所以我用起來很舒暢,有圖片需要畫圈標記,可以用通用控制,把東西丟到平板裡用筆畫圈標記後,在直接拉回來就好。
手機拍下的照片也可以直接Airdrop,所以基本上還蠻方便的,跟作者現場開會也可以用平板展示。
但當然,我這其實都是脫褲子放屁,因為主要負責是文字,所以任何一臺能打字的筆電都可以,會選蘋果純粹是裝逼比較多,再加上M1 Air沒有風扇,不會亂哀真的很爽。
順帶一提,千萬不要以為接觸的都是文檔,就把硬碟買很小,因為文編還要整理照片跟其他東西,假如二十二個章節都有圖片,那可能會用到的照片就有120張以上,加上其他沒用到的照片(沒錯,作者一口氣丟給你,讓你挑選),往往都是GB起跳。
案子少還好,一多起來就麻煩,所以我會建議額外買顆外接硬碟,專門存放已經結案的書本,電腦裡就放還沒結案的就好。
二、美術編輯要什麼?
如果您的老公是美術編輯,他說要買一張RTX3090來做設計,千萬不要阻止他,因為這一塊非常需要。
那如果是您的兒女說要買張RTX3090來做設計,千萬不要阻止他,因為這一塊非常需要。
但如果是您自己要買張RTX3090來做設計,就不要騙自己了,你只是想開4K光追。
平面設計內顯都可以,主要是CPU跟RAM要夠力,Ps跟Ai其實還蠻吃CPU能力的,RAM的大小不只影響疊圖層,也很影響Id的排版體驗,我之前用8G疊兩百多頁,不小心滑太快Id有機率會直接崩潰,畢竟adobe的優化就......真的不怎麼樣嘛!
那如果內顯真的推不動你的檔案,買張簡單的獨顯就好,真的不用那麼高的算力,平面設計而已......又不是要做3D。
螢幕盡量挑色彩漂亮的,不然棕色看成黑色、鳳梨看成西瓜、芭樂看成蓮霧,就很影響使用體驗了。然後美編通常也都會準備一顆外接硬碟,存放結案的書本,甚至是後來解約的書。
美編不論是用windows還是Mac都沒差,習慣問題而已,只是我個人比較常看到是用windows拉!主要還是習慣,加上許多軟體針對win的支援跟優化比較完善。
三、數位編輯要什麼?
剪廣播的根本沒差,跟文編一樣,音檔而已用老爺機都能做,但假如你是剪影片,狀況就不太一樣了,因為有些人給的影片,都是4K 60幀的,你根本沒機會叫對方拍HD 30幀就好,他們很多人都是遊山玩水的當下,就直接把所有黑科技開起來拍,然後再丟給編輯,讓他剪一支宣傳用的影片。
順剪就算了,新一點的電腦都可以,但如果影片要疊三軌以上的話,那速度跟崩潰次數真的會哭出來,所以我個人會建議,如果真的會有剪影片的需求,不要買太差的,至於獨顯我認為還好,CPU跟RAM用好一點就行。
四、後記
其實這篇只能講個大概,使用上還是因人而異,每個人喜好都不同,有人明明只處理文檔,結果還是買16寸的MacBook Pro,然後規格全推最高,也是有啊!就是有錢想要就買,反正能工作就好。
我們買東西往往需要個理由,想買耳罩式耳機,就怪說入耳式會害耳朵癢。想買新的顯卡,就怪現在顯卡推不動光追。想買新的筆電,就怪說這臺筆電散熱變差。想買新的機車,就怪說現在這臺有異音。
但我認為不論是哪種編輯,有個東西都很需要,那就是塊色彩鮮豔的好螢幕,長期要盯著電腦打字、剪輯跟設計,對自己好一點也沒啥不好,刷新率就60赫茲就好,沒有工作環節需要用到更高的刷新率。
如果你們喜歡這個系列,不要忘記給予鼓勵,你們的支持是這系列持續更新的動力,如果想了解更多跟編輯有關的資訊,歡迎訂閱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