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影片
錄製這部影片的時候算是這文章的草稿完成時,愚人覺得這款產品應該要在花更多時間去打磨,或者開箱對在略高一些的價格去優化產品。以目前放出的成品來說,個人認為是不及格的。
(K59M 本體:大小比一般 80% 鍵盤配上手托差不太多。)
在嘖嘖集資結束後,iRocks(艾芮克)官方在前幾年製作 100% 鍵盤的 K89M,至今則製作出 K59M,該鍵盤布局屬於 75% 布局,與 K89M 相比減去數字鍵,並將原始方向鍵、九顆功能鍵壓縮至右側,與 K89M 相比 K59M 整潔不少,且移除數字鍵,改成 75% 配類使整塊分體式鍵盤更對稱。iRocks 本次於嘖嘖平臺眾籌依平臺的公開數據,本次共累積 1037140 元,依每塊鍵盤 4380 ~ 4680 元的價格平均,賣出將近 230 把鍵盤,與上一次 K89M 鍵盤集資總 1473040 元,依每塊鍵盤 3680 ~ 3789 元平均,賣出共 395 把相比。這次 K59M 不能說是非常理想,可能與產品本身的售價有直接關係,也能不排除 100% 鍵盤的受眾人數呈直接相關。且相較 K89M 集資的 2020 年,至今 2022 年多出不少客製鍵盤,且有不少鍵盤生產商都一直在進步,K59M 單從定價來看就只剩下分體式鍵盤這一優點。
(K59M 外箱;與其他家鍵盤用長箱子不同。)
K59M 外箱是愚人目前開過的最大外箱(箱體大小:350(W) * 320(L) * 135mm(H)),基本符合 7-11 交貨便(材積最長邊≦ 45cm;長+寬+高 合計 ≦105cm;重量 ≦ 5kg。)與全家店到店(尺寸規格:長+寬+高 ≦ 105公分,單邊長度 ≦ 45公分(建議適當規格45cm*30cm*30cm),總重量不得超過5公斤。)寄貨要求,不過還需用包裝紙在外箱上包覆一層以符合官方要求的貨品不露出標準。iRocks 艾芮克刻意將 K59M 鍵盤外箱設計成方形的樣式,高機率是要符合便交貨與寄送方便。
(K59M 分體式鍵盤;本體被放在箱子內部,大多都有刻意保護。)
鍵盤被妥善的安放在泡棉箱中,鍵盤有刻意在包上珍珠棉袋,線材則額外包上塑料袋,整體包裝算非常認真。兩塊分體式鍵盤被堆疊在泡棉箱中,除此之外內部還有兩塊仿皮革製手托墊,左上角有一個拔鍵器,右上角為替換按鍵可以替換掉左側的四顆功能性按鍵,右下則以兩條數據傳輸線;一、1.8m 的 Type-C to USB 2.0 線材 二、 28cm Type-C to Type-C 連接線。
(全部產品;桌面有些亂請見諒。)
上圖就是箱子裡面所友零配件與產品本體,這裡要提一句,iRocks 的類皮革扶手墊是會熱的,如果你不是在冷氣房中使用扶手墊,個人完全不建議使用該產品,直接放在塑料上還沒那麼熱。該類皮革扶手墊對於愚人這類手掌易冒汗特性,個人認為可能之稱不久,在沾上汗水與皮屑等材料後,那味道可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接受的。
(K59M 對比 80% 鍵盤,官方提供 K59M 數據: 409(L) * 251(W) * 50(H)mm。)
(類皮革扶手墊;該玩意愚人覺得設計不良,類皮革的材質太熱了。)
魔鬼沾固定皮革扶手墊的設計個人認為是不正確的,不如使用磁吸材質或者防滑材質固定。魔鬼氈配合雙面膠固定,如果像愚人一樣善變,該固定的軟毛是支撐不住太多次的拆裝的,且兩面都是使用雙面膠固定,總會有被扯下來的一天,後續除膠可能都會是問題,個人目前不建議使用。
愚人建議該扶手墊要做就做到最好,該扶手墊的類皮革長久使用後勢必脫皮,且在可能有汗水與皮屑等人造殘留在扶手墊上,使其清潔上造成麻煩。希望官方未來出套件來更換吧?原本使用軟式扶手墊就是不希望塑料表面生硬影響手掌放置的情況,不過該產品的軟硬度與散熱程度,個人認為還不如使用磨砂材質的速料手托。
(紙箱上蓋裡側;盒子上的圖例寫的可謂十分完善。)
(紙箱背面則有幾個宣傳的資訊。)
irock 本次的紙箱宣傳算是比較完善的,比起 Leopold, Filco 等老廠牌不太愛在紙箱上做渲染圖箱比 irock 在紙箱上的宣傳可謂相當認真,甚至將不少說明書上的敘述圖文並茂的往紙箱上寫,這對於不喜歡看不用讀系列的用戶可謂方便,畢竟比較需要關注的重點都被標記在紙箱上,尤其是用戶容易操作失誤的行為基本都被印製在紙箱內側的上蓋,兼具警告與提示的意味。
(K59M 分體式鍵盤接口;其中 USB 孔為 2.0。)
其中比較需要關注,K59M 官方建議先將兩者相連的訊號線安裝上後再供電,可能要預防突波、靜電的影響,這要細問比較懂電路的好友們。iRock 給予一條 Type-C to Type-C 傳輸線用於連接兩塊鍵盤,官方明確說明兩條線凹向要朝向彼此,以預防扯壞線頭,甚至扯壞底座。
(錯誤連接方式,傳輸線朝向應朝彼此。)
(線材斜傾方向要朝內,減低扯壞線頭等問題。)
將鍵盤連接線接好後,就可將鍵盤傳輸線連接至 PC,這裡得吐槽 iRocks 官方,該產品內部沒有提醒或自動安裝鍵盤軟體之功能,必須前往艾芮克官網安裝,且該軟韌體需從 iRocks 官網 > 支援服務 > 下載專區,該網頁中需載 K59M 設定程式與韌體更新包,安裝之後才可以獲得全面的功能,不然就僅僅是一塊分體式鍵盤。 (iRocks K59M 支援軟體[黃色];圖源於官方網站。)
(iRocks K59M 軟體登入介面。)
K59M Ergo 軟體可以讓 K59M 的功能完整化,其中包含 FN 下層按鍵功能自定義。目前主流不少說可以全按鍵自定義的鍵盤都逃脫不了僅在表層按鍵的自訂義,FN 按鍵後的裏層或稱之為下層自定義通常是不能自定義的,就算是有些支援 QMK/VIA 硬體的鍵盤,也無法在自身平臺的軟體上使用 FN 鍵下層按鍵自定義(沒錯~愚人就是在講 Glorious 家設計的 Glorious Core 軟體,Glorious 認真整合自家產品對 Glorious Core 的軟體支援。GMMK Pro 雖可以用 QMK 軟體定義每個按鍵與 FN 下層按鍵,不過在該設定後 Glorious Core 軟體就不能使用。如果不使用 QMK 軟體,僅用 Glorious Core 軟體則無法對下層自定義仍讓愚人感到可惜。)
(iRocks K59M Ergo 系統設置介面。)
這裏需吐槽一件事情,該軟體的 UI 非常簡易。UI 整體並不算是複雜,字體並沒有刻意在設計過,甚至你會覺得介面有些簡陋,且該介面不能縮小或變大,如果你使用畫質較差的螢幕,該介面可能會吃下非常多的空間,請各位注意!
(iRocks K59M 按鍵功能設定。)
該軟體介面感覺簡陋,功能上還是一應俱全,這點請各位不用太過擔心,硬要說的缺點就是沒有與 iRocks 鍵盤軟件整合,不過看 iRocks 官網的下載軟體區,大量產品沒有整合下,愚人認為不需要有過多的期待。
(K59M Ergo 軟體能設定 FN 下層按鍵與錄製巨集等。)
(K59M Ergo 按鍵功能替換。)
K59M Ergo 軟件則讓 K59M 大多數按鍵自定義,比較可惜的是艾芮克設定上 FN 鍵目前不能調整位置,僅能夠放在左下角,且不能複製 FN 按鍵這單一功能。這有些浪費 K59M 能夠設定下層按鍵的功能,畢竟 FN 鍵位置的限制會讓許多用戶在使用時綁定左手的位置。更換按鍵功能最麻煩的地方在每一個按鍵需要多按一次儲存,這對於想要大量更換按鍵功能或替換特定按鍵的用戶來說十分麻煩,希望官方盡快改進軟體韌件。
(K59M 調整燈光功能。)
K59M 有調整燈光的功能,不過個人認為官方預設的燈光已經夠用了,調整這類燈光調整主要對喜歡單一顏色或習慣用特定顏色布局的用戶時會比較有用,愚人更多是使用預設的顏色,官方在鍵盤的左上角可以自行切換燈光。如果你不喜歡燈光,可以使用 FN + 左上燈光按鍵去關閉燈光功能,智慧轉輪的燈光麻煩另使用 FN + Q 鍵,且該功能按鍵布局不能調整。
(iRock 智慧轉輪;該功能個人認為需優化。)
愚人認為最讓我期待的功能,然而僅實現了乞丐級的幻想。iRocks K59M 在愚人目前使用的週期(05/12)中還沒有韌體上的更新,愚人會在近期寫信詢問 iRocks 官方,看艾芮克是否會提出相關更新。
(愚人於 22/05/17 藉由官網提問區詢問的回應。)
目前 iRocks K59M 還不支援 Windows 智能轉輪,然而過往 K89M, K71M 這些 iRocks 鍵盤都是自帶 Windows 智能轉輪功能,這次一個反向閹割不知道是 iRocks 出貨倉促、更新不夠即時,還是微軟調整了原始的軟體設計導致 K59M 需要花時間重新設計軟體。因 FN 鍵不能完整自定義的關係,導致智能轉輪的功能切換(FN + 旋轉輪下壓)變的很憋扭。愚人的手掌拇指與小拇指的開闔距離可以破 21 公分,然而 FN 鍵 + 旋轉輪的距離需 18 公分以上才能按到。這對於手掌較小的用戶來說會是非常大的缺點。
如果不能使用 Window 智能轉輪功能,也請 iRocks 官方重新設計轉輪的操作軟體,目前靠同時按 FN + 智能轉輪的操作對於用戶是不方便的,最好優化成在下壓同時旋轉旋鈕能選擇特定功能,且配合桌面顯示,現在單循環的操作個人認為是不夠方便的。這裏多提一句,K59M 的旋鈕蓋感覺像是寶特瓶蓋,配合上有段的可變電阻,整體手感並不如小米掛燈的旋鈕或 BenQ Screenbar Halo 的智能旋鈕控制器一樣順滑。
一切設定好後,愚人想回頭聊分體式鍵盤,相較於 2022 年下機械式鍵盤內捲的環境,製作分體式或者分裂式鍵盤的量產廠家算是相對稀少,臺灣比較容易購買的鍵盤是 Mistel 密斯特旗下的 MD770, MD600,如果還要額外人體工學設計,那有生產的量產鍵盤則所剩無幾,且價格天差地遠,比較之名的有前些日子怒喵科技(Angry Miao)生產的 AM HASTU,特殊設計使整塊鍵盤的布局變化非常大需要花大量時間重新適應。Mistel 跟 iRocks 的分體式設計相似,都是以左側鍵盤當作主體,右側鍵盤為輔助。如果你需要使用右側按鍵則需與左側鍵盤連接,在愚人不拆封鍵盤下大能猜出這款鍵盤的主要編碼晶片都單獨安裝在左側鍵盤區。該設計好處在節省晶片成本,兩塊鍵盤本是一體,壞處就是非得兩塊鍵盤連體嬰,單獨使用有編碼晶片的鍵盤側,且因如此的設計,使兩塊鍵盤非得靠一條數據線連接。
iRocks 讓 K59M 有趨近於全鍵自定義的設計理念應該也是在這僅能單邊使用的架購下,配合 FN 鍵的設定可以使單側鍵盤功能翻將近一倍(部分 FN 功能不能設定調整,無法達到兩倍的按鍵功能。),基本能夠應付大多軟體的快捷鍵功能,但按壓按鍵手勢彆不彆扭,就不是愚人自己說了算(該問題可以藉由組合鍵錄製配合 FN 下層按鍵操作變更方便,不過設定數量仍有限制,故操作需多警慎)。如果你想嘗試單手打字的,可以試試,愚人嘗試過非常彆扭,愚人的左手沒有那麼協調,且因 FN 鍵被定死在左下角,得使用手掌外側(掌指關節)或小拇指去按壓功能按鍵,這對於部分用戶更顯麻煩,就請各位自行調整軟體與鍵盤的快捷鍵設定了。
以下愚人放上幾張近期使用這款鍵盤層幹過的一些操作:
(玩 FPS, RTS, MOBA 都可以只靠這樣,不過部分遊戲快捷鍵需要做調整。例如:世紀帝國、星海爭霸等遊戲。)
(如果你是學繪圖的用戶也可考慮如此操作,不過 K59M 那不太行的轉輪會讓你感到不適。)
(配合分體設計,放置得當下一邊看文稿,一邊搜尋相關內容,實屬愜意。)
手感
這邊先上打字聲影片,本塊鍵盤愚人有不少不滿,我相信許多人在先前開箱的影片中就有注意到了。
特殊的前傾腳撐配合手托的設計,使手掌自然的向下,讓打字時的操作更符合直上直下,且手掌拱起的角度不需要向正常鍵盤一樣,在撐起腳撐時,手掌的高度會自然的高過部分按鍵的高度,讓手指敲打更加舒適。不過該注意幾點:其一、如果不使用腳撐下,K59M 與一般分體式鍵盤的差距不算太大,僅在輕微外斜的角度上有差異;其二、外斜會使打字時兩側手指共用區被強迫分開,這點在右手持滑鼠下會更加明顯,部分遊戲與軟體會使用到 y, h, n等按鍵,K59M 會讓左手移動更長的距離。
實際上愚人並不想談太多跟手感相關的內容,畢竟 Cherry 軸通常就符合在一個標準,機械軸體入門的標準,有一定可靠性、穩定性,軸體內部彈簧不潤滑的操作剋死不少使用金屬定位板的廠家。在 2022 年下,不少廠家已經有生產、設計鍵盤,甚至代工大量鍵盤生產的技術廠商。對於 Cherry 軸需要怎樣的處理,我相信許多廠家都心知肚明,甚至有不少網友開始有自行修整鍵盤與軸體潤滑等操作,這在熱插拔鍵盤出來後顯得更為明顯。
(K59M 衛星軸;假軸為白色,配合金屬鋼板。)
這邊注重說衛星軸,iRocks 調整衛星軸的操作並不算差,愚人本次也把 K59M 用衛星軸的大鍵拆開過,平衡桿與假軸都有被潤滑過,不過上的潤滑油的比例並不一定,雖不影響手感,但影響愚人觀後的感覺,僅能說是心理作用,從定位板與軸體間的隙縫中看去,本塊鍵盤的定位版與 PCB 之間似乎沒有填充物,這或許是共振金屬的主要原因,或許改成使用 PC 或者是塑料材質可能共振的聲音會小上不少。
(衛星軸近拍;金屬絲有上潤滑,不過各衛星軸不一。)
K59M 整體固定基本符合大多數傳統鍵盤的操作,使用金屬定位板配合焊接工藝,這兩個老操作基本能讓所有的機械式鍵盤符合在某一水準(前提條件是不虛焊,焊歪,或軸體定位板開槽準確度高)。現在大多鍵盤代工廠與生產商都已有該水平,快成代工門檻,廠商至今更多在減低軸體與鍵盤腔體的異音著手,不論是僅有軸體的彈簧音,還是空腔共振導致放大的聲音, 的創新設計並不能夠取代掉敲擊鍵盤框架的雜音與空腔音。很多人總說自己的鍵盤有彈簧音,但絕大多數情況都是空腔共鳴後的結果。大致可以這樣想,軸體內部的彈簧是弦,軸體外殼是音箱,正常固定完善塞好隔音墊下,配合外界干擾,實際上是很難聽見單顆軸體的彈簧聲,不過在鍵盤內部固定不完善,又沒有塞好隔音墊下,原本震動的外殼傳遞到固定板、PCB 上,使整個定位板與 PCB 共震,更慘者連外殼都一並共振,這會使整塊鍵盤的雜音被放大數倍,這種情況愚人通常會說這是空腔聲,而非單純的彈簧音。你就算全軸體潤滑,內部軸體、定位板、PCB 這三者之間的空隙沒有塞好,或者固定好的情況下仍會有嚴重的雜音甚至金屬定位板的晃動聲,這在熱插拔鍵盤上更加常見。
(iRocks K59M 分體式鍵盤;兩段式腳撐。)
早期的廠家做法簡單粗暴,金屬定位板、隔音棉、PCB 將整塊鍵盤塞的結實,只要沒有太多空隙,軸體彈簧音很難對用戶造成影響,且因金屬定位板的配合讓軸體非常穩固,後來有廠家改成使用 PC 或其他塑料材質當定位板使彈簧音更小且下壓的手感更接近 Cherry 鍵盤的無鋼材質,甚至用 Gasket 設計讓整塊鍵盤有著更加軟觸底的特性,配合 PCB 下方的底墊控制讓整塊鍵盤不再生硬下,有著不錯的軸體碰撞聲。現在的評斷標準通常是穩定的軸體固定下,盡所可能的讓彈簧音或者鍵盤內部塞實。
(K59M 未使用腳撐,0 度斜角。)
(K59M 第一段腳撐,4 度斜角。)
(K59M 第二段腳撐,7 度斜角。)
K59M 目前僅完成將軸體固定好,讓整塊鍵盤的手感維持在相對穩定之下,空腔的聲音使愚人覺得非常不適。這在使用二段腳撐時變得更加嚴重,畢竟原本共振可以靠貼合桌面減低,然而兩段式腳撐讓整塊鍵盤脫離桌面,使原本能夠減低共振的接觸變小,傾斜腳撐配合手托使手指負擔變輕鬆,卻對鍵盤框架的聲音造成負面影響。衛星軸算是偏好的那邊,不過仍偶有鋼絲的聲音,且三不五時會出現空腔聲的情況讓愚人的感受不算太好。
(K59M 手掌放置位置;黃色區為手掌放置。)
K59M 在使用雙段腳撐下,整塊鍵盤的角度是前傾,不過鍵盤傾斜高度不俗,腳稱位置尷尬,這使手掌放置的位置不得在黃色的兩區,如果你放在黃色區,且手掌放置的壓力過大可能會讓兩塊鍵盤從中間掀起,你需要把手掌中間放到手托偏中間的位置。
優缺點環節:
機械式鍵盤有異音問題並不是每個人都會介意,iRocks 如果能在兩到三年前就設計出 K59M,愚人應該會給予一個還不錯的評價,畢竟 2019 ~ 2020 年前後鍵盤市場選擇並不如現在多元,且當下各家鍵盤水準不一、設計理念尚未統一,廠家都在測試自己的理念與設計。如今客製產品中的選擇越來越多,有些品牌的設計理念已經被確定,不論是 PCB 與定位板的固定方式、定位板材料選擇、PCB 厚度選擇、開槽與否、外框材料選擇等,其中熱插拔插座算是眾星捧月的發明,大多數客製鍵盤通常或多或少會選擇熱插拔 PCB 的生產,也有不少用戶會選擇受歡迎的設計去揉合成屬於自己的鍵盤,甚至自行找廠家設計產品量產發車,廠家也自然而然的想藉由優良的機械式鍵盤套件想在客製市場分下一席之地。
K59M 就在機械式鍵盤理念已經被確立,且技術已經穩定下的產品,當大家都達到平均標準時,以 4K 價格配合分體設計、人體工學,這類亮點投入市場,愚人認為該時間點下是非常好的。畢竟目前的鍵盤市場還是在選擇外框材料、固定方式這些選項中打轉,沒有幾間廠家願意在鍵盤布局(Layout)上下功夫。這是愚人非常看好 K59M 進入環境的時間點,不過 K59M 的鍵盤異音沒被好好處理,且軟體支援也需要花時間優化。
習慣前需關注
該產品畢竟是分體式鍵盤,不屬於一般鍵盤的布局,對習慣傳統鍵盤的用戶仍需要花點時間適應。
1.共用按鍵區:食指傳統的共用區礙於鍵盤是兩側外斜傾的設計,始中間原本共用的區域被分開,且因傾斜使距離拉的更大。要強迫自己習慣按鍵的位置讓右手按右手區的按鍵,左手按左手區的按鍵。
(中間共用區按鍵不適和用傳統的雙手支援的方式,而是左手歸左邊,右手歸右邊。)
2.單側使用:該塊鍵盤的硬體僅能使用左側,故部分軟體的快捷鍵與組合鍵需要藉由 iRocks K59M Ergo 軟體去設定,或使用原本軟體的快捷鍵調整。優點1.自定義 FN 鍵功能:K59M 的 FN 可編列下層按鍵功能,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僅單左側的鍵盤配合設定也足以支援大多數的軟體的快捷鍵功能。
2.分體式鍵盤設計:愚人對此還是支持的態度,雖然該款鍵盤僅能夠單左側使用,不能兩側分開接線使用右側必須連接左側鍵盤使用,這個人覺得挺可惜的。未來可以考量改成無線支持或兩側可以單獨使用,使其可以左側鍵盤或右側鍵盤連接電腦,兩塊鍵盤分別連接至電腦也不錯,不過成本會上升不少。
缺點(建議艾芮克官方改善)
1.空腔音或彈簧音:該問題主因就是鍵盤組裝時內部填充物不夠,又使用 Cherry 櫻桃軸使這問題被放大很多,如果該產品提前個幾年出來,愚人可能不會對此有太多意見,不過在這鍵盤已經陷入軍備競賽的時代,這樣的組裝工藝,個人不敢恭維,希望未來官方出調整產品。
2.智能旋鈕不夠智能:依愚人詢問的情況 iRocks 可能短期不會讓 K59M 支援 Windows 智能轉輪,然而目前 K59M 的設計智能轉輪的功能太過智障,切換旋鈕功能需同時按壓 FN + 智能旋鈕將近 18 公分的距離,個人認為設計上是不夠變利的。
後續建議調整
本次增加這一項目,畢竟該產品是屬於非常有創意的理念,也期望未來有廠商想設計這類產品時可以看看愚人這篇的建議,個人覺得選擇幾項上去就可以有不錯的賣點。
1.熱插拔 PCB:目前 K59M 僅使用焊錫固定,沒有使用熱插拔,且目前販售的版本僅用 Cherry 櫻桃軸,而沒有使用 iRocks 自家使用的軸體挺可惜的。如果產品內部已經塞實仍有空腔、彈簧等異音,最好使用熱插拔去試試看是否試軸體問題,也很好的增加可玩性。
2.指點桿(TrackPoint 俗稱:小紅點)或旋鈕與搖桿整合:使鍵盤兼具滑鼠功能,整體的功能會變得更方便,依官方分體的設計應該能在左側鍵盤上安裝五向搖桿,使其兼具滑鼠的功能能讓用戶可以更方便的操作電腦。如果能將五向搖桿與旋鈕整合,將其弄得略高一些。愚人相信操作性會高上不少。
3.腳撐位置:如果想與 K59M 一樣讓鍵盤前傾配合手托讓手掌與手托高於鍵帽高度,那下層腳稱位置需改動,讓手托外側的腳稱拉至旁邊,並且讓內側的腳稱變大。類似於下圖,這可以讓手掌朝外時能更減低鍵盤中央翹起的問題。
(右側建議)
(左側建議)
4.左右鍵盤獨立:目前分體式鍵盤多為左側為主體,右側為附屬,如果你沒有使用左側鍵盤下,右側基本上就是廢物,希望廠家能讓兩塊鍵盤可以選擇串連或分開連接鍵盤,你還需要在中間使用一條數據線,這操作真的很蠢。
本期的內容就到這邊,iRocks 本次推出 K59M,愚人或許有了過多的期待,以目前自己使用的情況來說,相當的讓人覺得失望,以同樣的價目下有不少優秀的一般鍵盤可以選擇,愚人並不建議在沒有完整配套與設計下就倉促上路,甚至硬開一個低價。這樣的操作會讓品牌受到不少的非議,甚至多年以後都經常被提出來鞭屍。當然愚人也不是反對嘗試,新理念應該是在原始產品都維持在相對平均標準下,去嘗試新理念設計,而非這樣的進一步、退一步,還是退 N 步的行為?就請各位自行評價。
如果你喜歡這篇的內容歡迎你給予愚人 GP、分享,愚人期望未來的廠家能多多關注產品本身的基礎下,並在基礎之上提供更多的特色功能。
22/05/18 更新說明
增加新的照片,包含衛星軸的幾張照片與修正。這應該是愚人還回產品最後的照片了。之後看好友的回應看狀況新增《愚人翻箱》,假設他願意借回,畢竟當事人在看完本篇內容與影片後跟愚人說他考慮改裝這款鍵盤,有機會愚人會追蹤後續的情況,我們拭目以待。(假設這人沒把東西賣掉的話...。
最後愚人平時都在:https://www.facebook.com/IdlernotIdle 該粉絲團的主人:閒人,大多是在星期一聊神話、史詩。不過最近比較忙沒啥在更新。
我們下一期看有啥新玩意,再拿來開箱與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