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只是個人的經驗,一點都不專業,也不是葉佩雯
- 純粹講麥克風本身,不考慮其他配件,例如耳麥。
- 想到甚麼寫甚麼,不會有結論
適用對象:經常與他人長時間通話,例如:線上會議、遊戲組隊出團
除了自行測試外(Steam跟Discord都有此功能),請主動跟你的通話對話確認你的聲音是否良好,是否存在以下問題
- 他人聽到的音量是否適中?
- 他人聽到的音質是否清晰? 或說 是否有雜訊?
- 是否有噪音? 如果有,請他試著說明是甚麼噪音。
以上問題你可能可以透過以下方式解決。如果下面幾個方式都沒用,那你"可能"就需要一個比較好的麥克風。
- 調整WINDOWS的麥克風設定
- 調整通訊軟體的麥克風設定
- 檢查你的網路是否異常
- 調整音效卡的設定 (如果有的話)
- 調整麥克風硬體/軟體的設定 (如果有的話)
- 麥克風與你的嘴巴的距離是否適當? 與其他音源的距離是否夠遠?
根據個人經驗,好的麥克風可以傳遞更清楚的聲音,主要能夠產生以下效果:
- 提升溝通效率。同樣的話不需要講兩次,也較不用擔心對方是否有完整接收到你的訊息。
- 讓聽者更舒服。說不定你表現良好,他人卻因為長時間聆聽噪音而不想與你長時間互動。講白點,因為你麥克風太爛而不想跟你組隊。
麥克風建議至少要"有形狀的指向性",且此形狀需要符合你的使用習慣,通常價位至少要1千5臺幣。有形狀的指向性是個很實用的功能,能有效過濾其他雜音,例如:
- 過濾環境音,如:室外聲音、周圍音源。
旁人、救護車、飆仔、寵物等聲音,只會迷惑你的聽眾。 - 電風扇的噪音。
電風扇直接吹麥克風產生的噗噗噗的聲音真的是魔音傳腦,不過最好的解決辦法應該是移動電風扇的位置。 - 電腦風扇 或 敲鍵盤的聲音。
全指向性的麥克風,容易收錄近距離周圍的噪音。 - 回音。 避免麥克風與喇叭互相干擾。
如果你是靠聲音吃飯的人,像是Youtuber、直播主,可能需要更高等級的麥克風,甚至搭配混音軟體/硬體讓影片的聲音更舒適,使觀眾獲得更好的體驗。
- 你的聲音在影片裡是否清楚? 音量是否適中?
- 內容物(如遊戲)的聲音在影片裡是否清楚? 音量是否適中?
- 可以去經營數年的頻道體驗最初與最新的影片在聲音上的差異。
- 影片可以變化撥放速度,了解音質是否清晰
- 如果需要經常收錄高低音/高低頻聲音,像是唱歌,那選購麥克風時就須注意頻率收錄範圍與頻率收錄品質是否會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