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為什麼是假議題嗎?
首先,臺灣豬肉自給率是
9成
9成
9成
請問會市場衝擊嗎? 不會
再者,片面不開放別的國家的產品進口
根本不會有公平交易和良性競爭的市場
長期下來也只是讓自家失去提升競爭力的機會
擔心萊劑會毒死人?
吃布丁卻從來不去看成分有沒有雞蛋
老闆摸錢了又回砧板切菜去你也沒吭聲
平常吃夜市攤販都沒有問過老闆豬肉的產地是哪裡的
廚餘餿水倒入水溝滋生老鼠、蟑螂、蚊蟲
蒼蠅從水溝生出來後再飛到桌上吃你的魯肉飯也沒有人抱怨
這時候你說禁止美國豬肉進口,只因為電視報導說有萊劑?
而「萊克多巴胺」這個名詞是你今天頭一次聽到的?
這不是跟風起鬨,什麼才是!
食藥署於108 年委託國立成功大學進行健康風險評估
假設民眾食用之豬肉、牛肉及其製品與內臟來源均為進口,
且全部殘留最高殘留容許量之萊克多巴胺計算(都含有允許的萊克多巴胺含量上限值)
結果顯示各性別、各年齡層萊克多巴胺之最高95%暴露劑量
都在我國訂定之萊克多巴胺每日可接受容許攝取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 ADI)的 10%以下
假設坐月子的婦女每日食用一副腎臟及一副肝臟
坐月子婦女萊克多巴胺之暴露劑量則僅佔 ADI 的 89.9%
仍低於每日可接受容許攝取量,風險在可接受範圍。
截自食藥署的「108年食用肉品暴露萊克多巴胺之健康風險評估」
想看更多直接點下載就行了,或是你想看網站在哪就按這裡
如果你不相信臺灣政府,沒關係
臺灣的ADI是1.25 μg/kg bw/day
美國FDA 1.25 μg/kg bw/day日本 1 μg/kg bw/day
可見臺灣是跟得上國際標準的
而衛福部於2020/09/17所發表的Q&A提到
聯合國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於 2012 年 7 月 5 日通過訂定豬與牛的萊劑容許量標準,
豬肉或脂肪是 0.01 ppm,也就是1 公斤豬肉或脂肪不能有超過 10 微克(0.01mg=10μg)
* 1 ppm=1 parts per million= 1 mg / kg
詳見下表
看圖就可以知道,臺灣的檢驗標準已經可以說是世界等級的嚴格了
以我們的標準認為美豬、美牛和其加工食品沒有問題
FDA、CFIA都比我們標準更寬
然後你覺得開放美豬、美牛大家會死翹翹
只因為電視媒體每天24小時不斷報導?
就算你覺得「萊豬萊牛好怕怕」也沒關係
只要看店家的產地在哪不要去吃就好啦!
怕店家亂貼產地?
那你覺得要告店家還是告政府?
我上面找的資料都是我隨便打一打字就查得到的
資料來源點下去連結都能找到整篇文章幫你解惑
我是電腦白癡都做得到了(沒錯我還在看紙本的報紙,不信你看這一篇)
別跟我說你沒手機做不到
那你是怎麼找到這篇的?
什麼時代了
就算你窮到只能住紙箱
還是可以去市立圖書館用電腦查資料好不好
多用點腦子,免得老了以後老人癡呆
不要什麼都是民進黨的陰謀(兩黨都爛,所以沒有特別支持哪一黨)
什麼拿我們健康去當跟美國交易的籌碼
臺灣每天都有人罹患癌癥健康個屁啦
你有算過自己每天吃進多少糖、多少飽和脂肪、多少鹽分、多少碳水化合物嗎?
或是至少記錄看看自己這個禮拜吃過什麼東西?
你真的擔心健康
建議你直接嗑完《Salt, Sugar, Fat: How the Food Giants Hooked Us》(糖、脂肪、鹽: 食品工業誘人上癮的三詭計)這整本書,保證你再也不敢喝可樂、吃早餐麥片
還不服氣的請去看外國倫的這篇文章
雖然舉的例子沒有到很好但還是值得一看啦
不要被媒體洗腦了,食藥署跟衛生局都有東西給你看你不看
偏要去看跳一堆智障廣告還沒幾行字就沒有的垃圾報導我也是服了你
如果你真的不知道要看哪裡的資料
我極力推薦你看這家的報導:The reporter(報導者)
這篇我沒有引用這家的報導是因為東西太多會寫不完
不過我平常想看詳細點的議題時都會看這家的報導
自從我找到這家之後我就再也不看臺灣其他媒體在臉書的報導了
因為
這家的報導東西多到你會吐血
寫了兩個小時稍微有點累了今天就先這樣吧
查了一堆資料累死人
想看更多類似的文章請去資料夾找「談論議題」
裡面有很多好東西
縮圖來源在這裡,雖然議題不相關但還算是篇可以看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