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滿清末代王朝,看到42/68(現集數/總集數)。在上篇啪啦聊到本片的「人物」一主題:這戲盡可能不醜化已經被醜化的死人。另外,我不太喜歡在看多媒體作品的時候,宣稱自己「純看劇情」?;赌承├碛?,我認為不存在「純看劇情」這種事情。
不存在「純看劇情」?
一部好作品若觀眾認為有「好劇情」,也不見得來自於文字腳本,而是不同媒材的符號的符徵和符旨,可能包含下面三個部分:
- 一、所有內容附於其形式,小說以文字,圖畫以視符號,音樂以聲。
- 二、以傳播模型,看影劇是收訊者的解碼過程,不同人的不同解碼也會有不同結果,包括就劇情的解碼,或解碼成劇情的結果。
- 三、一旦觀賞的是多媒體,譬如電影、動畫、遊戲,更不存在「純劇情」。觀眾的解碼,起碼還包括「圖像」、「音樂」。譬如clannad的「音樂下了,你她媽給我哭」、「美術美得跟童話一樣」。
基於這三點理由,一部好作品若觀眾認為有「好劇情」,也不見得來自於文字腳本,而是不同媒材的符號的符徵和符旨,譬如畫面、臺詞、音樂等產生的效果,如何協作。因此,許多時候,要是認為我們被劇吸引的理由,是「純粹劇情」,末,看不到很多東西。
第四面牆:「舞臺內外」的認知差異
舉一個本劇打破第四面牆的設計例子。約30多集,康有為跟孫文都逃到檀香山,遠離清政府的追緝。檀香山有很多娛樂不被政府管制,包括在當時中國不得上演的時事劇碼,包括戊戌政變。
此刻,正上演「戊戌政變」的京劇。有京劇的臉譜、新西服的設計、京劇的敲鑼打鼓。演到慈禧跟康有為爭鋒相對,正牌的康有為看得入迷,跑上臺跟演員跟觀眾對話,打破第四面牆,趁機讓康有為宣揚保皇而募款,也趁機駁斥孫文的革命說。結果,康有為募到不少錢,演「戊戌政變」的戲班子希望打賞,但康有為要他們樂於犧牲,趕走了。
下一幕,換孫文看劇。臺上演得是孫文鬥康有為。兩人辯論?;蔬€是不保皇。戲碼的發展是,康有為的論述被孫文論破,啞口無言。臺下的正牌孫文看得精采,連忙鼓掌,也趁機上臺演說募款。結果,孫文也募到不少錢,但這次卻把所有募到的錢給了戲班子。
看到這段,也許觀眾會有疑問。這不是白忙一場嗎?何必上臺費口水?這時,鏡頭照著正牌孫文。他自言自語:「以後,把這戲班子歸到咱的報館底下,替咱們宣傳革命?!苟?,兩段鏡頭形成某種對稱,康有為和孫文對待戲班子的行為和動機有何差異。因此,上述對比,若只當「純劇情」理解,就忽略了受眾對於「舞臺內外」的認知差異,進而造成的觀賞體驗的差距。對於創作者設計作品,就少了一些啟發。
結論:創作需要更全面的看
鏡頭不全然只有劇情、戲不全然只有劇本,更不代表只有那紙本的劇本,決定了好劇和不好劇。但當創作者若誤解,只把觸動自身一切,歸咎在「純文字」,則創作者會忽略,到底有哪些要素,影響觀眾「感動」或「不感動」,「左轉」或「留下」。
後記
本來我只想寫段叭啦,但字數上限,發不出去。但怎麼砍,割捨內容,字數也砍不下來。索性,就寫更多,發篇小屋文章。
我是厭惡看純文字的,儘管我是文科生。我更願意談論觀看影像作品,或遊玩遊戲的想法,儘管不太確定,小屋的觀眾是否喜歡?但我想,小屋的初衷是「分享近況」---我作了些甚麼?想了些甚麼?倒也不是為了行銷自己好棒棒,要行銷的話,我現在應該扒著老師們發論文,搞關係,以求富貴名利和發達。
寫完這段筆記,我在想,我該如何歸類這篇文章?我恐怕會當「心得」或者「回憶」。那麼,心得或回憶是一種創作嗎?我該傳達給受眾甚麼呢?我似乎只有一種答案,叫「如實」。以簡單易懂,不講自己聽不懂的話為前提,傳達給諸位---「我作了甚麼,我想了甚麼,我怎麼想」即可。其他想法,譬如「受不受認同」、「受不受肯定」,已經不是我能在乎的。
我繼續看劇了,大家保重。
筆者資訊 |
|
兔草民(nobuusa) 閱讀愛好者,尤好「粗鄙之語」與「王司徒」,現居於臺北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