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官方钱包

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18/2/26 "衛"而何"生" "紙"能離去

黑子 | 2018-02-26 23:57:36 | 巴幣 0 | 人氣 185

我們究竟
"衛"而何"生"  而最終"紙"能離去  看向那"漲"潮   換來的是鷓鴣"價"價啼鳴

沒錯,衛生紙漲價了,漲價的原因很詭異
新聞提到

經濟部日前表示,受到國際短纖紙漿供應商設備出狀況,加上大陸環保與禁止廢紙進口政策影響,導致紙漿價格上漲,衛生紙的原物料「短纖紙漿」國際價格從2017年上漲,2月已經由平均每噸650美元(約新臺幣1萬9000元)漲到800美元(約新臺幣2萬3400元),漲幅達23%


另外

財經作家夏瑋,下午在臉書《納蘭胤德》PO文寫道:「衛生紙為什麼漲價?有人說是國際紙漿漲價,但其實國際紙漿並沒有漲超過2010年的高點,那為什麼現在衛生紙要比2010年貴?因為臺幣沒有漲。」

他分析,「國際紙漿是用美金計價,在彭淮南主政下,臺幣十幾年來都維持差不多的水準,而全世界多數主要貨幣都在漲,因此相對來講,臺幣在國際間的實質購買力沒有跟上其他經濟發展好的國家的腳步,所以當以美元計價的原物料漲價、而臺幣沒有漲的情況下,原物料當然就變貴了,國際紙漿當然就變貴了,而衛生紙當然也就變貴了。」


個人覺得心理層面分析的比較深入的

根據中央社2月23日的報導,衛生紙3月中起漲價,買一串多花一個便當錢。報導中提到,近期通路商陸續都收到廠商調漲通知,漲幅約在10%~30%間,調漲時間點最快落在3月中旬。以一串抽取式100抽12入衛生紙約200元計算,調整後可能來到260元。

各家新聞也紛紛刊登衛生紙調漲的新聞,引爆全臺瘋搶衛生紙的風潮,各通路的衛生紙幾乎全被掃光。PChome24h購物統計,近三日共賣出近5萬箱、5百萬包衛生紙,銷量相較一月同期暴增了22倍。

業者漲就漲,幹嘛要「喊」?
針對這股漲價帶來的囤貨潮,臺灣大學經濟系副教授馮勃翰提到,「這次漲價的風聲到底是誰先發出來的?」假如是通路開了第一槍,背後的目的可能是在日用品漲價之前,透過預告「回饋消費者,目前不漲價、還有一些促銷活動」吸引顧客來店囤貨,在短期內帶進大量人流,絕對有明顯的正面效益,就和品牌端預告漲價的思考大不相同。

通常品牌漲價有三種做法:預告漲價、默默漲價、縮小產品規格但定價不變。這次的衛生紙漲價就屬於第一種,可能的原因是 漲價的幅度較大,若是一次調漲,容易引起消費者的不滿,因此透過事先預告,可以讓消費者有機會囤貨、而不會直接埋怨調漲,也能從中蒐集市場對於漲價的反應和可承受的漲幅。

《精準訂價》提到,廠商改變價格往往有風險。在 A 品牌調漲價格後,競爭對手如果沒有跟進,甚至剛好推出促銷折扣,導致 A 處於價格劣勢,銷量和市占率將會大幅下滑。

為了避免調漲後,對手反而削價促銷,有一種可能的做法是向市場「發送訊號」,也就是預告漲價,藉此聆聽顧客、競爭對手、投資人或監管單位的意見,通常競爭對手會謹慎看待漲價的消息,並思考自己該有的行動。

衛生紙價差沒有非常大,消費者囤貨的原因是什麼?
透過這幾天的觀察,馮勃翰認為「瘋搶」並不只是消費者貪便宜。精打細算的消費者的確會在看見漲價風聲時,就開始囤貨,不過隨著社群媒體上陸續出現「貨架被掃空」的照片,進一步吸引人潮進到賣場「朝聖」,跟風搶購衛生紙,或是怕已經被掃光了之後會買不到,也跟著買幾串。「這次搶購,是兩股力量加在一起的結果。」如果想從中理解臺灣消費者的行為變化,不可忽視社群媒體推波助瀾的功用。

東方線上副總監楊少夫提到,東方線上2017年的調查顯示, 臺灣消費者已經習慣平時抑制開銷,針對日常消費品特別懂得精打細算,每一筆花費,都會願意計算「買了等於省下多少錢」,而衛生紙就是其中的典型。 過去,衛生紙一直屬於帶動零售促銷的「火車頭」品項,消費者會因為某家通路的衛生紙有打折,就願意前往該通路消費,一旦這樣的品項出現折扣,很容易引起消費者的反應。

衛生紙漲價,告訴你什麼市場訊息?
當消費者已經大量囤貨,把半年的衛生紙量都已購足後,「接下來通路就很難運用此品項促銷吸引顧客來店了。」這表示,未來零售通路的促銷策略和品項也需要出連帶調整,而靠著集點換購衛生紙的便利商店促銷策略則會大受歡迎(因為換到的衛生紙單價變高了)。

楊少夫指出,目前已有衛生紙、手搖杯廠商喊漲,如果這股「漲聲」擴及更多的日常消費品,將表示整個市場可能都會有一波物價調漲。「當消費者有這個心理預期,消費行為會變得更為苛刻,很可能衝擊下一波促銷檔期,如果沒有太多的折扣優惠,就會愈來愈縮手,樽節開支。」這個現象究竟會不會發生,值得行銷人持續觀察市場的變化。


原文網址: 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55741

個人想法(黑子沒學過經濟,有任何想法歡迎提出)
黑子是覺得臺灣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貨幣制度與市場機制,市場是開放的但貨幣是封閉的,對外交易還是以美金為主,一來一往的匯差與長期依靠進口(灣島國嘛 燃料,民生物資,糧食....,都要依靠進口),所以往往試圖穩定物價,卻造成很大的風險。
再來談薪資,目前的大環境外商的數目已不如以往,臺灣的市場環境讓高階人才出走,企業規模普遍縮水(大的都外移了),變相使大眾普遍低薪,而這些企業對內常常以共體時艱的方式減緩加薪,對外則說原物料高漲所以產品要漲價(但實際上物價回穩時,他們也不會調降),但這些企業如此的操作,規模有因此變大嘛?
答案肯定是沒有的,因為目前還留在國內的企業,缺乏資本去培養人才,也不願花心思培養人才,不願提升產品品質,一味的降低成本,提高售價,以各種方式獲得利潤然後賺飽一波遠離鬼島,一切就是這樣,完美的劇本
當然,有良心的企業還是不少,只是他們也是經營的辛苦,政策跟大環境都造就龐大的壓力,好公司還是可以觀察的出來。

回到這次的漲價,為何漲價前還要先預告,這點上方新聞有提出分析,不過黑子認為這是變相的兩次漲價,目前放出消息讓衛生紙大量被搶購(先小漲一波,大量釋出存貨),然後又可因存貨已大量售出,供不應求,來進行二次漲價,問題就在於說我們不可能不用衛生紙,存放再多總有用完的時候,近期來說衛生紙還是會維持高價,當我們家裡的衛生紙快要用完時,想再出去買新的也理所當然認為過了那麼久,供應也該恢復正常衛生此價格也該回來了,很抱歉,不會回來的,物價很少會出現緊縮的現象,而且目前大環境都是通膨狀態這次的漲價快速的補上了臺灣遲遲沒跟上國際物價的通膨,不過最慘的便是臺灣的薪水並沒有跟上國際的通膨,這點請各位節哀



封面圖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