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官方钱包

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達人專欄

《再寫韓國》臺灣青年第一手觀察

陸坡 | 2017-11-14 18:00:03 | 巴幣 60 | 人氣 1358

媒體和旅遊寫手外的韓國,撇開刻板去了解大韓民國
幾年之前哈韓風潮席捲全臺,再受到流行文化和媒體渲染,讓當時臺灣一窩蜂的吹起韓式風潮,也憑著那些年的風氣,來了解過往的韓國印象。韓國人發明?賽事小動作頻傳?整形風氣和泡菜韓劇、網路遊戲高額補助?當我們討論起韓國時,總是不免提到這些東西,但真正的韓國社會是什麼?真如媒體和網上灌輸給我們的樣貌相同嗎?南韓首爾大學博士班研究生陳慶德,將用《再寫韓國》以一個現代青年在韓十年,用社會現象學與經驗、文化歷史等角度,透過當代流行娛樂和餐飲小吃,還讓讀者以較輕鬆且不隨便的角度來解釋韓國這個國家真正的社會風貌,而不是旅遊達人的吃吃喝喝逛雜貨;歐巴藝人好吸睛的表面報導。



想了解一個國家往往還是需要契機,例如當它出現在你的認知當中,並實際對你的生活產生影響,不管是工作需要;興趣使然,當你真想要去了解一個國家時,不需要媒體對你渲染,你就自己主動去理解這國家。就像是動漫畫迷為何往往了解日本?絕大部分都非新聞媒體所論的媚日,而是如果不去了解日本,在理解一部日式動漫作品,往往會有瑕疵。像是日式吐槽和雙關語笑話,這不止日本在世界各處都一樣,因為喜愛某樣該國的事物而了解了這國家,這就迷的文化。

雖與本書的作者不同未身處韓國,但於韓國知名遊戲大廠上班,四周許多韓國華僑同事的工作環境,才讓我開始想了解韓國這個國度,也在一、兩次短暫出差韓國,才真正感受到國家職場差異。而在韓國讀博士,貼近韓國在塊土地和人群的博士候選人陳慶德所撰寫的《再寫韓國-臺灣青年的第一手觀察》是匯集他自身網路社群發表的專欄文章而成的書籍,書裡面並不使用傳統的論文術語,反而用較為親切的雜談文體,讓人可以透過文章簡單的對韓國文情略知一二。

這本書主要架構於韓國的「被害意識」的根源性去探討。在文中陳慶德不只一次指出韓國人被害意識的發達,更認為這是一種因為歷史而建構起韓國人的意識形態。從韓國不斷的被滅亡、依附、殖民等歷史影響了韓國人的各種心理,如競爭心理不是第一就是沒有、過度在意他人眼光的自卑弱者心態,和不時的敵視卻又依附侵略者的矛盾心理。很有趣的是韓國的意識某方面與長期被殖民的臺灣更加激烈化,兩者的「被害意識」雖雷統但有略有差異之處。



書本以幾個方面來敘述韓國:「飲食」、「影視」、「經濟」。飲食的敘述有韓國為何有那麼多咖啡廳,不生產香蕉名產卻是香蕉牛奶?為什麼是全世界最愛吃泡麵的民族?讓讀者了解韓國人的生活型態和歷史緣緣,如因為讓自己可以快速工作而慎取過量的咖啡因顯像在韓國咖啡廳的分佈,因為沒有香蕉,香蕉昂貴稀有而香蕉牛奶成為了「高級又營養」的飲品代表,泡麵可以快速的補充飢餓,而同時也展現出韓國受日本文化影響的代表性。

而書中也提到許多外銷至韓國一炮而紅的臺灣產品,如三點一刻的奶茶包,和古早味蛋糕,甚至珍珠奶茶,去敘述這些產品如何紅於韓國而又為什麼受到韓國接受和喜愛,反思臺灣的飲食和自我的被害情結和韓國的牽連。敘述影視的部分,陳慶德舉了電視劇《鬼怪》和電影《哭聲》等,來敘述韓國憂心自己的傳統文化消逝,和全盤日化與仇日情結的被害效應。在這裡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敘述在《鬼怪》的單元裡提到,全盤韓化與文化再創造的運用性。

韓國《鬼怪》偶像劇中的鬼怪印象並非傳統印象,而是再創造的韓國傳統印象,他的故事與一些日本或是中國的故事大同小異,但抽換了人物和鬼怪成了韓國印象與記憶性的東西,而創造出全新的韓國鬼怪。而我們也可以曾書裡對於韓國電影《哭聲》的敘述中發現,韓國人對於日本的仇恨感,在某方面也是一種被害意識集中出口,如同兩邊的文化類似卻又不同,韓國無法認同自我許多意識已與日本同化,積極的排除而重新塑造新的韓國文化內涵,展現出韓國在地性。



就某方面很有意思,臺灣與韓國兩者都有面臨在地文化保存的問題,差別在於韓國包裝好自我的文化,全盤創造出新韓國風情,臺灣卻不在乎包裝而差上韓國一截,但臺灣比起已過度包裝的韓國外銷文化,反而包有自我文化風情而非加工後的面貌,缺點於在國際上與積極程度。這也可以看出兩國類似但卻不同之處。但在許多時候,年輕一代不分國家,所看到的問題可能是同樣的,在薪資的章節中,就有提到韓國的月薪「八十八萬元時代(臺幣二萬五)?!?br>
從八十八萬元時代,到如今韓國踏入社會新鮮人三拋、五拋、七拋、全拋時代,從「戀愛、結婚、生子」到「交友、買房」最後「夢想、希望」所有都被拋棄,這也是韓國年輕族群的縮影,自嘲全然無自我的價值時代,如同日本的社畜文化、臺灣的22K勞動時數過長,都可以察覺不管小島、中島或半島,在這東亞的社會和年輕人對於自我價值的失落,都有著不謀而合的觀感。韓國的困境不只反應在勞資上,也反應在觀光和土地之中。

書中以濟州島目前觀光困境和歷史淵源來敘述,更從「四三事件」可以看出這歷史事件與韓國人「被害意識」的沉重性還有矛盾,「四三事件」簡單的說是一種如同日本沖繩與美軍的敵意,加上如同臺灣二二八的韓國慘案,也激起韓國被害指控的矛盾,是韓國政府?美軍或是日本遺毒?直今也說不清,而諷刺的是濟州島一直以來被美軍窺視為中國北韓的戰略地位,卻被中國人收購大量的土地建設度假中心,甚至反對美軍進駐濟州島最大的支持者竟是日本沖繩島民。



故以「被害意識」為主題而撰寫的專欄集結書籍《再寫韓國-臺灣青年的第一手觀察》,無端點出了韓過內部受到歷史脈絡的沿革性,也點出當今韓國受到這種集體被害意識思維,轉化在文化和商業,甚至生活之中??纯错n國反觀臺灣本土對於不斷遭受殖民,甚至受於日中情結大量牽連下的「臺灣」與「中華民國」兩者主體認知上矛盾的「被害意識」心理又是如何?韓國讓世界看見新面貌的同時,臺灣不也如此高舉「臺灣NO.1」的旗子?韓國社會的現實,如同臺灣借鏡。無法否認文化一直就非單向傳播,而是一種相互引響的綜合體。




文章原址:
《再寫韓國》臺灣青年第一手觀察
更多動漫畫電影書籍資訊請參照個人網站
可以點選網站內廣告給予作者小小的支持
喜歡的話請到粉絲團電影書籍回收桶按讚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東方
韓國現在也是慘,大部分的韓國人一輩子都為了大集團而活
2017-11-14 19:48:20
ゆりん
當一個地區的過去充滿被殖民的事實,這些情形發生的可能性很高吧~
2017-11-14 21:34:31
俠哥
韓國社會裡的黑暗我覺得比臺灣社會的黑暗還要可怕的多,道德觀扭曲蠻嚴重的
2017-11-15 00:17:52
順著宿命
民族主義可以增強凝聚力,哪怕演變成沙文主義,對掌權者大多時候也是利大於弊,故許多國家縱容甚至鼓吹,反正受害的、目光狹隘的也就是那些愚民
2017-11-15 01:17:10
任孤行
話說
韓國遊客四處遇的到...
2017-11-17 23:29:45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