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透過好友的轉傳,看了這則影片頓時覺得心裡有些沉重。內容是在現實生活中舉辦和虛擬動漫人物的婚禮。
某些網友提及這部影片令人生厭,因為機器、動畫人物沒有生命和感情,也就沒有意義。
但我倒是能夠理解為何有人會想脫離現實,逃到封閉或虛構的世界來令自己在情感上自給自足??陀^上那的確是一種自我催眠和幻想,但我想更該探討的是,生活周遭的一切人們理應是最讓人感到親切和實際的,為何有人還是選擇難以互動,難以回應情感的虛擬事物。
前些陣子有隻因為《動物朋友》而爆紅的企鵝,相關新聞可參照這裡:
裡面這隻名為葡萄的企鵝與伴侶來到動物園以後,沒想到伴侶卻轉而和另一隻年輕的企鵝在一起,還為新歡生下了孩子。此後葡萄便形單影隻,直到遇上了與《動物朋友》合作的活動裡的企鵝立牌。每天便是與立牌待在一塊,甚至不時做出求愛的動作。
我們或可將此視為不理智的行為。也許企鵝無法有足夠的思緒去分析理性與非理性的行為,但人類必定是有的??蔁o論是新聞裡的企鵝,甚至於我轉貼影片內的宅男,乃至成千上萬摒棄掉現實世界,耽溺在自我幻想和自我催眠的人們,基本上都是源自於一個共通點——對現實世界沒了希望。
對世界沒了期待,可身為有情感的物種,必然需要一個新的場域來使我們的心靈有安身立命之處。於是,退而求其次轉向也許和現實較為不同,但有一個形體能夠讓我們的情感得到安頓,心裡也會較為踏實。
先不論企鵝是否能夠明白自己的感情得不到回報,但人類可以。任何一位將心思轉到虛擬世界,甚至於認定某位虛擬角色是他畢生摯愛的人,必定都有過掙扎和曾對現實情愛抱持希望的時刻。
比起批判或指責他們的不切實際,各位不妨看看我們究竟帶給他們怎樣的世界,任何人對一個環境的失望,乃至於對人與人間的情感抱持著絕望的態度,這絕對不是能用「個人選擇」來一言以蔽之。
我們身處於什麼樣的世界,過怎麼樣的人生,我們受到了怎樣的對待,都會直接影響到我們對於該環境的直接反應。我想起前些年曾看過一個報導,某個救援團隊到中東國家去做人道救援,其中一人碰上了當地的孩子,那位孩子看到了即將執行轟炸任務的轟炸機從他們上空飛過,孩子指著那臺飛機說道:
「我希望它能把全世界的人全都殺死?!?/font>
該報導我已經找不到了。只記得救援團隊的那名成員形容那位孩童的表情絲毫沒有人應當有的慈悲,甚至不曾提到希望結束戰爭之類的事情,眼中只有純粹的恨意和惡。
我為什麼提到這則報導。原因是報導的最後,那名成員給這件事下了結語:
「當這個世界只帶給人惡意,人就只會對世界懷抱惡意?!?/b>
對現實世界沒有希望的人。要不走上極端,要不便是將希望依靠在另一個新的世界(即使客觀來說這依然是虛擬,而且是源自於現實世界的產物)。我們這些創作者某方面也是如此,只是我不盡然對現實世界懷抱絕望罷了。
比起評論他人為何要如此「不切實際」,不如反思我們究竟帶給他們的「實際」是什麼樣的情境。比起詢問為何有人厭惡自己,不如思考自己如何對待他人;比起詢問為何要逃避現實,不如思考為何現實是如何令人想要逃離。
我們無法決定此生會被如何對待,只盼我們能溫柔對待這個滿是傷害的世界。倘若有人承受不住而離開,我想那並不是他們的過錯。
別去詢問為何有人無法忍受他們的生命,因為你我都可能是使他無法忍受的一部分。
我忽然意識到為何人們總在感情中被傷害之後,會說出對感情絕望,想要單身不再交往的悲嘆。此時安慰他們不要放棄希望,相信遲早會找到對的伴侶是相對客觀和正確的安撫,但對於真正在情感上,乃至於現實生活失望的人,這樣的慰留以及無端灌輸希望的概念,叫他們要情何以堪。
假設前述的那隻企鵝真是因為情傷而對感情絕望,假設與動漫人物結婚的男子曾經勇敢去追求現實生活中的愛戀而失足。慶幸你我都經歷了幾段感情和挫敗,也都安穩腳步繼續追求,可某些人受的傷也許是我們難以想像,一失足,千古恨。
倘若任何情感都能得到回報,假若一切對世界的愛都能得到回應。那世間萬事萬物的美好和苦痛,都是多麼令你我心甘情願、心服口服。
生命中的無奈莫過於此。曾經嘗試卻被背棄,曾經努力卻沒了回報,曾經孤注一擲卻沒有回應。重複幾次挫敗之後,隨之而來的便是害怕被拒絕後對於事物甚至於世界的漠不關心。
想改善政治環境,但看到了政治的惡,於是漠不關心。
想透過努力升遷,但看到了職場的利用與心機,於是漠不關心。
想追求貌美女子,但看到了她是如何利用男人,於是漠不關心。
想維持完美感情,但看到了另一半是如何棄如敝履,於是漠不關心。
受過傷,才懂恨。受過傷,才能看淡。
相比回過頭來傷害對方,將心思轉向不會被傷害的環境,是較為正確並能同時做到保護自身的。當然,某些走不出來的人就朝向極端,自殺、隨機殺人。
或許是我近年來的心態轉變,我對於自殺者、殺人者總會去探討背後的原因。想起還曾有數次因此和網友辯論過。
忽然又想起在去年六月,美國佛羅里達洲發生了一起襲擊同志酒店的事件。一共造成50人死亡和53人受傷。媒體立即挖出了兇手曾對前妻家暴,以及是極端厭惡同性戀的人。
他的父親說兒子厭惡接吻的同志,但是父親自己也在報導中說:「同性戀的罪自有神來處理?!癸@然也是厭惡同志的人,而兇手正是成長在這樣的家庭。
媒體自然將其渲染成了十惡不赦的惡徒,許多同志也在為死者哀悼的同時,批判了反同的分子。沒想到在事件幾天後,兇手的身分有了意外的發現——他是那間被他襲擊的酒店???,甚至還有使用同志的交友軟體。
這時的人們才理解,為何他會無法擁有美好的異性戀婚姻,為什麼選擇同志酒店來成為作案的地點。換言之,兇手本人出生在反同的家庭,但本人卻又是同性戀。在沒有和家人出櫃的前提下,不斷壓抑和催眠自己討厭同性戀的自己,最厭惡的,其實正是不被家庭承認,甚至是同性戀的自己本身。
為什麼提起這個故事。
當一個人接收到的是一個違背自己心知的訊息,必然會產生反抗和逃避的思維。在無法找到使得心靈得以平穩的地方的時候,殺人和自殺往往成為這種人的出路。
我並沒有任何要替逃避或殺人者辯護的意思。只是,任何獨立個體必然都有其思考邏輯,不可能天生造就??吹娜死^續在世界浮沉,看破的人逃向另一個世界,掙扎的人選擇和世界反抗。每個人都是相對複雜,於是,探討單一事件的背後必然有其複雜的脈絡,絕不是單一的「難道你不知道你在逃避嗎?」就能解決。
我們沒有權力去決定他者如何過他們自己的人生,但我們仍有能力去選擇自己去如何善待他人。當一個對世界懷有期待的人,你刻意讓他體悟世界的惡,卻在他們選擇離開的時候,要他們不要逃避現實......實話是不見得能說的,在他人尚不能接受時,說實話就是實質的霸凌。
我們只要知道他們努力過了,但是運氣不好,被背叛了。不要執意要求他們一定得活在怎樣的世界。
我想起前陣子我的母親突然和我提及,她曾無法接受我想要自殺的心態,認為我相當自私。但近期忽然領悟,發覺這種「慰留」是一種道德綁架和自私的愛,倘若真的無私愛我,那不該強硬要求我留在這個世界。
倘若真的想幫助那些遠離現實世界的人回到這裡,請先衡量你把他帶回來以後,他會不會比從前還要來得幸福。在要求他重視現實世界的同時,也請你重視,這個現實世界帶給他的究竟是什麼。
那些被世界傷害過的,看破了而遠離的,看不破而自殺或殺人的。我相信他們會記得真實的情感是什麼樣子的。知道人與人其實應該互相關愛,知道這個世界其實有人彼此是真心相愛和無私,只要付出就能得到回報。
是只要你愛他,他必然會去愛你的。他們會知道世界上的確有這種關係存在。
如果我問他們,他們必定會說他們知道。只是,他們會再對我說上這麼一句:「但我嘗試過了,這些機會可能不屬於我們。我能怎麼辦,我也很絕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