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寫出令人又愛又恨的劇情,首先我們就要來探討下,什麼是劇情張力。
如果你常聽到有人說,這個劇情的張力如何如何,他因為如此如此,而又如何如何。
面對這樣的說法,先不用害怕,其實這些名詞,不像你所想像的那麼困難。
首先,若是把張力放在維基百科上做出查詢,張力的定義就來自於科學。
你可能會說,我想要知道的是有關於故事的張力,為什麼只找得到科學的定義,那張力到底是什麼?大家先不要擔心,其實你也學過張力,在各位國小就有學過張力是什麼,什麼表面張力,彈性疲乏、洪荒之力。咦?洪荒之力?
這種力到底是什麼?
我下面就以七龍珠來做出一段劇情張力的分析。
碰見比克→被比克打敗→修練→打敗比克→ 碰見達爾→被達爾打敗→修練→打敗達爾。 無限延伸。 |
相信你這樣看,就大概發現他們都是先碰見比克(出現(平的)),接著被比克打敗(劇情低潮)→修練(累積情緒)→打敗比克(高潮)。
這樣的模式,當然也可以繼續一路到魔人普烏。
(雖然若是你只會這樣寫,可能只會得到篇YY小說。)
但如此你應該懂得什麼叫做張力了吧!
其實張力就是指故事當中,這些起伏的之間的距離。
這些距離其實也就是讀者在觀看時的心情情況,試如果一個沒有起伏的故事是怎麼樣的?
一路平凡無波,故事也僅只是敘述完畢而已。(那不就是流水帳嗎?)
當然敘述也很重要,可若是你還沒學會這招,故事也就會容易令人覺得無趣。
以下也可以看一下,如何學會敘述,練會小小說的基本功。
連結:【小說教學】新手向:如何三分鐘完成小小說
或是對於修練敘述的文比方法。
連結:【小說教學】新手向:五大心法讓你的文筆變得更好!
你懂得什麼叫做張力後,一定很想知道,那該如何才可以創造出這種張力,控制你的讀者跟著你的劇情有所起伏,讓他們又愛又恨。
就讓他們不停保持一種「既想看下去,又害怕看到的結果。」的心情!
在這樣的心情之下,就可以完成又愛又恨的劇情啦!
張力的產生,我將他們歸納為三大方向。你可能常聽到有人說,這劇情張力來自於人物內心、劇情、還有令讀者迫切想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等。
而這三大方向就是:懸念、矛盾、衝突。
衝突:兩軍對壘前,那暴風雨前的寧靜。 故事之前 懸念:令讀者好奇,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 故事之中 矛盾:以子之矛,攻彼之盾,那交擊下的激情。 故事結局 |
簡單來說,以上三大方向的效果和使用情況,就如同上述所言。
但其實張力、衝突、矛盾在字典之中的字義是有點類似之處的。
以下:先讓大家知道這三者之間的關聯,與我自行分析後的定位。
張力:藝術作品中,介於抽象與具體之間、全體與各個之間、字語的狹義與廣義之間等的制衡力量。如:「戲劇張力」。 |
矛盾:理則學上指不可同為真,亦不可同為假的概念或命題。 |
衝突:衝撞、碰撞。 |
角色衝突:個人在生活情況下因所需扮演腳色的不同,而產生顧此失彼的心理困境。 |
──教育部國語字典。
而在我這邊的定位則是以:
張力:包含著衝突、矛盾、及懸念的使用,同時也是高低潮間的波長。指涉較為廣範。 |
衝突:角色間的衝突,不論是外在又或是內在,是較可以使用於故事開頭,又或是人物間的設定,是外在或內在間影響角色行動,行為的方式。 |
懸念:用於令人不斷翻頁下去,令人不斷好奇,到底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的手法。 |
矛盾:通常用於結局,而其內容較沒有一定好壞之分。正派不一定是正派、反派不一定是反派,努力也可能不是努力。邏輯上令人會有多重思考意義的手法。 |
所以簡單來說:
衝突用於故事之前的設定部份,影響角色的行為。
懸念用於故事之中,令讀者不斷一頁接著一頁翻下去。
而矛盾則用於結局,讓你的結局獲得更大的意義,回味無窮。
好了,有了以上認知之後,我們就來開始講述什麼是衝突吧!
衝突就是在故事之前,你該如何就讓讀者,一開始就好奇,故事到底是怎麼樣子的?並且隨著故事的推展,為了每一段的高潮而準備,這時可能會將衝突不斷拉大,讓角色因為你的衝突不斷充滿張力。
小說家葛林:「觀眾愛看的是──事物危險的邊緣。」
一、誠實的小偷。二、軟心腸的刺客。三、疑懼天道的無神論者。」
而衝擊我將它們分成六大類:原罪、追尋、拉扯、逼迫、擠壓、病態。
原罪:我是一名軟心腸的刺客。 人物本有阻礙
追尋:我沒有錢,但是我想買一棟房。 外在阻礙
拉扯:我不想再看到有人死去,但我也不想殺人。 內心阻礙
逼迫:為什麼要逼我? 外在逼迫
擠壓:明明不想,但事情已經這樣了。 故事逼迫
病態:什麼都已經無所謂了! 人物爆走
原罪:我是一名不殺人的殺手。
原罪,就是角色設定上的衝突。
就如同葛林所言,事物危險的邊緣。角色的本身就處於一種衝突之中,自己目前想要達成的事物,自身就開始在阻礙自己,而這種阻礙是什麼?就有賴於作者的想法去做設定,當然這種設定上的衝突,也就令讀人會好奇,這樣的主角,到底會發展什麼樣的故事。
追尋:我沒有錢,但是我想買一棟房。
在追尋上,角色可能有一個目標,但目標擁有阻礙,讓角色在這種阻礙裡,去進行故事的開展,開展之後的事件不斷,一直圍繞著他將如何化解這種阻礙,就就是追尋。
就好比《老頭子總是對的》之中,最終他換到了一袋金幣。若是以交換的可能,老頭子最終的目標是換到金幣,那之間他如何才有機會換到,又會經歷過怎麼樣的事件呢?
「我沒有錢,但是我有一根迴紋針!」
拉扯:我不想再看到有人死去,但我也不想殺人。
不想要如何,但那卻是通往想要的唯一辦法。
這時候主角的內心變會產生衝突,這種衝突會令人一顆心懸在那裡,而這種衝突比較近似於角色的內心,而內心比起外在的阻礙,更令人揪心。當讀者瞭解到,主角的內心時,也就會令讀者好奇,若是碰到這樣那樣的事件時,主角該如何去解決這樣的事件。而主角的內心,又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想法呢?這些都是可以進一步討論的點。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逼迫:為什麼要逼我?
當你的主角,有了原罪、有了拉扯時,這時要是外在再出現一個逼迫,事件強迫他不得不如何時,就令人對於主角產生了憐惜。事件不斷出現,強迫他一定是這樣或是那樣,主角就不得不面對自己的本心與缺陷,當面對這種情況時,讀者也可能開始吶喊:「為什麼又碰到這種事情,主角還可以堅持自己嗎?」
逼迫用得好,同時也可能令主角產生更多阻礙、更多衝突。
就像《海賊王》裡,騙人布與魯夫的戰鬥,其實並不是真的與魯夫戰鬥,而是他不想失去梅利號,而堅持梅利號,就必須保護它,就算自己再弱,也一定要守護!
騙人布:「為什麼……事情會變成這樣子?」
擠壓:明明不想,但事情已經這樣了。
當主角有著自己的堅持,而事件卻已經發生時,就會出現擠壓。頗有種木已成舟的感覺,當木已成舟,主角又該如何去做判斷,甚至於當他失去了所有達成的路線時,他會不會放棄自己的堅持呢?這種擠壓,會不停地在故事之中,就像是壓力鍋般,將主角與已成的既定事實去做掙扎,這種掙扎也會強迫主角,做出任何反應。
就像神劍闖江湖之中,當緣殺死薰,而劍心會做出什麼反應呢?
「死了……心愛之人死去後,我又該怎麼辦?」
病態:什麼都已經無所謂了!
而當你把角色逼入一個胡同之時,他放棄了所有信念、所有堅持,就開始誕生病態,這種病態令角色爆走、瘋狂、什麼都無所謂了!與此同時,讀者的一顆心也跟著主角而死去,落入最低點,而期望到底會有什麼事件發生來拯救主角,主角到底又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到了病態階段,也就是故事上的最低潮端了。在主角什麼都已經無所謂下,那麼再面對他自己本身的阻礙時,他又會做出什麼判斷來做出改變呢?又或著是直接放棄呢?
「只要可以……那什麼都無所謂了。」
相信大家可以發現這種衝突,會令角色逐漸進入一種低潮之中,這也就是為什麼虐文也會令人覺得好看的原因!通常越虐的文章,在改變之時,也就令人更為期待!
「縱我虐他千百回,他依然待我如初戀。」
現在你也知道為什麼故事當中的如果寫出那些有著虐文傾向的橋段,卻依然吸引你想要閱讀的原因了吧!因此,想完成一篇又愛又恨的小說,可不容易呀!其中是很複雜的。
好了,本篇文章先討論到此,下一次我們再來繼續講完懸念與衝突!
連結:【小說教學】如何寫出令人又愛又恨的劇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