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羅門的偽證前篇:事件/後篇:審判》,改編自日本作家宮部美幸同名長篇推理小說;由《不可思議的海岸物語》導演成島出執導,藤野涼子、板垣瑞生、石井杏奈、清水尋也、富田望生、前田航基、望月步、西村成忠、西畑澪花、若林時英、加藤幹夫、石川新太、佐佐木藏之介、夏川結衣、永作博美、小日向文世、黑木華、尾野真千子等主演;2015年上映的懸疑驚悚片。
1990年聖誕節清晨,被大雪掩蓋的城東三中校園裡發現一具屍體,死者是二年級學生──柏木卓也(望月步飾)。經過一番調查,檢警以自殺結案,原以為風波會就此平息,沒想到突如其來的匿名告發信,再度撼動整座校園。信中直指柏木是遭到同班同學大出俊次(清水尋也飾)、橋田佑太郎(加藤幹夫飾)、井口充(石川新太飾)三人霸淩致死。
之後,媒體連番惡意解讀,家長群情激憤,學生之間更是瘋狂猜忌,令這所學校不再平靜。身為班長的藤野涼子(藤野涼子飾)不甘心被繼續操弄,於是集結一群不信任大人的同學,打算舉辦一個校園法庭,要找出事件真相。
《所羅門的偽證》是素有「日本平成國民作家」之稱的宮部美幸,耗時15年構思,並於雜誌上連載長達9年,寫下了4700張稿紙,最終集結成三部曲的長篇推理巨作,中文版甚至把每一部曲分成上下兩集,一共有六本。而為了將豐沛的內容搬上大銀幕,所以《所羅門的偽證》分成了前後兩篇來敘事,讓觀眾不會因為過度刪減以致於一頭霧水,比較能夠瞭解前因後果。
原作小說不僅在日本狂賣200萬冊,在臺灣同樣也是大受歡迎,銷售超過一萬套,並盤據銷售排行榜冠軍長達三個月之久。而憑藉小說的高知名度,真人版電影在上映前就備受粉絲期待,尤其為了選出學生角色,在日本還舉辦大規模萬人海選,而且新人女主角還以片中人物姓名「藤野涼子」為藝名出道,引爆一波話題。在日本正式上映之後,《所羅門的偽證》也不負眾望,前後兩篇都在日本蟬聯多週票房冠軍,雖然有仰仗春假過後的淡季,沒有強片與之爭鋒的關係,但表現仍是相當不俗。
1986年,沒有寫作經驗的宮部美幸以短篇作品《賀電殺人》入圍「第25回ALL讀物推理小說新人賞」。翌年,又以《鄰人的犯罪》獲得「第26回ALL讀物推理小說新人賞」。不同於東野圭吾的大器晚成,宮部美幸從出道開始就一帆風順,屢獲各大小獎項,還因此有了「推理小說女王」的美譽。不過宮部美幸的作品大都有批判社會現實的韻味在,並發掘人性最真實的一面,讓人反思自省,所以跟【推理小說】相較起來,我是覺得更傾向於【社會小說】。
《所羅門的偽證》主要圍繞著「霸淩」,有同儕之間的霸淩,握有「話語權」的媒體霸淩,以及傳統教育體制賦予老師太多的權利,所造成的體制霸淩。因為種種「霸淩」,繼而引發一連串社會的震撼。不過話說「霸淩」,算是日本創作中非常喜愛使用與探討的題材,像是野島伸司寫作的《人間失格》、湊佳苗的代表作《告白》、重松清2010年的作品《十字架》等,這或許是日本人長期受傳統封建社會風氣束縛所致。
有不少人說《所羅門的偽證》跟《告白》很像,因為都是從平靜的校園發生一樁不尋常的命案展開故事,並涉及校園霸淩、人心冷漠等社會議題的探討,具有強烈的諷刺性與人性道德的掙扎,而且同樣是以多角色同為第一人稱敘述的方式,直接深入到人物的內心,然後透過他們的行為及獨白,像是拼圖一片一片拼湊成完整的真相。
當年,電影《告白》會造成風潮,除了湊佳苗以驚人文筆寫出膾炙人口的故事外,該片導演中島哲也出色的場面調度和剪接更是一大關鍵。《所羅門的偽證》的導演成島出也絲毫不遜色,將雪地、櫻花、雨景等畫面,營造出微妙的視覺效果,並散發濃厚的平成初期的氛圍。而特寫鏡頭的運轉,都表現出了角色明顯的情緒特徵,掩飾了影片中那些第一次演戲的「素人演員」還很生澀的演技,讓觀眾自然走進故事之中。
《所羅門的偽證》邀請了佐佐木藏之介、夏川結衣、永作博美、小日向文世、黑木華、尾野真千子等一票實力派演員,看起來卡司很猛,但基本上都是來幫扮演學生角色的素人演員護航,所以其實也沒有什麼好談。而這群素人演員中最亮眼的當屬現年15歲的藤野涼子,她以自然不造作的氣質演技,進行生動的演繹,尤其還擁有一張酷似蒼井優的明星臉,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其次就是日本女子偶像團體「E-girls」16歲成員石井杏奈,擺脫平時甜美可愛的形象,剪掉一頭長髮,畫上青春痘扮醜,詮釋一名慘遭霸凌,導致性格丕變的女學生,各種負面糾結情緒,十足考驗演技。
電影文案寫著:「說謊,是成為大人的開始。」看起來非常諷刺,卻也有十足的無奈,面對這紛紛擾擾的世界,訛虞我詐的人際關係,不用說謊來保護自己,似乎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