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吼~~~這次考試又沒考好!」
「糟糕!我這次拿不到獎學金了啦~~~」
「老師真機車!出這什麼鬼題目嘛!」
「欸欸~這次第一名一定是XXX了啦~吼~~~都是英文沒考好的關係啦!」
你有聽過上面這些話嗎?或者你幾個月、幾個禮拜、幾天、甚至幾分鐘前才聽過?
抱怨關於學習的事情,而當年的我,也像他們一樣。
我有一些朋友,他們在不同的國家讀書,但起點都是在臺灣,
有的是為了追求更專業的教學,有的是因為在臺灣讀到敲桌敲椅,
始終都歸於受不了「應試教育」。
當然,臺灣並不是最嚴重的,日本、韓國、中國也都如此,學生各個奮力K書,只為了K出好成績,至於這成績的背後為了是什麼,原因就有很多種了。
我們先回到原點,你們是否還記得小時候,父母或爺爺奶奶常常告訴你:
「要好好讀書,長大才會有好未來、好工作。」
如果沒有,通常你的家長應該是事業非常成功,或者起碼是個開明父母。
不過我絕對不是說叫你讀書的父母都是不成功或不開明的,而是通常非常成功的人,會告訴你走向成功真正的路應該怎麼走才對,而不是一昧的告訴你很攏統的「好好讀書」。
為什麼要好好讀書?
縱觀歷史,自古以來上京報考,一舉成名後當上官,只要別亂講話,通常都能好好過下半輩子,而在今日,高普考上的公務員,也是各個鐵飯碗吃一輩子(有的辭職是個人因素)。
周休二日、津貼、退休後國家繼續包養你,完全只要靠讀書就能解決!
所以這麼好的福利,只要你讀好念好考好,何樂而不為之?
當然,我剛才說了,好好讀書這種事是很攏統的,即便你好好讀了,也不一定考的好,反過來,有的人就是不好好讀,一樣考的比每天讀得要死要活的人好。
那麼,你要的是學習到東西呢?還是考出好成績呢?
以前我就意識到了,兩者是可以並行,只是方法要用對,
我最喜歡的便是「主動式學習法」,基本上就是在課本上寫下對敘述的反思,與自行解釋,並且使自己善於查資料,這樣既能學習到,又不怕出題老師腦子瓦特,出一些超出課本的題目。
應試教育,已經從名字上告訴你,它就是個「應」付考「試」的教育模式。
很多人抱怨連連,說想要改變教育制度,但在社會上權力才是一切,要先獲得權力才能改變,那又回到了必須先克服這個制度,才能改變它。
不幸的是,大多的人,包括我在內,要不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就是想說既然自己能吃苦過來,那麼之後的人也不能太輕鬆,因此而沒有人能真正改變。
這個制度是怎麼形成的?
古代讀八股文、四書五經,官考也考差不多的東西,頂多加了個寫文章。
從現代的角度看,彷彿是因為以前的人努力鑽研學問鑽研得太辛苦,所以希望用直接教導成果的方式,來教育下一代,之後又加入考試來測驗學生學習的如何,又以測試學生之能力,變為更難的考試,最後又因同儕之間和家家戶戶的互相比較,導出了排名。
所以從出發點看,這個制度是不壞的,只是被扭曲了無數次,才導致變得使人如此痛苦。
我最不喜歡的學生,並不是挑老師讀科目、老是上課睡覺吵鬧、或者放蕩不羈的學生,
而是只知道死讀書,應付考試,而忽略學校與同學之間的關係的學生。
這些人往往只注重於與老師之間的關係(操行成績或者可多獲得一些機會),
或者與同學之間的關係剩下較勁(比成績)。
很多學生會因此對自己喪失信心,
這也導致學生自殺率上升的最大部分,來自於成績壓力。
值得慶幸的是,近年來由於網路發達,民意互通容易,加上容易聚集起強大的力量,教育部有嘗試做出一些新政策,儘管有些效果不盡人意,但已經是很好的開端。
其中的十二年國教,裡面有一項多元學習成績,可以說是我對教育界最能表示敬佩的一項改變。
這個多元學習成績,解決了我上面所說的,只會死讀書的士大夫通通就地暴斃,讓願意花時間去參加競賽、當志工(這個最讚)、考各項才藝考試(這個怪怪的)的學生們有更大的優勢存在。
此外,木杉跟你分享這篇文章:
上面提到的主動式學習,真的幫助了我很多,尤其現在網路科技發達,要查起資料或閱覽資料真的方便太多,所以很適合現在的學生!
這篇文章獻給正在做學生的,以及為人師長、父母的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