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之光 目前也有在日本連載喔
上面是原文連結 下面是我的分析
「『風格』是一種創(chuàng)作過程的自然產(chǎn)物,而非創(chuàng)作目標。」
舉個例子,朱銘的太極為什麼了不起?
其中的原因是,太極裡頭沒有他師父技術的影子。
之前聽某藝術相關的廣播節(jié)目,裡頭主持人跟來賓都認同,現(xiàn)在臺灣的創(chuàng)作普遍來說過於匠氣。
當然這跟教育非常有關,如果沒有跟隨師傅的一切,自身的所有將被否決;甚至老師才是對的,他罵的髒話也是金玉良言。
那我自己看到的是什麼?
到處充斥著不學人體解剖,單純從模仿別的作家開始,然後認為只會畫人體正面跟側面就滿足的繪師。
但客觀來說-
你學會畫人體正面、側面以及肖像了。
嘛,現(xiàn)階段娛樂市場,人體解剖的確不太重要;外包可以直接拿模特兒的照片來修,也可以直接參考別人的創(chuàng)作再創(chuàng)作,現(xiàn)在網(wǎng)頁上的 APP廣告便是活生生的例子,雖然我都用外掛關掉他們了。畢竟一般人分不清作品是否原創(chuàng),應該說,Who care?
「風格乃可生不可造,那必須要靠長時間的文化累積才會慢慢出來的東西。」
延續(xù)上一段
而且因為不是一次創(chuàng)作,你不用思考構圖、內(nèi)容、想表達什麼內(nèi)容等等,你只要複製就可以了。人是視覺動物,你只要再重新賦予作品意義,不被人發(fā)現(xiàn)的話,對市場來說都是好的。
創(chuàng)作的花費時間低,代表可以量產(chǎn)。只是你要避免跟真正的創(chuàng)作者交談,不然紙做的老虎皮不牢固哪。
「看到某些人急於殺雞取卵還取錯了卵,誤把題材當風格還沾沾自喜。」
例如說,某個繪師自稱風格是奇幻世界,那他不就限制自己只能畫奇幻的圖?又或是說,他畫制服大眼妹,豈不自打嘴巴?
「尤其在臺灣,漫畫仍屬起步階段,過份計較風格往往會陷入死胡同。甚至容易排斥模仿,失去許多學習的機會。」
我覺得這裡應該還要補一段,「除了模仿,還要知道他背後的涵義。」
而且模仿不是目標,是手段,不然你的學習成果就只有畫風了。
「要知道,當你提筆開始分格畫漫畫的時候,你就已經(jīng)在模仿發(fā)明連環(huán)漫畫分鏡的手塚大師了!」
我尊敬手塚,幕後相關的書也有買。
「『風格』一詞真的是毒藥,多少人誤解了這兩個字,而忘了漫畫的重點在於『好看』而非『獨特』」
這句話對漫畫創(chuàng)作者來說,豁然開朗。
抱持著畫出好看的漫畫,過程所衍生的東西之一便是風格。
結論:
排除商業(yè),藝術本身看你主觀或是客觀。
沒有人願意看到事實的全部,人們往往只希望看到自己想看的-凱薩
真理的敵人不是謊言,是堅信-尼采
上述文章沒必要刁鑽,向前走吧。
你最不敢踏足的洞穴中,就藏著你所尋找的寶藏。-約瑟夫?坎貝爾
如果想看更多相關文章 歡迎加入我的公會社團喔
雖然剛起步
片尾曲
李玟配音過也翻唱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