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選中琦君的書是全然是因為以前在國文課本上讀過她的文章,對她感到熟悉,也喜歡她寫文章的風格。後來又因為書名而順手拿了廖玉蕙的「為什麼你不問我為什麼?」,不過這又是另一回事了。
散文如小說,這是琦君的文章給我的感覺。原以為散文是闡述心情與記事的文章,沒有辦法寫得像小說般有那麼多的對話與曲折,但琦君的散文每篇都能吸引我。平時我不看散文的,自己的文章也都是一副陰沉、感嘆的樣子,寫過就不再回頭。煙愁一書雖然是幾十年前的文章,卻依然不失韻味,能讓我回味再三。
煙愁整本圍繞著一個愁字,琦君有著滿腹的鄉愁,但寫文章本是為了抒發愁情而做的,她的文字卻令我感到,越是想消除此愁情,越是無以忘懷,如詩中所言「舉杯消愁愁更愁」了,讓我也一不小心跌入了這不歸之路。琦君在書末說,煙不象徵虛無飄渺,更不象徵幻滅,而是給人一種踏踏實實的,永恆的美感。我想,這就是蔡智恆在「榭寄生」中所說的「思念的形狀」,那是種緩緩往上繚繞,升到永恆的天際的形狀。煙愁,是思念的憂愁。
前幾天看到喜歡作家的出版社正在辦活動,書籍都是七九折以下,不免心動想要全部買下,但讀了「雲居書屋」後,深深感到大難當頭時,一本也帶不走之苦。在家之四壁上圍滿填裝著書籍的書櫃一直是我的夢想,常常想著長大之後要買很多很多的書,以彌補現在空虛的心。但看著琦君描述她父親的收藏是如何地在戰亂中遭到踐踏、漠視,我的心也跟著哭泣,假想那是我的書,我大概會感到一切都已是枉然吧!琦君還有力氣站起來,令我佩服不已。我最討厭不珍惜書籍的人了,更何況琦君父親的書籍都是如此珍貴的典藏,卻遭人破壞,使人感到生氣。
生逢和平之世與地狹的臺灣,我無法清楚的感受到那種遙遠不可見面的感覺,還有那種從此以後只剩下回憶的生活。讀了老半天才發現,琦君的家人都體虛病弱,很早就死去了,認識的人也大多在戰亂時分隔兩地,等再回去找人時早已天人永隔。我也有一個哥哥,哥哥和我感情甚好,就如琦君的哥哥。在「金盒子」裡,我讀到領養的弟弟弄壞了盒子裡的珍貴回憶時,心像被攪爛一般。當你已失去了那個人,又再失去唯一的回憶時,那是一件多麼慘忍的事,說來我還有點恨那不懂事的弟弟,但善良的琦君最後是原諒了他。就因為回憶是如此的脆弱,我才更加珍惜,記下我每分每秒的心情,收藏了比琦君還要誇張的「歷代古物」。
令我欽羨的是琦君家的地很大,還種有許多好吃的東西,我一直夢想這樣的生活。生性怕吵,還曾憎恨過選舉廣告車,並在心中想著誰打擾到我就不選誰,而琦君的生活中是能夠營造出那種絕對寧靜的地方。偌大的庭院,可以時不時就出來曬曬太陽,而我這一生還未看過真正的雪呢!這大概是生在臺灣唯一的憾事吧!我在想,那些正在曬的和炒好的東西怎麼能夠直接放入口袋中邊走邊吃呢?看來以前的生活和現在的確是有差異的。
使我想哭的還有「三劃阿王」,阿王的人生歷練令我驚嘆,他敢闖敢做,走自己的正道,無論多麼的危險,是我這種膽小避世的人所景仰的。但也因此令人感到悲傷,縱使當了個乞丐,也有著蘭陵王的氣宇,是個非常厲害的領導者,真不懂為什麼這樣的人會淪落此狀,不知是否是上天給他的歷練。古有言:「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勾蟾啪褪沁@樣吧!後來世事變遷,琦君說著阿王失勢後,村子也變亂了,人們成天擔心著小偷,那年代大家都窮,連種在土裡的番薯都要偷。我好想回到那個村裡的人都認識的時代,每個人都互相幫助扶持,連乞丐都是有尊嚴和紀律的。琦君一直墊著阿王跟她說的要成就大事業,但卻詠嘆自身的無能,老師曾說:人一生有一件事做好就完美了。我想,以文章聞名於世的琦君,也不需要問心有愧了吧!
看了老半天,琦君真的是個多愁善感很愛哭的人。我也是個很愛哭的人,卻沒有如琦君般誇張,但該不會是因為如此文章才寫的沒她好?古代李清照、李昱等文人不也是多愁善感的嗎?以此類推,淚腺越敏感的人是否文章可以寫得越好?這樣因為我愛哭被討厭也值得吧?不過一方面也許是我年紀尚小,又生逢和平時代,人生本就沒多少歷練。有時候我真想讓自己的人生如海浪般洶湧,這樣寫出的文章也更能觸及人心。
這一說來,本書最令人發笑的大概不失為「課子記」了,曾經看過「魔鬼的故事」,孩子果然是最令人傷腦筋的事物呢!為了教一個兒子,家裡吵成一團,也讓我了解原來以前的國軍說的是四川音而非大陸腔,我一直以為大陸人說起話來就是那個音調?,F在的教育制度輕鬆,十八分上大學被家長們罵到天翻地覆,但大家何曾回去想想,以前自己曾說過的話呢?琦君的朋友說:「做母親的不忍心再責備孩子,只盼反攻大陸,地方大,學校多,競爭不再這麼激烈,孩子才能得救。」這話聽在我耳裡真的很好笑,原來以前反攻大陸是為了這件事呀!先說成績的部分,有趣的在於,現在父母抱怨著學校管教太鬆,孩子成績沒長進,大學隨便就可以進入,而沒想過以前大家都擔憂著門檻這麼窄,要如何才能升學,並抱怨著當時壓力有多大。反觀現在輕鬆的臺灣教育,學者們無不褒揚大陸的競爭多麼激烈,孩子們多麼即積極的學習,但怎麼不想想當初還想反攻大陸,只為了給孩子一個輕鬆的學習環境呢?如此推來,我們早就該打消反攻大陸的念頭了,這樣就達成當年所希望的輕鬆愉快學習了,看起來真是一舉兩得,你說對不?
說到下標題,大學的國文老師一直給我們灌輸「寫文章一定要下標題」這件事,看了琦君和廖玉蕙的書終於真正體認到了。雖然我早已習慣在心得或自傳都下標題,並在其後括號標示文章的作用,但真正在書裡看到還是第一次。琦君連寫紀念文和後記與序都有下標題,看來以後我不能再小看標題一事了。
讀了這本書才知道琦君是從大陸遷來的,屬於外省人。高中的時候曾去服務老人,老人一見我臺語說得破就主觀的覺得我是外省人,並不再多言,讓我覺得委屈,一定得這樣分的這麼清楚嗎?何況我只是不敢說而已呀!但讀了文章才發現真的有種無法認同的隔閡,因為我喜歡琦君就盡量安撫自己。琦君的家鄉始終在大陸,就算在臺灣待的再久,她的鄉愁依然是遺留在海峽的另一邊了;然而我深深愛著臺灣這片土地,看到這樣的景況心裡不免有些不平衡,就算我去了哪裡我還是只會說我是臺灣來的,我想,這就是以前本省人與外省人之間內心鴻溝吧!
從琦君的文中了解到,以前上大學、中學似乎是隨意考的,沒有關乎年齡和學歷,讓我吃驚了一下。而且琦君小時候是在家請老師自學的,沒有如我們現在有完善的教育制度,但在家教學的老師只強迫她學習古文也不完全正確吧!琦君的爸爸也蠻可怕的,居然就只希望女兒深造中文能力,換作是我一定會瘋掉。但從當中也看到,為什麼她的文章會這麼好,也為什麼有些冷門的字眼會出現在文章中。我想臺灣的語言本身就不是中文,而是無法書寫的臺語,也因此寫作能力對臺灣的孩子來說是額外的學習,並不是與日常一氣呵成的??蓱z的臺灣,因為沒有文字所以只好用日語與中文書寫,這也是種悲哀呀!
閱讀完了整本書,因為文章字數的關係無法盡述所有的感慨。琦君不僅記述了自己的愁情,也順便使我了解了當代的生活,看來散文真是功不可沒!算一算年歲,琦君大概已不在人世了,第一次覺得作家離我只有咫尺,但提起筆已無法將我的感觸予以訴之。
沒錯這是作業O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