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其實有點尷尬。
高中上歷史課,提到臺灣第一座天主教堂時,
同學們之間的共識便是學校對面的那間玫瑰聖母堂,以下簡稱玫瑰堂。
然而當時的我,仍然搞不清楚德蘭堂與玫瑰堂之間的不同。
(德蘭堂:學校旁邊一棟學生宿舍的名稱)
三年來直到畢業,卻從來沒有參訪過,
其一是自己每天通勤的關係,一下課,就得趕緊上公車往火車站;
另外一個原因或許是信仰之間的不同,怕會與其格格不入。
不過兩年後的這時,除了有空閑之外,
作為純粹的觀光客,並持相機留影便成為了前往此處的動機。
▲來源:GOOGLE MAP (搜尋「高雄玫瑰聖母堂」)
這天的雲量偏多,一邊騎車前往時,也希望能夠透進一些陽光。
抵達時雖然天候還是沒有什麼變化,
但幸運的是,在教堂旁邊的停車位找到了一個位置,
不然停在人行道上也是不太妥當,縱使這一帶是五福路上建築最少的地方。
▲想帶全景,因此趁綠燈時跑到馬路中央。
如果不是刻意將視線投向教堂那裡,還真的很容易忽視它的存在,
畢竟建築本身離馬路尚有一小段距離。
不過只要將焦點投注在教堂上的話,
就會有種濃濃的異國風情,彷彿身置在國外一般。
但如果將視覺融入一旁的現代建物的話,又會有種今昔的衝突感。
如同開頭所提到,玫瑰堂為臺灣建立的第一座教堂,
由道明會的郭德剛神父和洪保祿神父所籌建。
同時這裡也是臺灣天主教會的發源地。
不過教堂建築本身也是命運多舛,
在尚未命名之前,這裡只是以稻桿和芒草搭建的臨時傳教所。
直到以土角磚、紅磚、三合土等建材改建完工後,才更名為玫瑰聖母堂。
如今所看到的樣貌,是在1928年再重新改建的。
首先當然不免俗地,
對著教堂正門一直找角度take,只差不是將鏡頭朝向自己。
之後便走向門口查看有沒有進入內部參觀的可能,
告示上寫道可以進入,但是拍攝的部份似乎是不允許。
玫瑰堂教堂建築是結合哥德式與羅馬式的尖塔建築,
不過看了一下兩者的介紹與呈現,
感覺羅馬式建築的風格比較吃重,或許是建築本身小巧的緣故。
雖然小巧,但一靠進教堂的大門,高聳的空間感油然而生,
不過這道門感覺有點像是裝飾用的,不會打開,
或許在某些場合上就會真的打開這扇門。
天花板上的浮雕,細看繁複,綜觀相對就覺得簡單。
西化的外表下,除了可想像會有的聖母堂中文字樣的牌額外,
最特別的就屬拱門上方,兩位小天使中間那塊「奉旨」了。
其實「天主堂」和「奉旨」這兩塊石牌,是沈葆楨奉清廷之命,剞石授予的。
然而之後改建時,「奉旨」碑卻被埋入土中,
再度改建時才被挖出,然後再將它嵌上。
教堂空間的一角,有一處被矮牆圍繞的地方。
靠近一看,發現那裡是一個小池子,水裡尚有養一些魚。
中央抱著小孩的聖母像,露出一抹關愛的微笑。
至於一旁的石碑,則是道明會李安斯神父的墓碑。
1928年改建教堂的建築樣式,就是由他籌劃的。
聖母像前有一座橫跨池子的小橋,
彷彿像是只要走過這座橋,來到聖母座下,祂將會擁抱我們。
▲玫瑰堂的隔壁有一間幼稚園,甫進來時便看到導師帶著小朋友進來。
嘻笑之餘,有些小朋友則是盯著池子裡面的魚。
接下來大致繞一圈玫瑰堂的外部,
拱窗內漆上綠色的油漆,表層質地粗糙,看起來有點像PU,覺得挺特別的。
除了正門之外,教堂的兩側也各有一扇門,
不過前來的此時只有開啟東側的門。
或許西側的這扇門原先就不會開啟,因為東側的門外也是貼有告示。
既然門外的告示說不能入內拍攝,
那麼只好使出這招,從窗外偷拍進去內部一觀究竟。
一反外頭的淺灰,裡頭似乎是以白色作為基調,
很想立刻進去,但還是先將外頭繞完。
教堂的背面,與正門相較之下顯得狹窄,
不過設計上並不馬虎,整體感十足,從背面看過去也有不一樣的光景。
繞完一圈後,自己便在正門外站了一下,遲疑著,
此時便看見另一位遊客,在拍完正門後便手持相機入內。
數分鐘後,自己也跟著進去,
可是此時正看見那名遊客正朝著前方的聖母像做拍攝。
一旁有女士在看著,不過也沒有做出制止的動作,
於是便恭敬不如從命,索性在裡面待久一點。
事後想想,不遵守告示牌上的訊息,自己確實是執拗了。
無論廟宇或是教堂,總之就是來到信仰場所內,於是便不開啟閃光燈。
但自己將ISO值調成400,因此快門速度挺慢的,以下的圖有些會有手震模糊的情形。
此時雖然沒有開燈,
但拱窗透進來的陽光、兩側漆白的牆壁與拱狀天花板的白色建材,
仍舊讓室內保有基本的亮度。
似乎是要節約能源的緣故,內部並沒有開空調,
那時候還挺熱的,進入教堂後反而又更悶了,所幸自己是能忍耐熱的。
從側面往中央上方一看,發現教堂內部有二樓的空間,
不過想必是不能上去,不然從樓上俯瞰一定很不錯。
雖然椅子的長度不是相當長,但我很喜歡這樣整齊排列的感覺。
尤其是在行進間,目光掃過椅子的時候。
教堂大門的兩側,各有一扇小門,
湊過去看發現,原來通往二樓的樓梯是在這裡,
空間相當狹小,且迴旋梯看似是用鐵造的,感覺相當脆弱。
看著門外上方「告解室」的牌子,
階梯旁尚有放著一張椅子,一時心想該不會是因為沒有空間所以才設置在這裡。
自己是不知道告解的動作與意涵是什麼,
但感覺就像是獨自待在一個小空間自白或是冥思的樣子。
兩旁窗戶的彩色玻璃,明顯地看出時代刻畫的痕跡,
縱使表面泛黃,上頭的圖樣透光下來依舊是很美麗。
其中玫瑰圖樣的玻璃,應是襯出玫瑰堂的名號。
內部兩旁的半圓柱上方,皆放有像這樣的浮雕畫。
大致看過,應是與聖經相關的故事場景。
圖片帶到的這張圖,或許是呈現Jesus背著十字架,一路苦行的情形。
教堂左前方的人像,
猜測為Jesus Christ的話感覺蠻奇怪的,但一時之間也想不出是誰。
是有take到人像的圖,但經後製仍然呈現悲劇,於是便不放上來了。
至於右前方擺設的東西,為聖體龕,原為燕巢聖堂所有,後贈送予玫瑰堂。
兩側擺設的前方,各有一個小平臺,且擺放著椅子。
這些座位是主教寶座,供主教主持彌撒時使用。
木造的講道臺,光是從前方浮雕的作品便知其做工細膩。
最後是教堂正前方的祭臺,神聖威嚴的姿態隱隱而發,
從遠方望過去祭臺,其上方的窗戶透進來的陽光,宛如聖光一般。
祭臺本身帶有金黃色與泛黑的光澤,以及一百多年的時光斑駁,
不過從外觀倒是可以看出有濃濃的哥德式風格。
中央的聖母像,相較之下,顏色雖然淡了許多,但卻是無法忽視。
祭臺的前方除了有表面圖案有JHS字樣的石製祭臺桌外,
尚有擺設Jesus Christ被釘在十字架上的木造擺飾。
玫瑰堂一旁的大樓是天主教教會的辦公室,
同時也有販售一些紀念品,
大樓會讓我們的視線朝那裡看去,反而會忽略掉一旁相對矮小的教堂。
玫瑰堂是相當熱門的景點,但此行的目的是想實現以前的宿願。
因為心理便有個「只要是雄女人,就一定要去玫瑰堂」的觀點,
雖然是晚了很久才實際一訪。
自己並非信奉天主教或是基督教,無法感受到那股由信仰帶出的感覺,
然而單純就建築或是藝術的角度來看待的話,
心理上的隔閡便會減少了一些。
宗教如果存在區別,並因此產生紛爭的話,各自信奉的God應該也不會樂見吧。
下次將會揹著背包,手持相機,前往哪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