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住家附近美食,
同樣也是平時有騎車經過,但是卻從未入內嘗試的店家。
在老爸同事的推薦下,決定挑一天前去,
不過因為那裡沒有賣白飯,因此老爸索性就先到別的地方買好,再行前往。
▲大埕街北端,壽天路的方位。
除非是抄近路,或是想到這裡覓食,
否則其實從這條街進去,切到岡山的中街,並沒有快到哪裡去。
且如果要過馬路切入的話,其危險性還是蠻高的,這個路口並沒有紅綠燈。
大埕街位在消防隊的旁邊,或是說在秀傳醫院急診入口的對面。
有時要切入這條小巷的時候,我還是會錯過。
街口除了有路牌外,目的地的店家,三塊厝,也有擺著一塊招牌指引方向。
不過放在這裡還是有視覺上的死角...
▲這間店家亦在這條街內,其斜對面正是本次的目的店家。
▲三塊厝麵館,店家外觀
如果沒有很仔細看路旁的話,很可能也是會錯過店家。
平房建築,雖然是蓋在地面上,
不過靠近時,則有種建築的底部是在地面下的感覺。
屋頂的紅色遮棚,與一排紅色的燈籠,為最明顯的地方。
不過事實上,店家外部真的挺矮的,所以身高算高的人得要注意。
由於冷氣是裝在店內門口附近,後端排水與排熱風處露出店門牆外,
因此要小心不要摸到冷氣機身,以免被燙到。
店面有分左右兩側,左側則是內用區,
右側則是廚房與外帶區,外帶區內部有椅子供坐下等候。
兩者在室內是有連接在一起的,
在這裡做完的料理,會經由一扇門進入內用區。
晚間的店家外部,照明雖不太多,
不過屋頂那排打著昏黃昏紅的燈光的燈籠,營造出類似居酒屋的氛圍。
店內的裝潢也十分簡單,
就基礎內裝的部份,有著當時那個年代的風格,
牆壁與天花板或貼上、或擺著白色的木板。
一反店外的矮小,店內因沿著屋頂向上的天花板,讓人不會有壓迫感。
店內約有十數桌,約可容納四十多人,
擺著簡單但桌面挺大且厚實的木桌與椅子,不過相對的行走空間就稍微小了一些。
▲再進去一點亦有一個容納三桌的小空間,不過坐在那裡就看不到電視了。
▲2011年初,食尚玩家亦有來過這裡。
▲(右圖) 除此之外,另一頭的牆面亦有一些照片以及報紙的報導。
可見三塊厝在地方上深耕已久。
▲品項與價目表
牆上擺著一排小木牌,外帶區內亦有一個,
上頭是所賣的品項,價格算是便宜。
除此之外還有滷味,
滷味則是要到廚房挑選自己想要的食材,他們便會幫你料理。
這裡並沒有菜單可以填寫,
需要看著價目表,再以口頭的方式跟店員說要點什麼。
端進來的時候會稍微喊一下這道是誰點的,到時可要主動回應。
桌面上大致會擺著這些用具,
有筷子筒、以及一些調味料罐,例如胡椒粉、醬油與黑醋。
湯匙的話,則是如果是點有湯的料理,端來時便會附上。
至於衛生紙則是裝在塑膠盒內,掛在牆上。需要時再索取,以免浪費。
▲裝有豆瓣醬與辣油的兩個陶罐,上頭的POP字樣為此增添些逗趣。
接下來是一道一道的菜色,
自從第一次來,發現還不錯後,又來了幾趟嘗試不一樣的東西。
▲滷味,價格須看索取的食材而定
首先是自助拿取食材的滷味,
將食材煮熟後,再淋上醬油膏、灑上蔥段,即為此品。
單就外觀看來,就覺得這盤滷味一定很棒。
光是主食,我就會吃得很飽,因此也沒有多餘的胃口品嚐滷味的各個食材。
不過上頭淋上的醬油膏是偏鹹的,
自己比較喜歡偏甜的,但也不是不能接受前者。
看著家人一下子就把滷味完食,想必是還不錯。
其中的黑輪確實不錯吃,沒有那種「味道」,且本身咬勁十足。
(自己也說不上來,但有些黑輪卻會嘗到額外的味道)
醬油膏的鹹,與黑輪的甜,結合成甜甜鹹鹹的好滋味。
海帶則是偏硬了些,不過口感挺脆的,
會吃海帶但是不喜歡乾乾的那種的人可能要注意一下。
想說夾夾看豆皮,結果發現它好大片 !!
可能豆皮是整片下去川燙,並未事先切過。
▲黃金湯圓,小碗$50
聽說這裡的湯圓特別好吃,因此便點了一碗嚐嚐看。
不過看到這碗被端上來的時候,
第一想法是,裡面只有五顆,卻賣五十元,感覺有點不劃算。
裡頭有三顆白色的,以及兩顆黃色的湯圓。
大小與一般外頭賣的鹹湯圓差不多。
然而將湯圓咬開,果然名不虛傳,
湯圓皮口感很像在吃麻糬,但不是像麻糬那樣黏,相當Q嫩,
裡頭的肉餡並沒有黏在皮上,可以拿出來。
裡頭雖不是滿滿的肉,每個肉團的大小皆相同,
咬後即微散,但肉餡充滿了香氣與味道,且又不會太鹹。
將湯圓連同湯一同入口,又有不同的感受,
雖說湯偏清淡,肉餡的鹹味卻融入湯中。
此品五十元,真的不會很貴。
▲乾麵,小碗$40
接著是最簡單的乾麵,
先將醬汁放入碗底,再放上燙好的麵條與豆芽菜,
最後放上數片肉,即為此品。
通常吃麵都是外帶回家的次數比內用的次數還多,
但都還是覺得內用的口感與味道比較好。
三塊厝主打的菜色除了鹹湯圓,還有麵類,因此便點了一碗,不過這盤是我家老弟的。
上頭的肉片,口感稍嫌乾癟,不過放的數量不太多,因此沒有關係。
▲幾天後又來這裡點了一碗,不過怎麼感覺這次的肉好像比較大片...
麵條是細麵條,口感如想像中的那般,不過晾久了還是會變乾。
最重要的在於底下的醬汁,
將麵條與醬汁拌在一起,麵條呈現金黃帶褐的色澤。
醬料不會太鹹,但有濃濃的香氣,替麵條加分許多。
▲餛飩乾麵,小碗$50
雖然我沒有吃到乾麵,不過我則是點了這份餛飩乾麵。
基本架構同樣是乾麵的樣子,只不過是將肉片換成餛飩。
裡頭好像有加了油蔥酥,增添味道,
我蠻喜歡油蔥酥的,之前家中有買麵條的時候,光是拌上它就可以完食。
▲將餛飩拌上碗底的醬料,同樣呈現金黃的色澤。
▲餛飩湯麵,小碗$50
這碗湯麵倒是沒有偷吃幾口,自己比較喜歡吃乾麵。
不過光就湯的色澤來看,應是有些鹹度。
▲餛飩湯,小碗$25
算一算這碗湯內約有七顆餛飩,相當經濟實惠的一品。
餛飩雖然沒有很大顆,但皮還挺薄的,還可以看到裡部內餡的蔥段。
餛飩皮偏軟且滑嫩,肉餡亦充滿了味道。
▲粿仔羹,小碗$40
菜單上是寫「米庚」,但就是打不出來,
不然「米庚」跟「羹」感覺相同,但卻又不太相同。
這是自家老爸聽同事說還不錯,且推薦我去吃的一品,
於是便抽空自行前往嘗試。
雖然上頭灑上我最討厭的香菜,
不過量沒有很多且切得細碎,因此還能接受。
在端上來時,碗內便已加入黑醋,不喜歡的人可以事先說明。
湯並沒有芶芡得很誇張,至少還帶有一些湯的水感。
粿仔條口感滑嫩,但又不至於太軟爛。
不過羹湯中的大白菜 (感謝zxcvbnm12332(星空嵐)大大予以指正)
倒是燉得很軟,可說是入口即化的程度。
碗內還有加入數塊形狀不規則的物體,原先以為是單純的粿團。
咬開來卻發現,裡頭還有包一點肉,
雖然肉的比例很少且乾乾的,但它卻替這塊粿團增添了口感上的變化,
連同羹湯一起入口,滋味又是不同。
如果沒有額外點湯的話,他們則會附贈一小碗清湯,
沒有那種水水的味道,算是實在。
在三塊厝吃飽後,可以再在附近吃一下甜點。
巷子內再前進一段距離,便會看到一家瓦斯行。
由於沒有招牌與店名,因此自己就把它取名成「華新煤氣行甜品店」。
店家緊鄰著瓦斯行的旁邊,
其實開瓦斯行的人跟這間甜品店的人是同一個家庭的家人。
由於沒有招牌,且位在建築物的裡面,因此也是很容易被忽略。
聽老爸說這間在這裡也是開了很久。
店家賣的飲品全都用手寫的方式寫在冰櫃旁,
看字上的褪色程度,應也有了一段時日。
這間甜品店主要是由這位阿姨在招呼。
▲綠豆湯,有加綠豆$20
至於為什麼要特別加上「有加綠豆」這四個字呢,
因為這家綠豆湯的綠豆與湯是分開裝在不同的桶子內,
在點的時候,老闆娘還會特別詢問要不要加綠豆。
有些人可能會喝綠豆湯,但只會喝湯,不會吃綠豆。
如果是以前的我,我不會加綠豆,因為我不太喜歡豆類。
不過現在綠豆倒是還可以接受,但大紅豆、皇帝豆之類的除外...
▲透過塑膠杯,一顆一顆的綠豆清晰可見。
每一粒綠豆都相當飽滿,口感也很紮實,
如果將綠豆跟湯都放在一起的話,
湯會變得綿綿酥酥的,綠豆的口感也會變差。
湯則是甜而不膩,且因為是放在冰櫃中,
每一口吞下都是透心涼,相當消暑。
之後便想買兩杯冬瓜茶回家,不過老闆娘就說:
「不如你買一瓶。一杯二十元,一瓶也才倒兩杯又多一點,買一瓶還比較劃算?!?/font>
且老闆娘還說:
「我們的冬瓜是在臺南的某區買來的,且不太好買,煮起來的冬瓜茶又香...」
於是就決定買一瓶($50)回來了,
其實在數天前就已有來過,且買了一瓶回來,
不過在那個時候,因為已喝完綠豆湯,並不想喝這麼多。
實際拿自己的杯子盛裝冬瓜茶,八成滿的話大約可以裝三杯。
雖然老闆娘講的頭頭是道,還極力推坑,但冬瓜茶是真的不錯喝,
可以說是我喝過的冬瓜茶中,可以排前三名的一品。
用冬瓜精或冬瓜塊煮出來的冬瓜茶,會有一種死甜感,
喝完一杯後就不太想再喝下一杯。
然而這杯冬瓜茶,雖甜,但不膩;雖淡,但又不是水水的,
而且尚有一種冬瓜的香氣。於是這瓶冬瓜茶一下子就被喝完了。
如果不是特別停下,我們確實不會知道裡頭別有洞天,
由於自家老爸不喜歡吃麵,以及有芶芡的羹類,
要不是在岡山真的吃到沒地方吃,否則我們應該不太會踏進去,
縱使知道這間店是深耕三十餘年的老店。
難怪每次經過,裡面總是坐著許多人,
在吃過幾趟後,三塊厝便已納入口袋名單當中。
一旁的甜品店,雖然不及位在開元街的小溝頂,
大家的目光可能會放在壽天路上的青葉冰店或是其他甜品店,
儘管藏身在小街內,依舊屹立數十年。
在這裡,我想起了位在三民區孝順街與十全路口,一間廟前的甜品店。
希望這篇還能再做彈性的新增,
本次的「住家附近美食紀錄在此告一段落」。
※附註:由於店內燈光不太明亮,且偏青,且因為是近拍的緣故,對比不太足夠。
因此本篇食物圖有經過修正,但都盡量不要讓圖片失真。
三塊厝麵館
Address: 高雄市岡山區大埕街33號
TEL: (07)622-7034
Business Time: 07:00-21:00
華新煤氣行甜品店
Address: 高雄市岡山區大埕街83號 (與三塊厝相距約一百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