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會有立場。
有好的立場,也有壞的立場。
盡可能的鞭策自己站在中立角度看事情。
被打不還手,挨打要站好。
也許必須這樣的時候,也總幻想著別人應該這樣(笑)?
記得很久以前(?),有堂課叫當代傳播問題。
當時就開始以座談會的形式嘴砲(啥?)
不是啦!是「討論」^^
我喜歡事情是用討論的方式來進行的。
並沒有說我一定對、你一定錯。
但是前提是:這個討論是正向的,
是彼此可以稍微捐棄那麼一點點當初的成見。
試著接納對方的想法,也是這樣在正反碰撞間,
才會獲得激盪出原來兩方都沒想到的想法。
很可惜,不知道是教育環(huán)境在改變,
還是討論跟筆戰(zhàn)、嘴砲變成很難分開的生命共同體?
明明就是很單純的事情,卻因為過度的渲染、誇飾,
而使得原本的討論失真,甚至焦點也失真。
認真你就輸了→最近看到這句話有時會有些感觸。
認真很累、認真絕對是需要花十倍力來字字推敲的。
有些事情,十歲的時候啥都不懂,只懂得當下一定要贏。
等到二十歲的時候再看一次,會突然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而等到三十歲的時候再回頭看,好像又什麼都不在乎了?
就像禪宗描述一樣:
「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禪中徹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
此等禪意,和歲數(shù)也沒什麼絕對關係。恩..值得慢慢推敲。
有好的立場,也有壞的立場。
盡可能的鞭策自己站在中立角度看事情。
被打不還手,挨打要站好。
也許必須這樣的時候,也總幻想著別人應該這樣(笑)?
記得很久以前(?),有堂課叫當代傳播問題。
當時就開始以座談會的形式嘴砲(啥?)
不是啦!是「討論」^^
我喜歡事情是用討論的方式來進行的。
並沒有說我一定對、你一定錯。
但是前提是:這個討論是正向的,
是彼此可以稍微捐棄那麼一點點當初的成見。
試著接納對方的想法,也是這樣在正反碰撞間,
才會獲得激盪出原來兩方都沒想到的想法。
很可惜,不知道是教育環(huán)境在改變,
還是討論跟筆戰(zhàn)、嘴砲變成很難分開的生命共同體?
明明就是很單純的事情,卻因為過度的渲染、誇飾,
而使得原本的討論失真,甚至焦點也失真。
認真你就輸了→最近看到這句話有時會有些感觸。
認真很累、認真絕對是需要花十倍力來字字推敲的。
有些事情,十歲的時候啥都不懂,只懂得當下一定要贏。
等到二十歲的時候再看一次,會突然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而等到三十歲的時候再回頭看,好像又什麼都不在乎了?
就像禪宗描述一樣:
「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禪中徹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
此等禪意,和歲數(shù)也沒什麼絕對關係。恩..值得慢慢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