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完沖繩四天三夜回來後我一直在想怎麼聊這個話題。我會覺得這個話題很難聊,是因為沖繩作為一個熱門旅遊景點已經有著太多太多旅遊相關資訊,不論是山林美景、陽光沙灘比基尼、逛街購物乃至色色的「喝茶」,而且不論我是在飯店大廳、國際通、Out let,甚至上個廁所都能聽到熟悉的臺灣口音,所以再分享自己跑了哪些景點其實意義不大。因此覺得應該試著分享更加感受類的心得想法。
以人生第一次離開臺灣的地點而言,我覺得沖繩是很棒的選擇,因為環境所在的經緯度跟臺灣很接近,使得路上看到的花草樹木是那麼地熟悉,再加上當地旅遊業很清楚自己的客源來自哪裡,所以不論是自然的環境還是人為的環境幾乎能迅速適應。
接著我要再試著回答出發前一直讓我很糾結的問題,便是如果把旅遊的經費拿來買006208,豈不是能賺更多錢嗎。
首先旅遊之所以能讓人更加認識自己,是因為它擴張了人的生活常態。
其實換個角度想,會覺得旅遊很爽是因為不用工作、看到想吃的就吃、想買的就買,正餐吃餐廳,晚上睡飯店,相信人在臺灣做到上面幾點一樣可以很爽,但問題就是做不到。因此這個「擴張」有著強化的意涵,也就是平時生活習慣喜歡吃喝的人,在旅遊時會擴張吃喝、喜歡逛街的人會擴張逛街……諸如此類。但是,如果平時就已經將飲食控制融入到生活常態之中,會很自覺、很習慣地控制糖分與澱粉攝取;如果平時就沒有逛街、購物的習慣;如果平時就沒有在上山下海,枯燥與無聊已經成為了我的生活常態,那麼是不是就不需要旅遊了呢?
我的發現是「依然需要」,因為既然枯燥與無聊能成為我的生活常態,就說明我能從中找到樂趣,這種樂趣一樣能被旅遊所擴張,只是我的旅遊會因此跟別人非常不一樣。
我覺得一趟能更加認識自己的旅遊並不需要看太多「雜訊」,即便這種「雜訊」往往標榜著必吃、必買、必逛等必須字眼,但既然旅遊作為一種生活常態的擴張,就沒有那麼多必須,沒吃到當地特色小吃也不會怎樣,沒買到當地特色紀念品也不會怎樣,沒逛到當地特色景點也不會怎樣。
所謂人生不只有詩與遠方,還有眼前為了生存的茍且。普通人在鋼鐵叢林中求生不易,可是求生久了後隨著財富的積累與成長終究能開始展望詩與遠方,而這時要關注的便是想看怎樣的詩以及怎樣的遠方,然而這些「怎樣」往往都需要自己的生活常態為基礎。所以會覺得把旅遊經費拿來買006208更好,其實是內心覺得這趟旅遊並不值得,既然花的錢所看到的詩與遠方不是我想看的,那還不如繼續茍且。
總而言之透過這次的沖繩旅遊,讓我更了解自己想要怎樣的旅遊。這算是開了個好頭。
先聊到這,下次再繼續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