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變成玄學的範疇了XD。
時間如流水從容地過,
拿一隻槳劃著,
哎呀一聲順河而行。
將突然閃過的念頭,寫成了一首詩,詩句很簡單,隱約蘊藏了我也尚未摸索出的涵義。這首詩表達什麼的人生觀,是豁達嗎?是得過且過嗎?還是最籠統的一句話:順道而行。
三官大帝歸屬於道教的神明,但道教跟道家並不一致,他們不鼓勵我走道教,透過我之前讀過《論語》,從儒入道,從儒家的仁,沿著道的周圍摸什麼是道。讓我置身於混沌之中,想起不被開竅就能優游於自然,即使未必知道論理上的道指的是什麼。
他們傾向不定義,因為詞彙會使道僵化,之後就會覺得這樣才叫道,而忽略了各種說法都可能符合道,因為道隨著時空(要說宇宙也行)時時刻刻轉換,沒有誰,沒有哪一種說法才是絕對正確的。
這樣走下去很容易變成虛無觀,也很容易淪為行惡的藉口,所以得先透過儒家的仁來區別,設身處地為人著想,試著知曉萬物的想法,從中摸索出道。盲人看不到象,但透過摸象也能感受到何謂象,並不能說盲人摸象,他摸的那隻象不是象,但不是一般人常態口中所認為的象,這就進入名家的範疇了。莊子常常笑惠施,名家的邏輯推理也是推演至道的方法之一,莊子最喜歡說名家和儒家不符合道,或許就是因為接近道,才有說的價值。
所以說,這些話究竟跟詩句的關係是什麼XD?如果是莊子,大概就會直接躺在河上隨水流過,連槳都不用了,一生就是順著自然而過。至於我,還需要坐在船上劃槳,顯然是心有外物,還想等待些什麼,內心還焦急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