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官方钱包

前往
大廳
主題

日本歷史學家平山優先生於2024彌助事件時對於史料的分析探討

Mr.AP | 2025-02-15 17:29:49 | 巴幣 102 | 人氣 51

以下內容都是平山優先生於推特上以史料為基礎對彌助身分的探討
關於平山優先生的身分以及學經歷,我有在之前的相關文章中附上過
所以邊就不附上了

*因本人不懂日文,所以翻譯內容多由ChatGPT翻譯,有錯誤請見諒
並且會附上擷圖,順便會穿插一些個人覺得有意義的對話內容
看來話題是在討論織田信長的黑人家臣彌助。關於他的史料相當稀少,但可以確定他確實擁有「武士」的身份。無論他原本的出身如何,在中世(戰國)社會中,只要主君賦予「武士」的地位,那麼他就能成為武士。
為什麼能這麼說呢?因為:
  1. 信長賦予了他「扶持」(俸祿)
  2. 他擁有宅邸
  3. 他被允許佩帶太刀
這些都在史料中有所記載。
獲得「扶持」並侍奉信長,意味著他符合「主從契約」「扶持約諾」等重要條件。此外,被允許佩帶太刀,也就代表他擁有二刀佩帶的資格,不是下人(因為下人沒有佩刀的權利)。更何況,他還被賜予宅邸,這點已經無庸置疑了。
他原本作為傳教士的奴隸,在信長收下他之前,確實是奴隸。但根據上述①~③的條件來看,他已經通過自己的意志成為了「武士」。
至於本能寺之變時,明智方認為他是「動物」「非日本人」,而沒有將他處死,那只是因為明智光秀不承認彌助的武士身份(可能有種族偏見)。事實上,在戰國時代,主君提拔身分低微之人成為武士是理所當然的。畢竟,光是豐臣秀吉本身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不是嗎?


我通常不會回答個別問題,但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所以我願意作答。
即使是「武士」,也有一些人沒有姓氏。一般來說,主君會賜予他們姓氏(在文獻中,這被記載為「蒙受名字」)。
彌助並沒有留下獲得姓氏的明確記錄,但很有可能信長原本計畫將來賜給他姓氏。或者,他可能已經獲得姓氏,但史料中沒有留下相關記載。此外,由於彌助侍奉信長的時間僅有一年多,或許當時還未來得及正式授予他姓氏(確立家名)。
不讀內容就發言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熬夜後打開X一看,發現情況好像變得很驚人。先去吃個午餐,稍後再回來。

這樣只是查了字典,實際上並不足以成為討論的基礎。

在黎明時分,我的帖子收到了反駁和批評(或許是譴責?)。因此,我決定闡明我的看法。首先,為了讓每個人都能參與討論,我會從提供史料開始。值得注意的是,我的討論僅限於彌助這個人物。 #彌助

首先,我將提供作為根據的史料。太田牛一的《信長公記》有多個不同的版本,而這些版本的整合和介紹至今尚未完成。在尊經閣文庫本中,還存在與廣為流傳的版本不同的記載。
(1)《信長公記》(陽明文庫本)天正九年二月二十三日條
"從切利斯坦國來的黑僧人前來,年齡看起來大約二十六、七歲,整個身體黑如牛般,他身體健康,氣力超群,勝過十個人,伴天連召集來參拜,向我們表示感謝。真是依靠信長的威光,這是世上無法比擬的,這樣稀有的物品能一一細細觀看,真是難得的事。"
(2)《信長記》(尊經閣文庫本)同條
"從切利斯坦國來的黑僧人前來,年齡看起來大約二十六、七歲,整個身體黑如牛般,他身體健康,氣力超群,勝過十個人,伴天連召集來參拜,向我們表示感謝。真是依靠信長的威光,這是世上無法比擬的,這樣珍稀的物品能一一細細觀察,真是難得的事。後來,這位黑僧得到了信長的扶持,並被賜名為彌助,還被賜予了纏繞頭髮的飾品和私宅等。"
這些史料記錄了彌助的出現及其在信長陣營中的地位,並且提供了他被信長賜予扶持的證據。


①關於「鞘巻」
許多人從各方面指出「這不是太刀,而是短刀」「錯誤」「謊言」,這些說法在普通字典層面上或許不無道理。但是,「鞘巻」這個詞經常是用來指代「鞘巻之太刀」,這一點您是否了解呢?事實上,「鞘巻之太刀」的現物至今仍有不少保存下來。
順便一提,作為歷史學者,在調查這類問題時,《古事類苑》和《武家名目抄》常常作為參考資料,而這些資料中引用了來自眾多史料的內容。

此外,獲得鞘巻並非輕鬆的事。在尊經閣文庫本中,不僅僅提到了鞘巻,而是還加上了「のし付」,這一點沒有人注意到。「熨斗付」一詞在《武家名目抄》中有這樣的解釋:「熨斗付と言ふは、金銀の類をのべて、鞘に著せたるをいふ也」,意思是指將金銀類物質薄薄地延展並製成板狀,貼附於鞘等物品上,這是一種極為奢華的裝飾。這類物品通常是在特殊的日子,或用來顯示自己的身分和財富時所佩戴的特別物品。


其實,在《信長公記》中,「鞘巻」在流布本中也可以找到一處確認。這出現在天正七年四月十七日條,講述了來自關東的多賀谷重經進獻一匹出色的馬給信長,信長對此感到非常高興。信長讓家臣青地與右衛門試乘這匹馬,並讓他報告試騎的情況。隨後,信長將「正宗的腰物」賜予青地。


在這裡,青地與右衛門所獲得的,是花費了十枚黃金所製作的「鞘巻之熨斗付」,太田牛一特別指出,從信長處接受這樣的物品,確實是一件非常特殊的事情。順便一提,青地與右衛門因為由相撲選手轉任為家臣而聞名。


我從這些認識出發,認為信長將彌助擁立為家臣,並賦予他侍分的地位。他曾親自會見信長,並直接獲得了日本人名字、鞘巻的熨斗付(可以解釋為鞘巻之太刀)、扶持及私宅的賜予。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場景。我認為不可能會有像中間人這樣的單純武家僕人,會得到如此破格的待遇。彌助當時是親自會見信長,並在當場接受了上述待遇。至於名字(家名)無法確認,這僅僅是無法確認的問題而已。

另外,關於彌助擔任信長的荷物等隨扈,這是某些人提出的觀點,但我建議大家仔細閱讀《信長記》尊經閣文庫本。在其中有提到,彌助有時會攜帶「御道具」,這與他擁有十人之力有關。由於他擁有非凡的怪力,這使得他在某些情況下負擔起了運送重物的責任。
關於「名字(家名)」和「侍身分」,有些人認為沒有名字的人就不能被視為侍。確實,名字(家名)的有無是非常重要的討論點。然而,在戰國時期,也有一些沒有名字的人擁有侍身分。讓我來介紹一個最直觀的例子。

在永祿十年八月,武田信玄命令甲斐、信濃、西上野的一門、譜代、國衆及其陪臣提交起請文。著名的《生島足島神社起請文》(下之郷起請文)中,有信濃小県郡的國衆小泉喜泉斎重永和小泉內匠助宗貞的連署起請文,以及小泉家被官的連署起請文。其中,有一份上書的起請文,內容顯示出八名小泉家臣的連署,名單中包括「平介(血判)、惣二郎(血判)、四郎右衛門(血判)、彌六郎(血判)、藤右衛門尉(血判)、忠介(血判)、藤三(血判)、半右衛門尉(血判)」等人,他們沒有名字和花押,只有血判。這表明,即使這些家臣沒有名字,他們依然具有侍的身分。


當然。他們僅僅是沒有名字,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不屬於武士身分。在戰國時代這樣的時期,擁有名字通常是武士的正式證明,但實際上,由於他們在社會中的角色和地位,有些武士是沒有名字的。
被稱為「殿原」的人們,或在村裡被尊稱為「殿」或「方」,正是表明他們在村裡獲得了尊敬,並且擁有一定的地位。作為小泉重永的家臣(被官),他們無疑是以武士的身份效力,而名字的授予只是形式上的問題,並不影響他們作為武士的角色。
基於這一點,僅僅因為沒有名字,就認為他們不是武士的觀點是不正確的。他們完全有資格作為武士,並擁有武士身分。

的確的理解。從百姓身分提升到侍身分,的確是個逐步上升的過程,並不是簡單的迅速提升。在戰國時代,侍身分通常需要經過主君的認可,並且往往起初會被安置在侍身分的末端。通過累積功績和時間,這些人物的地位會逐步上升。
「主君賜姓」或「賜一字」(即偏諱)這樣的情況是十分常見的,這是主君對其臣子身份的正式認可和提升,並且通常與臣子的功績或忠誠度有關。在戰國時代,這些名稱的賜予意味著對其身分的肯定,也為他們在武士階層中的地位提供了某種形式的社會證明。
因此,即便某些人物一開始沒有名字(或家名),也不代表他們不是侍身分。名字和家名的授予往往是隨著時間和忠誠的積累而逐步獲得的,這一過程本身就顯示出他們作為武士身分的一部分。


黑人人物「彌助」由信長親自賜名,是非常異常的待遇。正因為如此,太田牛一在《信長公記》中有記錄,並且《家忠日記》也記載了這一點,顯示當時這是廣為人知的事。然而,彌助的待遇本來可能會在之後逐漸上升(直到本能寺之變時,他仍然在信長身邊)。


為了謹慎起見補充說明。有些人拿三浦按針作為例子,但究竟威廉·亞當斯(ウィリアム?アダムス)何時獲得了三浦按針這個名字呢?應該不是在德川家康會見他後立刻給予的。他也是因為被認可了忠功,才被賜予名字(家名)的。這並非立刻就給的。大家還是好好查證一下吧。

這是否真實尚無法確認,但他確實出現在《甲陽軍鑑》中,並且獲得了碁石金的賜予。

*其他人提供的有意義資料
確實,僅僅查閱《古事類苑》就能發現許多關於「鞘巻之太刀」的記載。那些根本不進行調查的人,卻說「既然寫的是鞘巻,那就不是太刀!」,並且把平山先生稱作「錯誤」。這樣的反駁完全失敗,實在是極為可恥。

*其他人-2

平山先生和岡先生並不是在擁護UBI,而是以非常公正的角度,冷靜地解釋了已經明確的歷史事實,並進行相應的考察。那些對他們提出異議的人應該稍微冷靜下來,重新思考一下。


正是這一點。最重要的是,彌助向信長見參,並且獲得了刀。我要再強調一次,中間以下的人是不能佩刀的。


池田先生自認對日本中世史一無所知。這點他自己已經承認過了。雖然我已經說過這一點,但在賦予家名(名字)之前,最底層的武士確實是存在的。這些人被稱為「殿原」「若黨」「家子」「被官」等,稱呼各異,但其中仍有一些人尚未獲得名字。當他們的表現得到主君的認可時,就會獲得名字,從而獲得家名。特別是,從百姓身分(包括商人和工匠)經過不同階段的提拔,名字(家名)是最後的榮譽。從百姓等非武士身分的提拔,最初是建立主従契約,授予扶持,而在這個契約中,作為武士的奉公便是通過授刀來確認的。

*其他人-3

很多人執著於鞘巻到底是太刀還是短刀,但老實說,我認為「鞘巻」是太刀還是短刀其實並不是那麼重要的細節。真正重要的是,「信長與其親自見面並且親自賜予『鞘巻』」這一點,「同時賜予居宅」這一點,還有《家忠日記》中提到的「信長賜予扶持」的事實。

*其他人-4

從信長的身邊侍奉並擔任道具持的角色來看,認為他被提升為「士分」是更合理的解釋。當我們回顧史料時,應該更加重視整體的文脈,而不是單獨看待每一個細節。

*先告一段落,後續還有其他有意義對話,之後再更新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