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二 很像是不錯吃的樣子 拍的真好看 拍的真棒 很期待下一次的圖+文.
哈哈哈。

















仙人掌有自己的溫室,挺可愛的。












因為太常在外面跑來跑去,幾乎沒有時間整理旅遊日誌。
不多說了,直接開始。
———————————————
九月十六日,正在吃飯的正苦惱著。
九月十七日,週二的中秋節。
如果是四天連假,我一定早就溜了,但是好死不死就只有一天。
所以我決定去玩,至於去哪裡,隨便都好。
我打開google地圖,把大小拉成能看到整個島的大小,隨變點了一個地方。
話說我還真勇敢,要是點到臺東或屏東等,不知道隔天趕不趕的回來。
反正最後選到臺中,感覺沒有很難去,所以就去了。
沐浴在清晨的寧靜中,我踏上了未知的旅程。
老實說,我挺喜歡學校這種空無一人的樣子。
接下來這段路我沒拍照,因為從長庚走到體大前面界Ubike沒什麼好說。
而接下來則是騎著電動自行車,從振興路疾駛而下,因為車很重,紅燈時還反向翹孤輪。
總之,我騎到桃園車站。
原來臺鐵也跟日本一樣用磁票啦。
當天很幸運地搭上區間快車,不得不說,真的很快。
原來區間車(EMU900)是可以跑到那麼快的喔。
大概一個小時的車程,就到臺中了。
一出車站,我就逛到了旁邊的舊站。
舊站裡停了好幾輛漂亮的老火車。
光華號(白鐵仔,上圖)被改裝成咖啡廳,但時間太早,還沒開。
我點開地圖,突然想起自己從小來臺中這麼多次,從來沒去過科博館。
山上的薰衣草森林、海邊的高美濕地、貴到爆的三星丸號,甚至是距離科博館超進的草悟道我熟的像我房間一樣,卻沒去過科博館。
拍了一些照片之後,就開始走去科博館。
路上幾乎沒有人,也沒有什麼車。
不過臺中多的好多長崎蛋糕店,之前來的時候好像沒那麼多。
大概走了一小時(包含迷路),終於到了。
科博館前的某種澳洲大樹。
科博館裡面有好多國高中時期有學到的實驗,像是鵝頸瓶養肉湯,原生湯實驗等。
不過我有一點小小的意見。
就是裡面的展品以及電腦設備都看起來舊舊的,影片也看起來特別有懷舊感(90年代的畫質)。
不過模型真的都很精緻,感覺有重溫國高中課本的感覺。
這附近有一個小玻璃門通道室外,一個極小的植物園。
仙人掌有自己的溫室,挺可愛的。
繼續向前,經長棘龍、魚石螈以及一整條蟒蛇的骨頭等等身模型後,就到了我小時候在巧連智上看到的照片。
恐龍區。
等身的恐龍耶!還會動來動去!
而且展館超大,比澎湖的那個大好多倍!
高凹聳巨大的草食恐龍,俯視著他腳下的人群們。
即使他們只是骨架模型,仍散發著震撼的感覺。
跟著動線繼續向前,會看到很多昆蟲的標本。
真的漂亮,而且還有更大量的因為檔案太大而沒辦法上傳。
再往前走,就會到各種動物區。
這區有地上爬的,水裡游的,跟螢幕前各位的祖先。
泰瑞在這裡!
大部分哺乳類都有的漂亮七節頸椎骨。
繼續向前,突然出現了很多關於生命相關文物以及一些讓自己保鮮的方法。
那邊有展出一些文化中掌管生育的雕像,像是註生娘娘(中華文化)、依貝吉、阿庫巴(上面兩個都是非洲)以及非常大量的古埃及文物。
我覺得這區最特別的是木乃伊先生。
他應該算是整間館中唯一的長居人類住戶。
不過這應該全臺唯一常駐的木乃伊了。
木乃伊先生旁邊還有許多特別的展品,像是銅縷玉衣。
尺寸現代人來說有點小,不過真的非常精緻。
逛完這區後,經過一扇門就會到另一個大區,而且回看到一座很大的屋頂。
這個好像是科博館從一座之前在重建的廟(萬福宮)上拆回來的,上面的雕塑及色彩都非常完整。
他的周圍有許多同為道教文化的物品,也擺了許多神像,因為很多,所以就一一不展示了。
後面有一道長廊,裡面擺了很多陶製的雕塑,看起來像課本上寫的唐三彩。
剩下的部分,我整理完照片後會繼續寫完。
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