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夜至今已經(jīng)進入股市一年半左右了,很幸運地,帳面數(shù)字已經(jīng)膨脹了 20% 左右。
之前亞夜有分享過,如果想要保本就投高股息或債券,如果想要長期投資就投權(quán)值股。當然這是大方向,但如果要再說什麼懶人包的話,那麼再濃縮一點就是:歐印 0050 或者 006208,其他都不重要。
【時間成本】
玩?zhèn)€股要賺錢分兩種:短線與長線。顧名思義,短線就是短進短出,賺的是立即的價差。但是雖然股市長期看漲,但一個短暫的瞬間漲跌就是不一定。以臺積電來說,去年至今已經(jīng)漲了一倍,但是在今年的四月、七月、八月乃至十一月都個有一次破百點的大幅回檔。如果你買在回檔的低點那你很爽,但如果你是在回檔前的高點進場的呢?
買低賣高說來簡單,就因為短期股價充滿不確定性,你不知道他要上去還是下來,你要賣,賣了怕賣飛(賣太便宜),可你不賣又怕錯過賣點(價格又下來了導(dǎo)致沒賺),花一堆時間看盤,整天提心吊膽,結(jié)果什麼都沒完成。
再來,臺股開盤的時間是九點到一點半,這是正常大多數(shù)人的上班時間。那你還要不要上班?萬一今天操作失誤賠錢了,心情不好,於是班也沒好好上,然後又被上司罵個臭頭,何必呢?投資不就是為了要賺錢,為什麼要把自己搞得這麼辛苦?
【風險控制】
投資一定有風險,這個大家都耳熟能詳。問題是,如果你什麼資訊都沒有?那你怎麼敢貿(mào)然承擔風險?你是家裡有礦還是怎樣可以給你這樣蒙眼亂賭?
想要賺錢一定要冒險沒有錯,但聰明人的做法是盡量減少風險,在小風險的情況下獲得大報酬。什麼叫小風險?我們已知的是臺股拉長期看必定上漲,因此呢,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只要投資臺股「指數(shù)」,時間夠久就一定會賺。那什麼叫「指數(shù)」?指數(shù)跟個股不太一樣,指數(shù)是指按照一定的方式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個股出來,按照其市值給予加權(quán),然後平均出來的一個點數(shù)。這個點數(shù)因為受到各個成分股的影響,因此他可以看成這些成分股的股價平均。
為什麼說指數(shù)長期向上?不可否認的是,隨著科技發(fā)展,技術(shù)只會越來越好,因此正常發(fā)展的公司,他的市值應(yīng)該會逐漸增加。換個說法,開公司就是要賺錢,那麼營運正常的公司理論上就會賺錢,賺錢公司市值就會增加,那當然股價就會上漲。
但是開公司也不是說就穩(wěn)賺不賠,不然怎麼會有倒閉的問題?但是指數(shù)不一樣,指數(shù)既然是「具代表性」的幾個各股按照加權(quán)比例後算出來的,你公司市值越大對指數(shù)的影響力就越大,那會怎麼招?你公司賺錢市值增加對指數(shù)的影響就放大;你公司虧錢市值減少對指數(shù)的影響就減小。然後臺股兩千多檔股票雖然有漲有跌但總歸不會全部一起下跌,那你漲得多跌得少,長期來看不就總是看漲?
那麼如何投資指數(shù)?指數(shù)型 ETF 就是個很好的標的。例如說到爛掉的 0050,它就是臺灣前 50 大企業(yè)的股票按照其比例組成的積金,你買了 0050 就「相當於」買了這 50 家企業(yè)的股票,夠不夠分散?最能代表臺灣的前 50 大公司的股票你都有份了,這 50 家公司雖然可能也會下跌,但總不會同時下跌吧?但如果當中的某家真的很爛爛到骨子裡會怎樣?別忘了這是「前 50 大」,當它跌到第 51 名後就被踢出成分股的名單了,也許你會虧一點,但人家都幫你停損了你還怕什麼?你就好好上班,讓專業(yè)經(jīng)理人幫你操盤,而你就放著等著數(shù)鈔票,這樣不是很愜意嗎?
【高股息 VS 權(quán)值型,0056 vs 0050?】
講到懶人投資就不得不講,要買 0050 還是 0056。其實這個問題問的就是,要買「權(quán)值型」還是「高股息」的問題而已。
兩者的差別在哪?差別在於權(quán)值型就相當於指數(shù)本身,如果成分股不配息給你,那就沒有利息。當然臺股普遍配息都在 3% 上下,所以大概都還能拿個 2~3% 的利息,但說真的跟定存比起來並沒有高多少也是事實。
至於高股息呢,顧名思義就是以「領(lǐng)息」為主的積金。當然它的配息主要還是來自於成分股的配息,但是前面說了,臺股各股的配息普遍在 3% 上下,它要怎麼配給你動輒 7% 甚至高達 10% 的股息?很簡單啊,賣股票。高股息的配息來源除了本身收到的配息以外,很重要的就是賣股票產(chǎn)生的資本利得。說穿了就是價差。這既然是投資人的錢,當然也可以拿來配息。
那有什麼差別?其實當下沒什麼差別,但長期來看差別卻很明顯。
假設(shè)臺股每年成長 10%,那麼你丟 100 元進去,明年應(yīng)該會變成 110 元。
權(quán)值型配息 3 元,你的本金變成 107 元,然後 +3 元利息,總共 110 元;高股息配息 10 元,你的本金還是 100 元,然後 +10 元利息,總共也是 110 元。可是第二年後呢?第二年權(quán)值型的本金變成 114.5 元,然後 +3.2 元利息,總共是 117.7 元;而高股息一樣是維持本金 100 元配息 10 元,總共還是只有 110 元。就算你把去年領(lǐng)的息存起來不花再加回來,權(quán)值型則有 120.7 元,而高股息只有 120 元,就硬是比你少了 0.7 元。如果你還有收入,你的生活還過得去,你為什麼要從股市裡拿錢?當然是把錢繼續(xù)留在股市裡生利息,享受複利的效果不是嗎?
所以為什麼開頭敝人說,無腦 0050 或 006208 就好?006208 跟 0050 追蹤完全一樣的指數(shù),所以兩者的收益也會是相同的,因此挑你喜歡的買就好。當然,006208 的管理費比較便宜,所以買後者理論上會相對多賺一些。
你說兩個價格不同怎麼會一樣?欸不是啊,一塊披薩切四片跟切八片,不都還是一塊披薩嗎?切片大小不同又如何?006208 的價格只有 0050 的一半左右,但你可以買兩倍的張數(shù)啊。
【我投資賺錢就是要用的,不配息我臨時要用錢怎麼辦?】
要用錢怎麼辦?賣股票啊。
配息的同時會從市值裡扣掉,換句話說,配息相當於「強制賣股票」的意思。然而根據(jù)臺灣的稅法,配息屬於「一般收入」,要課徵所得稅,還有二代健保的問題;但資本利得不屬於一般收入而是投資所得,因此免徵所得稅也沒有二代健保的問題。因此呢,你要用錢就賣股票啊,幹嘛請經(jīng)理人幫你賣然後東扣西扣?
但其實,既然你還有收入,那其實真不急著賣。你可以選擇融資。
先說好,股市就是風險市場,因此亞夜非常不鼓勵「融資買股票」這件事。但為什麼又說可以融資?人格分裂?非也。你為什麼需要融資?想想看你人生什麼時候需要融資?「刷卡」本身就是一種融資行為,你刷卡買東西的時候並不用付錢,是銀行幫你付錢,而等到月底你繳卡費,實際上只是還銀行錢,換句話說,這就是一種「融資」。
除了刷卡以外,如果你要買房子,誰買房子不貸款?就算是錢多到滿出來的投機客,買房子只要銀行有錢誰不融資?如果 5000 萬的房子可以賺 500 萬,那為什麼要 5000 萬現(xiàn)金買一棟只賺 500 萬?為什麼不是跟銀行貸款八成,只用 1000 萬的頭期款買,同樣 5000 萬可以買五棟,然後賺它個 2500 萬?這就是融資槓桿。
你為什麼敢貸款買房子?不就是因為你繳得出來嗎?如果你評估房貸繳不出來你還買,那你就是智障。但天有不測風雲(yún),說不定你會突然失業(yè),失去收入因此瞬間房貸就繳不出來了,這時怎麼辦?那就只能賣房子囉!
那同樣的道理,你現(xiàn)在手上已經(jīng)有股票了,急需用錢的情況下你為什麼不能融資?你還有收入不是嗎?所以你繳得起嘛。如果萬一因為某些原因繳不起了,這時再來賣股票也不遲啊!
【說了半天,那不就是融資買股票?】
不太一樣。
你買股票,股票的漲跌最終還是要等你處分掉才會真正落袋,但融資這件事卻是你每個月都要生錢出來還。確實一般來說股票隨時都能處分,但重點在於你處分的時機。前面說了,股價在極短的期間內(nèi)是無法預(yù)測的,因此你在處分時就無法肯定是在高點或低點,因此非到不得已不要輕易處分股票,繼續(xù)讓這筆錢在股市裡運轉(zhuǎn)才是硬道理。
那麼問題來了,剛剛是你都用現(xiàn)金買股票,是臨時要用錢才融資,這種情況下你會量力而為而不會斷頭,真的斷頭了也只需要處分少量股票即可;但如果你一開始就是借錢買股票,那當你準備要繳帳單時剛好遇到股價在低點怎辦?是不是直接 GG?那個風險的程度完全不成比例。
【結(jié)論】
再說一次,可以的話高股息也別買了。去年紅極一時的 00929,以殖利率 10%(月配 0.2,相當於年配 2.4。股價 24 元,殖利率為 2.4÷24=10%)殺遍天下無敵手,結(jié)果呢?今年臺股大牛市總報酬率達到 10% 的情況下它今年只有 6% 左右,簡直輸爛了。去年 12 月它明明還有 22 元的價值怎麼現(xiàn)在只剩 17 元了?因為都配給你了啊!它月月配欸,每個月配 0.2 元欸,錢全部都配還給你了,甚至都侵蝕到本金了,你真覺得這個東西健康嗎?
既然你還沒退休,還有收入,那麼就不要想從股市裡拿錢。仔細想想,亞夜雖然說希望能月配一萬幫自己加薪,可問題是,亞夜把每個月沒用完的錢幾乎都丟進去股市裡了,因為薪水就夠花了,所以月配多的這一萬最終也還是回到股市裡了,既然如此,為什麼要配出來?直接就讓它在裡面不就好了?
雖然才一年半,亞夜也還是個菜鳥,但這一年半的經(jīng)驗也確實想通了很多事情。如果能給你當作參考,那麼亞夜會很開心。
封面圖片: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