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理是吃人的禮教?
問:倫理和教養之間有關係嗎?請法師說明教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確教養小孩?
答:教養一定要從小培育,教養不一定是教育知識,而是教待人處事的分寸、做人的基本規律,或者是規範。而倫理就是道德,道德即是一種規範。倫理是盡分盡責,守自己的本分;道德是不傷害他人,不讓社會因自己而損失、受害或困擾。
沒有倫理觀念的人,一定是沒有道德的人;沒有道德的人,想要他遵守倫理觀念也很難。兩者之間的關係密不可分,而且倫理的思想和道德的思想,在友倫是屬於同一個範疇的。
貧窮、沒有知識的人,不一定沒有教養,而有知識、能力很強的人,也不一定有教養。以我的家庭為例,父母是不識字的文盲,可是我從未目睹他們當著孩子 的面爭吵。有時難免拌嘴,但不會演變成惡言相向,拌過嘴以後還會彼此說聲對不起,這樣的身教對小孩的影響非常深遠。
我的父母很忙,家務事以及在外的工作,已經使他們忙得不可開交,家裡小孩又多達六、七人,根本無法好好一一照顧。可是,教養孩子並不困難,父母隨時對我們進行機會教育,只要一看見或聽到孩子有不禮貌的言語或不合理的行為,他們就會馬上糾正。
我的父母不講重話,也不會馬上給一個巴掌。當他們聽見小孩子講粗話,就會說:「孩子,你這樣說粗話,我們做父母的都會丟臉……。」我們一聽父母這麼說,會覺得不能讓父母丟臉,也就不講粗話了。
我的父母教導我們兄弟姊妹之間要互相謙讓,像如果我們一起爭玩具、食物,或者爭搶什麼東西的時候,父母一定會對我說:「你的年紀小,要尊敬哥哥和姊姊,不要跟哥哥、姊姊搶。他們的年紀比你大,做的事情比你多,應該多得到一些,並且得到好的。」然後會告誡兄姊:「你們是哥哥、姊姊,竟然不知道如何照顧和禮讓你們的弟弟,真是糟糕!這樣子會讓人罵說父母沒有教養。」我們只要聽見父母會被別人指責說沒有教養,再怎麼樣也要看起來像有教養的樣子。
尤其是在客人面前,或者在外面與其他孩子在一起時,父母一定會特別注意,當孩子沒有禮貌的時候,會馬上走過來說:「你剛才這個樣子不對,要向別人說對不起,趕快去說對不起。」就因為這樣,我們這些孩子都被教得很好。
所以,窮人家的孩子,不一定沒有教養,教養其實沒有什麼太大的學問,也不需要花太多的時間。只要父母用心,當看到孩子不當的言行,隨時點一點、提一提,讓孩子覺得有尊嚴,覺得自己被人看得起,並且受到別人重視,他就會自重了。
問:e化的現代社會,網路知識與資訊無法深耕教養觀念,許多人也不接受倫理的傳統,對此現象法師有何看法?
答:當今社會有人認為倫理是吃人的禮教、是一種框架,讓人不舒服、不自由,所以要廢除倫理、破四舊。
在臺灣,雖然沒有講倫理是吃人的禮教,也沒有說要破除四舊,可是只要講到禮教,大家都會覺得厭煩。那是因為認定禮教是糟糕的、守舊的行為,跟不上時代,應該要廢除。如果倫理真的成了死板的禮教,就會變成統治階級的工具,可是孔子講的倫理並不是為了統治階級設立的,而是講人與人互動的禮教。
譬如在僧團裡,倫理分得很清楚,共分為: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彌和沙彌尼等五個層次。在僧團一定要尊上,視年齡、德行、戒臘、職務的位階,還有道德。道德的標準是他對人貢獻多、不傷害人,對人有禮貌。此外,年紀較長者不可以看輕年輕的人,而要尊重、照顧年輕人,這些都是道德中的教養。
現在臺灣社會,一般人對於倫理的觀念都很模糊,許多人認為只要沒有存心做壞事,也沒有存害人之心,那就是一個好人。但是,沒有存心做壞事,沒有存心做壞人,就真的是好人嗎?雖然沒有心存惡意,可是表現出來的卻是傷害人的語言、動作,讓人不快樂、不平靜或痛苦,那麼即使是無心,依舊傷害了別人,也就是沒有教養。
有教養的人會有分寸,無論在什麼場合,不應該說的話不會說,不應該做的事不會做,不應該有的動作也不會表現出來。他會隨時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是否傷害到別人、是否讓人感到痛苦或不舒服、是否破壞彼此之間的感情和關係?一個人如果能夠隨時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的話,就是有教養的人。
問:常有人以心直口快的個性為由,出口傷人或頻造口業而不以為意,這種情形和修養有關嗎?
答:有些人口無遮攔,想到什麼就說什麼,只覺得:「我是心直口快,想到什麼就要說什麼,路見不平就要剷,要抱不平!」雖然路不平是應該剷,但要看該怎麼剷,如果剷的時候弄得滿天都是灰塵,那就不行;如果剷的時候,能讓大家都覺得剷得好、剷得歡喜,就是很成功、受歡迎的作法。
當我們打抱不平時,要是弄得四周的人都烏煙瘴氣的,就該思考如此做是否正確?所以,心直口快不是直言直述,也不是直心,而是沒有教養。有教養的人,話到嘴邊會先想一想,就像有人說:「話到嘴邊留半句。」把話說出口之前,先想一想這話該不該說?說的時機對不對?自己的身分能不能說?說了以後有沒有用?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這些都想清楚了再開口、再行動,這樣的行誼,就是修養。
問:在企業中,認為衝突和競爭不一定是壞事,我們應該以什麼樣的正面角度和觀念去看待它?
答:現在臺灣社會裡常發生各種不同的衝突,譬如家庭裡面有父母、兄弟姊妹間的不和,老年人和年輕人有代溝、婆媳之間有嫌隙;社會上則有族群間、政黨間、利益團體之間等很多不同的衝突。
成功的商人都會自詡是可敬的競爭者,良性競爭無論對於社會或是自身都是好的。譬如當我們辦了臺灣的第一所佛學研究所,我說一定要辦得很好,可是因為沒有競爭者,很難曉得怎麼樣才是真正的好。
後來有了另外一個研究所,在規畫和組織等方面都學習我們,並試圖超越我們。我在他們的開學典禮上告訴他們,我非常歡喜、非常高興有另外一個高品質的研究所成立。過去我們是孤掌難鳴,現在,我們可以用雙手鼓掌了。
我祝福這個研究所趕上我們、超越我們,而我們也會想辦法再超越對方。這樣相互競爭、相互超越,就能使我們臺灣佛教的教育品質愈來愈高,這是好事,是可敬的對手!
社會上的各個不同的團體與民眾,如果都能這樣思考的話,這個社會就能欣欣向榮了。
問:法師可否舉例說明因自我敦促而改變個人性情的實例,幫助我們明白該如何學習修養和教養?
答:我記得已故的行政院院長孫運璿在他的傳記裡寫道,他是個非常耿直的人,個性很剛正。當他擔任臺灣電力公司處長時,他在日記寫上:「從現在開始,身分不一樣了,我要好好謹慎語言,不隨便講話。」還有,他本來很嚴肅、少有笑臉,這時他也告訴自己,要開始練習微笑,見到人要自然而然地微笑。
他本來性子很耿直,總是急切地想表達自己的意見,從那個時候開始,他敦勵自己要多傾聽部屬、長官、同僚的意見,即使他們講的內容可能是浪費時間的,但是一定要聽完,不要別人還沒有講完,或者才講幾句話就馬上打斷對方說:「我知道你想講什麼,不要講了,我都已經知道了。」這是很不尊重對方、很沒有修養的作法。
這部分,孫運璿做到了,這就是修養。他本來的個性不是這樣的,但是因為他的身分、地位不一樣,影響力也不一樣了,所以他學習著要有修養;也因為這樣的努力,他一路走來,一直到擔任行政院院長,都是一位很傑出、愛民的政治人物。
沒有修養的人,不一定不能出人頭地,但是沒有修養的人一旦出人頭地,只會自害害人。而有修養的人,都能利人利己,像孫運璿先生這樣能自省、修正、進步,而為人典範的人,即使不在人世,大家都還是很懷念他。
沒有人格修養、教養的人,或許一樣能夠呼風喚雨,但只能風騷一時,當他身歿後,大家對他的評價絕對是負面的。在這種情形下,就看自己要做哪一種人了。
目前社會的風氣,並不重視教養。政治人物以及媒體常常報導的那些公眾人物,如演藝界、文化界、工商界人士,表現出來的行為言語都是負面多、正面少。 這些對社會、人民會產生負面作用的公眾人物,讓我們覺得非常痛心!因此,我們除了呼籲每個人都應重視、培養品格外,也希望媒體多報導具有良好修養人士的言行,如此才能淨化人心、淨化社會。
問:當人民缺乏教養,對未來不抱希望,怎麼會對社會盡義務、負責任?如此扭曲的價值觀,可以透過教育來修正嗎?
答:臺灣社會的孩童問題、家庭問題,都和經濟、政治、法律有關,與教育、治安當然更有關係。但是現在我們的教育,是不重視教養的。
過去的教育方式,老師和父母是站在同一條線上,教導孩子如何做人處事;現在的老師不敢教學生什麼是「做人」,只能夠教書本裡的知識。如果老師教倫理道德、教學生怎麼做人時,孩子們的父母可能會站出來反對。
家長為什麼會這樣?他們認為:「我相信我的孩子沒有問題,你為什麼要把我的孩子說成這樣?」家長多是維護自己的小孩,許多家長對老師很沒有禮貌,只是一味地袒護孩子,這樣一來,老師們就不敢教了。
例如有個非常調皮小孩的家長是學校家長會的會長,所以這個孩子認為背後有人撐腰而肆無忌憚,像這樣的教育環境,是很糟糕的。可惜的是,家長沒有自覺,學校和教育機關也常息事寧人,使孩子的教養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因此我建議,是不是可以重新制定教育政策?是不是可以重新思考教育制度、教育法規?做整體的檢討,讓我們的社會共同重視這些問題,而不是只就哪一個部分來檢討、重視。必須要從整體來看待問題並解決問題,讓我們的社會、國家、政府的各部門一起通力合作,不是各自讓教育部來做什麼、內政部去做什麼……,這樣分散力量是不夠的,應該要整體規畫。
如前所說,這些教養上的問題,不但和政治、法律、經濟都有關係,更和教育、文化有關係。我們現在憂心忡忡,不知道該怎麼辦,如果政府人員沒有好的對策,民間人士應該要出來大聲疾呼,喚醒我們整個社會正視整體的解決對策。